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插节竿子里。就是A节B节对接好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椎的位置,来回晃动竿子,如果手指能感觉有嘎啦嘎啦的震动,说明椎的配合不好,这种现象称为响椎。

解决方法:

一支注射器,针头一定要小一点的,一罐WD40润滑剂。

哪个方向有异响,就在哪个方向那里面把白纸的一个小角塞进去,能塞多少塞多少,不能塞的时候就撕掉,让白纸留在里面,作用主要用来导流润滑剂到锥盖内部去,还能充当一点缓冲材料,吸收击球力量,可能可以改变内部的固有频率,消除因共振原因才产生声音的可能

什么是鱼竿的响锥现象

鱼竿响锥指的是竿节之间配合不紧密造成的松动现象,间隙处在摆动鱼竿时相互碰撞而发出响声。
振出竿和并继竿都可能发生响锥,且都有两种形式:前端间隙式和后端间隙式。
如果鱼竿存在严重的响锥,会造成过节不畅,强度降低。异常的响声让人心理不爽。
买新竿时,各个方向抖动鱼竿仔细聆听有没有响动。为了排除竿稍转换的响声,可以去掉竿稍,再连接好后检查。没有了竿稍,竿头变重异响会变得更清晰。
如果鱼竿买回家了,又存在无法忍受的响锥怎么办呢?
是可以尝试临时补救的,首先通过倒插法确定是前端间隙还是后端间隙。
前端间隙一般是由于鱼竿没有伸或者插到位,严重时可以用细砂纸打磨锥末或者在小节间隙部位少量均匀涂抹502,一定要少量,不够在慢慢加。但只要不严重,可以不用管,使用过程中锥末会慢慢磨损。
后端间隙时,可以用502涂抹大节锥末。这时涂多涂少都不要紧,慢慢加慢慢磨就是了。因为502不耐磨,所以一段时间后需要补一补。

怎样选购鱼竿?

现在的鱼竿一般都是碳素的吧,超硬说的是调性,粗细什么的一般长节杆都不会太粗,选择鱼竿没有这么多的讲究,我也是钓鱼快10年了,选择鱼竿上面我一直遵循自己的原则,就是,价格能够接受,看现货,包漆,手感,做工就基本上可以了,附带考虑自己经常去什么地方钓,野外的话建议选择5.4左右的超硬调鱼竿第一,杆长线长,对于野外特别是水库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方还是可以应付的,上大鱼了也相对好溜,特别是水底地形复杂能够快速将鱼控制离开水底。可能有的人看了就会说大鱼软调性的才好,那绝对是纸上谈兵,我以前打了一个鲤鱼窝子,软杆子基本上等着切线跑鱼,只有硬杆子才能上大家伙,因为水底木桩乱石堆特别多,不能快速控制就没办法了,所以建议你买长节杆,5.4米左右的,超硬调。牌子的话一般选择光威的这个牌子200左右的杆子除了重量略大,其他的还是比较优越的,两个月前我一把4.5的光威山竹钓上一尾九斤草鱼和一尾十二斤鲤鱼,当然有配合失手绳使用,这完全证明价钱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个人水平和杆子的性价比,当然你如果喜欢钓小鱼,鲫鱼,小鲤鱼这样的建议买3.6-4.5的极细杆,手感轻,上鱼快,需要你慢慢摸索了,最好去渔具店看实物

钓鱼初学者买什么鱼竿好

我也是只用便宜竿,太贵的不划算。也不用看牌子了,差不多,一个样!
不建议再去爱实体店买,贵,还不靠谱。 我买的4.5米的竿,回来量了一下才3.95米, 花了我30。
在淘宝,你看看有的店很便宜。比如6.3米的18元,7.2米的22元。 就算短尺也不会短这么多。
新手用玻璃钢的,便宜耐用,就是稍微有点沉,能克服~ 有经验了,有财力了再买碳素的。
海竿也再淘宝买合适,我买的海竿一套才40元,送个包,共13件。很好用!用了很多次了。
能还有很多钓友在选购钓竿时都显得有点无所适从,有很多钓友会向熟悉的钓友请求推荐知名品牌购买,殊不知就算是知名品牌也很难避免其产品存在瑕疵。那么到底要怎样选择一支称心如意质量可靠的钓竿呢?笔者就此将自己选择钓竿的经验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方法/步骤
一、目标定位
这里所谓的目标定位是指明确自己要购买的钓竿类型、长短、品牌、价格等目标后进行定位,在确定了上述目标后再到渔具店进行实物考量,在考量实物时首先选择知名的钓具品牌,因为知名品牌厂商技术力量雄厚,对其品牌价值非常重视其生产的钓竿产品自然残次率就较低;
二、实物考量
将自己想要购买的鱼竿拿到手里进行体验,在此笔者以自己的一支矶竿作为参照物进行图示说明,非矶竿类钓竿可参照检查导环以外的其他步骤进行;
1、初测
首先对钓竿的外观进行目测,首先检查钓竿导环是否完好有无脱落变形,再打开尾堵观察钓竿管壁是厚薄均匀,切口是否光滑平整
(这是检验制造商对产品的制作工艺及细节处理态度的关键),然后再打开竿塞逐节拉出,检查钓竿每一节的漆水是否光洁、有无漆泪、有无附着物、各节漆色是否
一致及有无外伤。在逐节拉出时用左手持一块柔软光滑不损伤漆面的布抱住每一节竿体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查竿体的圆整度,如果竿体不是浑圆的这时持布的手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有凸起感。在逐节拉出钓竿时用手握住每一节的玉口进行晃动,检查是否结合紧密有无响锥现象。在完全拉出钓竿后握住竿把慢慢转动钓竿观察
其自然弧度的变化,如果有部分竿节存在弯曲这个时候便可以辨别出来。
2、测试钓竿调性、素材
握住竿子手把仅以手腕发力手臂不动上下挥动钓竿,根据其抖动时的弯曲幅度发生在哪一个竿节来对钓竿的调性进行
判断,在这里笔者仅以简单的硬和软来进行区分调性,竿体的弯曲部位越靠近竿尖调性越硬,越靠近手把节方向则越软。在测试完调性后还可以再根据钓竿碳纤维素
材的刚性物理特点进行一个钓竿素材大概的判断,这时还是握住钓竿用整个手臂发力上下抖动钓竿,然后突然禁止手臂发力观察钓竿恢复静态的时间差,恢复越短则
素材等级越高,反之则低。如图:
3、测试钓竿的配重
将钓竿至于左手虎口呈钓竿放入竿架之状态,再以右手食指勾住握把,形成杠杆原理结构。这时可以根据右手食指勾住钓竿最省力时手把节距左手虎口的长短来判断其中心设计是否合理。握把距虎口越短则越好,越远则越差。如图:
4、弧度测试
在征得商家许可的情况下,请商家捏住钓竿蛇口绳(一定要求其捏紧),在头顶无障碍物的空旷地带握住钓竿适当发力提升钓竿,从侧面观测其弧度是否顺畅、有无死硬点。这项测试一定要注意保护钓竿,商家不同意的话也不能进行尝试。
三、了解售后详情
首先我们必须要理智的认识到无论任何一个品牌的钓竿都有可能会因为无法意料的原因导致钓竿折断,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
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才能保证钓竿起死回生。所以必须要向销售商了解该款钓竿的售后情况,如有售后凭证,如保修卡、保证书必须向商家索要。没有售后的钓竿一
般不推荐购买。

鱼竿的编码有什么用

鱼竿节上的编号是代表鱼竿那一节,都是用来最后配节来识别需要那一节鱼竿。锥码不是为了美观,每家打锥码的方式不同,不必去纠结,哪一家锥码打的好看还是丑,只要不响锥,那就是一个好锥。

锥口码是鱼竿的生产流程,鱼竿是一节一批生产的,不是一支一支生产的,比如工厂下生产订单是晴久3.6/4.5-3#,这一条生产线这几天时间生产都是这个竿节。

这个锥码是在研磨车间进行研磨之后就会使用激光打码,送到素材库,素材库就不是一支一支鱼竿了,而是一堆堆的竿节。

做完涂装之后鱼竿要在成品车间进行组装,成品车间工人要通过锥码辨识来进行组装。它真正的作用是留给组装车间工人用的。

由来:

现在的鱼竿尺寸中增加了非标尺寸和诞生了5.4米大五节的鱼竿。

十年前的鱼竿大部分是,3.6-4节,4.5-5节,5.4米-6节,6.3-7节,7.2-8节,他们是用同一套模具加工的,他们的节相互是通用的,非标中3.9/4.8他们的节他俩是通用的,就算不打码节的长度差很明显,不会组装错误。

但是现在的鱼竿5.4-5节,6.3-6节,7.2-7节,和6节的鱼竿,竿节长度就要长不少,节长度差和非标中的几个尺寸就很少了,每天组装很多鱼竿,易组装错,所以就出现了锥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