因为古代时候人们都认为心脏是人思考的中心,受古代中医心主思”的影响而得。所以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心里想,传至今也就有了心里想这个词了。其实心脏并没有思考的能力,思维是人的高级功能,都是由大脑完成的。但是习惯上人们都讲成"心里想"。

人是用大脑思考问题,为什么人们总说心里怎么怎么想的

人的思维活动,究竟是用心还是用脑?其实,是有个认识过程的。中国原来都认为是“心”在认识、思考。所以产生好多竖心旁丶心字底的字。如“懂”丶“懔”、“恽”、“思”、“想”、“忐忑”等等等等。后来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科学证明,人的思维主要是靠大脑。于是就有了“脑子不清楚”、“想的脑仁疼”、“聪明绝顶”等说法流行于世。

清水以为,大脑和心脏其实有相同相通之处的。它们都是毛细血管丰富、血量充沛、动脉静交换的器官。好多医院都有“心脑血管”科室,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思维思考认识过程,应该是包括大脑、心脏在内的诸多器官的复杂组合联动过程。当然主角是大脑,但心脏肯定也是重要角色。不信,你看,人一心急丶心慌,往往作不出好的决策,或者根本就作不出决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古人受制于认识水平限制,认为思维活动靠心脏,也是正常且有一定道理和原因的,我们应该能够理解。

另外,古时所谓“心”者,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解剖学之“心脏”概念。清水认为,它一定是包括大脑在内的相关器官。只是我们原来认为在这个“工作组”里,心脏是“组长”。后来突然发现,呀!原来一直是“副组长”大脑,在负总责!正、副组长的职务让我们给弄反了!罪过、罪过!

哈哈!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不喜勿喷!

为什么想事情是用脑子,却叫"心想"呢?

不是吗?不但你会用心想,而且你心里想的和脑子想的往往不是一回事。

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达,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也大量增加。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可是我们并没有办法长出第二个脑袋来,人们往往觉得一个脑子不够用,可是你知道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第二个大脑,那就是你的心脏。

国外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很多接受了心脏手术的人性格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那些做了心脏移植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的人,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他们的家人朋友都觉得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行为举止都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问题其实就出在心上。

人的大脑就象一台复杂的高级计算机,它每天都在高速的运转,为你将要做的每件事情做出判断,它基本上在控制着你的行为举止,而你心里想的事情,在经过你的大脑的思考之后往往面目全非,可你的大脑告诉你:生活必须这样。

可是,当你心里想的和大脑想的不一致的时候,痛苦便产生了。人一生下来的时候,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这时的你基本上是受心控制的,心里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哭笑都由你,你可以不分场合的做任何事情,只要觉得快乐就行。当你慢慢长大,你的大脑越来越成熟,渐渐的你心里的想法都要经过它的过滤,并且常常否定你心里的想法,于是我们觉得长大后越来越不快乐了。

在人的一生当中,大脑控制了相当长的时间,可是也有失控的时候。除了儿时,当你爱上某个人的时候,你的心也会越过大脑直接控制你的行为,这也是你最快乐的时候。你心里总想着那个你爱上的人,这就叫痴心。还有就是你老了的时候,你的大脑渐渐衰竭,你的心又重新占据主动,你又会变得快乐了。当然,也许那时有人会说你是老年痴呆。可那时你才不会去和他计较什么的,因为你觉得很快乐啊。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心和大脑反复较量的过程,当你心里想的和大脑想的一致的时候,那就是你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所以,朋友,当有人说你是白痴,神经病的时候,你千万别生气,

恭喜你:你快乐了!

为什么很多东西都说是心,明明是脑子想的,心不是只能搞血液循环吗?

又一个较真的人,

心,是现代医学的中的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但在中国古时候认为心是思考的中心所以有心想事成一说。‘

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知识去要求古人。所以,你只需要把“心相事成”看成是“脑想事成”就可以了

人是用大脑思考问题的,为什么总是说“心想”?

古人认为人的思想是由心主宰的,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心能对自然界的万物做出感应,如当你遇到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你的情绪会发生变化,心跳也会发生改变。,而你感觉不到大脑有什么反应。因此古人认为思考是用心的。我们汉字与思考有关字的都有心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