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长,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则效率就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会存在着无关教学的时间消耗,无法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达到100%。
2、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凭借,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介体的多要素相互作用,动态生成的一个复杂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
3、老师应该全面评价所有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其他优势。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
什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因素
新课程的实施,其宗旨就在于转变学习方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和课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就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在课程内容和课标都发生较大变化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普遍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要求增加课时,强调教学内容讲不完。我想,要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如果最终不能影响到课堂的改变,这样的改革就是令人怀疑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可是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还和从前一样,“旧瓶装新酒”,那说明改革是失败的。以上这些认识也正是我今天选择这个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的原因。
从概念的角度讲,与有效教学相对的应该是无效教学,但是,说一堂课任何效果都没有,似乎又欠科学,所以我赞同某些学者用“低效教学”作为与有效教学相对的概念。英国学者布里奇斯古默波特在著作里列举了低效教学的表现:1、不能维持课堂纪律;2、不能正确对待学生;3、不能取得预期课堂效果;4、没有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5、没有有效地传授学科知识;6、没有合理采纳他人的意见。从这几种表现来看,涵盖了多个方面,有的是从教学状态来评价的,有的是从教学行为来评价的,有的是从教学效果来评价的,有的是从教学准备来评价的,是如今人们对低效教学判断的主要依据。下面从我个人的理解出发做一下解读。
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与课堂纪律有直接关系,任务都无法完成,有效就更无从谈起了。所以说,课堂秩序好坏与教学效果也有着紧密地联系。但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辩证的尺度,混乱的课堂是低效的,安静的课堂就一定是有效的吗?不一定。有时候学生之间在讨论问题、探究答案的时候,课堂也是不安静的,然而就是在这不安静中,学生之间有了碰撞和交流,对问题的思考有了深化和提升,这恰恰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有效的;反之,课堂是鸦雀无声的,而学生的思维机器是停滞的,这却恰恰又是低效的。所以,仅仅以课堂状态作为判断标准是不科学的。但是如果一位教师的课堂始终并长期是失控状态下的混乱,那么毫无疑问他的教学不可能是有效的。因为学生对你的教学缺乏兴趣,注意力完全在别的事情上,说明你的教学存在严重问题。
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是指教师教学行为带来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比如,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尊重,居高临下缺乏亲和力的教态等等,都容易造成学生反感,从反感教师本人进而反感你所教的课。
不能取得预期课堂效果,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安排、课堂管理等方面令学生不适应,使得教学意图得不到实现。
有些老师缺乏钻研精神,备课不认真,课前准备不足,常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些教师一本教案教一辈子,不注意更新知识;这些都会使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你讲的东西他也不注意听了。
掌握学科知识和传授学科知识是两码事,掌握学科知识只是有效教学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你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也掌握了。陈景润搞研究可以是顶级的,但教学却不行。有些老师也一样,知识功底比较深厚,但学生总是反映听不明白,因为他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没有把如何学会纳入备课思考的范畴之内,一句话怎样说能简洁明了,一道题怎样安排思考的步骤能思路更清晰,这些都没有考虑,课堂上说个不停,学生却听不出个重点,效果能好吗?
为什么强调“合理”采纳?我理解,是指在团队合作中不能合理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一概不听,或者全盘接受,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如有些公开教学。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低效教学表现的观点,应该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洋理论”。在当前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观察我们基础教育现状,低效教学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三维目标的割裂。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提出教学中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无疑是正确的。它是期望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形成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常常在教学中看到将三维目标割裂的现象。一种现象是有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教案都是原来的,照旧是重视知识目标,唯恐遗漏哪个知识点,面面俱到,甚至教材顺序调整了,以前在这个章节中涉及的知识点调整到后面去了,他讲到这里还是照讲不误,结果最后是课时不够。而对能力目标(过程、方法)则完全忽略,“只讲是什么和怎么样,偏偏不讲为什么”。另有一些教师则片面强调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训练。讲文言文,上来就是小组讨论,然后出代表翻译课文,分析人物,应有的字词基础完全不涉及。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体现这一维目标,总要在课堂上来点思想教育,似乎没有它三维目标就没完成,结果变成了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之外的孤立、机械、生硬的“贴标签”式的教育,不仅是空洞、苍白的教育,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我觉得,三维目标是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是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关注的,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说出来。在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的精神,这就是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里面的。
教学活动的形式化。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其实质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而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质疑。这是个理念,绝不是一种模式。然而,在教学中似乎一说合作探究就是分组讨论,显然已经成为一种模式,表面上是在“参与”“活动”,但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激活,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由表面的“自主”演变成”自流”合作探究有名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经历了探究的步骤,这种活动其实是低效的。
预设和生成冲突。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预设的教学就像一篇没有中心的文章,缺乏目的性,也缺少接近目标的科学步骤和有效环节;但课堂是动态的,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是贯穿在教学过程始终的,没有生成就会使学生处在被动思维状态中。所以解决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当前有些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冲突的现象,表现之一就是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的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灵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选择背后的无选择。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高三复习阶段。新课程增加了选修模块,每个学科都有数目不等的必选模块,而这些模块在高考中要求学生只选一个,这样就带来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在高二修习的过程中每个模块都认真学了,可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模块,对另外模块就不复习了。其实这种选择是有道理的,因为讲求实效。但我们老师的教学却仍然在关照所有模块,讲每个模块时都只有部分学生在听,对另外的学生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在高三这么紧张的复习时间里,每天却有这么多的时间白白浪费了。我们增设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是在高三复习的课堂上学生却处在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中。
上面我们分别列举了低效教学的部分表现,那么,造成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一)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新旧教育理念在继承与碰撞中不断更新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其实我国传统教学中也不乏民主色彩,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以授受式为主,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学生个性体验等一些明显的弊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垄断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教代替了学,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存储知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的学习就等同于读书,教师惟教材、惟教案至上,学生对书本知识绝对遵从。这些影响即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旧普遍存在着。新课程理念内化成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是短时期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师主动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新课程的实施,才能真正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操作层面对有效教学内涵理解上的偏差
近些年来,学者们在有效教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对有效教学的内涵的理解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偏差。
这种偏差最主要体现的就是以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观点简单地类比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与经济活动虽然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但却是不同领域的活动,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活动说到底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遵循的规律是经济活动规律,最终体现的是物化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所能见到的。而教学活动则不同,它的对象是人,它的效果往往是抽象的而且难以量化的,具有滞后性、隐性、生成性的特点,如果只看即时性的、显性的、预设性的效果,就只能去看哪些形式化的量化的东西了。
其对策无非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遵循教育规律,确立科学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1、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基础性目标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发展性目标是指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培养情感为重点的人文素质。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就是要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科学有效。实施新课程,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谓转变的落脚点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即使学生“爱学”;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会学”;三是发展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即让学生“善学”。那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着眼点也应在此三方面。
3 、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学习状态的良好和谐。
(1) 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2) 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
“积极的认知干预”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也就是说,要理解和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学到了什么。他没有发现问题时要引导他发现问题,他束手无策时要启发他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效教学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思维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形成积极的干预。
(3) 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都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这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应该说,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和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学有所得、有所发展服务的,如果违背这一点,再完美的课也是无价值的。
(三)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教师个人的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因素。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的缺乏以及自身修养等的不足,尤其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必然会导致教学的低效。比如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教师的职业倦怠等问题是值得重视的。教育智慧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构成,它内在地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状态、质量,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缺乏智慧的教师,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自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也在影响着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就来自内心的失衡,导致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甚至厌烦,在这种心态下的教学就难以避免出现低效。这一点是最应引起我们管理者重视和加以解决的。
对策:
1、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学行为
教书育人者,德字为先。有才无德,难当育人重任,因为才华不往正地方用。德才兼备,才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利用身边的资源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如王为凡,不仅大张旗鼓地宣传他的事迹,而且写进了《教育为了人的幸福》,连校庆都用专门的时间宣传他,给很多青年教师带来震动。今年我们又出台《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暂行条例》,把一些原本是底线的东西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加以要求。
2、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它可以使师生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尊重,这是教学活动得以完成的动力源泉。所以我们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学生的各项活动都要求任课教师抽时间参加,艺术节教师必须参加演出。平时要求教师利用自习课深入班级,熟悉学生,解惑答疑,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3、倡导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我们在几年前就提出建立学习型教研组的口号,并推出了政治组作为典型。他们每次组会有专门的学习主题,由专人主讲,大家讨论,并且每次都有录像资料。并提出几个一(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上一堂研究课,每周听一节课,每学期写一篇理论文章,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在制度和机制的推动下,教研组已经具有了在共同愿景下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型教研组的特征。高二物理备课组主动研究选修模块的开设。这种团队建设的思想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
4、建立健全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和制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增强了,有效课堂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而提高教师有效教学意识的保障是制度和机制。我们目前有青年教师研修班培训制度,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同时正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修改。同时,我们还通过抓样板课树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典型,通过这样的机制激励、促进教师树立质量意识,努力学习钻研,切实使自己的教学增强有效性。
(四)学校管理文化因素的影响
学校管理文化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制度建设以及精神氛围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否则就制约着教师的发展。具体因素包括学校的评价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聘用、教师选拔、教师上岗、工作安排、晋升等诸多方面。学校现行的评价绝大多数注重可测量性与量化,忽视了质性评价;校本培训模式的形式化降低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
(五)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个社会对升学率的极度重视与高度期望,导致了在教学中较多地关注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社会上各种“教育理论”的层出不穷,使教师和学校有时感到无所适从,在操作上不是“跟风走”,就是无动于衷,因而在倡导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重视形式的无效教学行为。
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今天所谈的只是我所想到的一部分。至于对策,也只是结合我们学校管理实践的一点思考,因为各个学校文化不同,管理模式各异,可能还有许多成型的做法和经验,我只希望我所讲的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目的也就达到了。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加以改进,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师自身素养包括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职业素养是指知识修养、教学技能、备课水平、语言表达等等。道德素养是指教学态度、责任心等等。这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师生关系如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师生关系差,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是学生的基础如何。虽然表面上看,每个班级的成绩是差不多的,但具体到各科就有一定差别。基础好的班级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反之,教学效果就会差些。
总之,教师要认真研究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内因方面: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1)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2)非智力因素通常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2、外因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外因主要是教学环境,其中包括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三个方面。(1)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结构。(2)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综合而成的。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改善和协调好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