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超,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秘书长,1990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四川大学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1997年至2000年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研究员,2000年至200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2003年12月至今担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和教授,是一位从事能源利用、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合成的稀缺人才。

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中国科学家是谁

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中国科学家是张青莲。

张青莲(1908年7月31日—2006年1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张青莲于1930年从光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一年;1934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进入德国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1936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一年。

1937年回国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38年至1939年担任光华大学教授;1939年至1946年担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至1952年担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1978年至1983年兼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1954年至1956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至1984年当选为中国质谱学会首届理事长;1981年至199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副主任;2006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张青莲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