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林黛玉怜惜花朵,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所以她将落花埋在土里,同时借此抒发自己的苦闷、青春易逝的伤感情绪。

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葬花后写出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表达她对美的独特见解。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的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林黛玉她因为母亲去世,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待她不好,所以她生活的并不好。所以她来到了贾府生活,虽然贾母非常疼爱她,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所以还是会又寄人篱下的感觉。

那么林黛玉为什么会葬花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林黛玉自身的性格。林黛玉温柔软弱,多愁多病。宝玉也是爱花的那一类人,他把落花抛进了水里让花瓣随着水流留到各处最后在水中的某处消失,而黛玉是把落花埋到了土里,让花瓣在土里慢慢的化掉,与土壤融为一体。两个人说起来都是懂花的那一类人,他们都欣赏花的美,都感叹于花朵的衰败。不同之处就在于黛玉是以花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在感叹可怜花的同时也在可怜自己的遭遇,而宝玉也仅仅只是怜惜那些花了。林黛玉通过落花联想到了自己,所以才会想要埋葬那些落花。

2.林黛玉在贾府的处境。贾府毕竟不是林黛玉自己的家,虽然贾母非常疼爱她,贾宝玉也非常喜欢她。但她在贾府生活得并不开心,每天都处在忧愁之中,所以这也是林黛玉为什么会葬花得重要原因。她因为落花引发了自己的忧伤,也由此联想到了自己。

3.林黛玉生活的环境。林黛玉生活在贾府,贾府家族庞大,人口众多,所以环境也很复杂。所以林黛玉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犯了什么错。并且封建社会女子得地位不高,女子的命运也很难掌握在自己得手里。所以,林黛玉由落花想到了自己,落花无情,而自己也会像落花一样命运不由自己决定。

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

1、宝钗扑蝶

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寻找别的姐妹去,这时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

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起舞,宝钗遂取出扇子扑蝶,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得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滴翠亭,听到有人说男女私下交换手帕的事 害怕被发现,就故意说在追赶刚在附近的黛玉,躲开了自己的责任。

2、黛玉葬花

“林黛玉”葬花是因为怜花惜花。她怕落花流进污水被糟蹋,或者被人无情践踏,其实是用花来比喻她自己的处境,怜花实际上就是怜自己。

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的样子,体弱多病的她,她担心自己的生命哪一天就会象眼前的花一样凋落,所以惜花无疑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青春,爱惜自己的生命。

3、晴雯撕扇

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方才作罢。

4、雪雁避实就虚

赵姨娘为其兄弟送殡,其小丫头没衣裳,因为去的是脏地方,赵姨娘又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于是向雪雁借衣。

雪雁是这样拒绝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着在,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请示紫娟姐姐,还要告诉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烦,但是一来林姑娘卧病在床不敢以这些小事打扰,二来更担心来来回回反而耽误了您的事情!”

5、宝玉摔玉

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冥冥中说自己曾见过这个林妹妹。然后走近林黛玉挨着她坐下来聊天,具体聊些上学读书识字的事情。之后问到林黛玉出生的时候是否有玉。

当时林黛玉出到贾府,人生地不熟,和贾宝玉也不曾相熟,为了以后相处的容易,便暗自揣测是因为贾宝玉有玉,所以问她有没有。

之后回答贾宝玉:“我没有那个,想来不是一件俗物,哪能每个人都有?”。贾宝玉听后顿时癫狂起来,摘下了玉,狠命的摔了出去。口中怒骂道:“什么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择人而栖,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的”吓得众人急忙去抢拾。

6、木石前盟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7、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8、王熙凤初次出场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

9、宝黛相会

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10、探微恙互看金玉

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

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雪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13 264

更多回答(15)

红楼梦原创小说_影视原著_漫画大全,好书随心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广告

红楼梦在线阅读全文【免费看书100年】_全本免费看

值得一看的东华凤九相关信息推荐

红楼梦在线阅读全文_「七猫免费小说」都市,言情,玄幻小说任你选,还有红包等你来,..

立即下载: 七猫免费小说

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广告

「红楼梦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红楼梦小说」-全本免费下载!各章节简介,新章节抢先看!满足您的一站阅读需求!免费..

立即下载: 番茄免费小说

甘肃易刷信息科技有..广告

为您推荐

红楼梦十个故事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1、宝钗扑蝶 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寻找别的姐妹去,这时见前面一双

1 浏览7304 2019-04-29

红楼梦十个故事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红楼梦》,清代白话章回小说,一百一十回(或一百零八回)。曾用名《石头记》,小说第一回中说此书还曾分

浏览3 2019-12-17

写出红楼梦10个故事和10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黛玉葬花 林黛玉弄了一个花冢,埋葬落花 2 宝钗扑蝶 宝钗拿着扇子扑蝴蝶 3 湘云卧芍

浏览5 2020-01-23

《红楼梦》中10个人物生平和故事简介以及故事标题

我在掌阅上找到了这本书,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 浏览48 2017-03-03

跪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各10个故事内容及名称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 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 连环计 吕布戏貂蝉 长板坡七进七出 千里走单骑 煮酒

林黛玉为什么要葬花?

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这能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林黛玉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她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存在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正是由于她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幼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等等一切,使得她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是怎么理解的?

“黛玉葬花”的意思是:“林黛玉”葬花是因为怜花惜花。她怕落花流进污水被糟蹋,或者被人无情践踏,其实是用花来比喻她自己的处境,怜花实际上就是怜自己。

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的样子,体弱多病的她,她担心自己的生命哪一天就会象眼前的花一样凋落,所以惜花无疑就是爱惜自己,爱惜自己的青春,爱惜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和贾母的疼爱。但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血缘关系比较疏远,依然是寄人篱下,处处看人脸色活着。由于林黛玉的父母双亡,无人为她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悲观性格,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扩展资料:

林黛玉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隔一代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

11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