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时间。

对于野生树桩的挖掘,一般一年有两个季节适合采挖,分别是春季与秋季。但最适宜的是时机是在每年的初春与秋末。相比其它时节而言,在这两个时间采挖回来的野生树桩更容易成活。所以,建议大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采挖。

2、挖前处理。

在决定挖掘野生树桩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便于采挖,需要先将树桩上部分不利于造型的冗余枝干及枝条截掉,一般只需要保留基部主干及部分枝干,然后将树桩周围掉落的残枝落叶连同杂草一并清理掉。这样,就可以从容的进行挖掘了。

3、挖掘过程。

挖掘时,先在一个面且与树桩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深挖。如果挖掘过程中遇到有主根,需要在合适的位置斩断主根,再切断周围的侧根,要不然主根不容易被截断而对侧根与须根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在斩截时要尽可能干净利落、一步到位,截面要尽可能小而光滑。更为重要的是,挖掘时要保留一些泥土在树根上,这样可提高上盆成活率。

栽植的树桩,想挖出来做盆景,什么时候挖合适?挖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采掘季节

树桩的采掘是要注意采掘的时间的,一般来说,最佳的采掘时间是树桩休眠期过后,未萌芽之前,这个时候的树桩体内的树液流动缓慢,进行采掘时,不论是采挖破坏或者截干断枝,造成的伤口都能比较快的恢复,树液流失较少,树桩损伤也低,有利于后期的栽种成活。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桩大小,采掘时间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各位按照实际情况,现场进行调整采掘的时间了。但前后的误差不会较大,一般都是在植物的休眠期前后。

采掘方法

带泥采掘适用于一些生命力不强盛,根系不茂密,难以生发的一些树种,像九里香、黑松等都是这种需要带泥采掘,移栽的树种。带泥采掘时,要把土壤上的部分进行一次修剪,一些不要的枝干直接剪除,留下必要的主枝和分支,让树势紧缩,方便采掘。

根据树径的大小,一般采掘带泥部分是树径的6-7倍大小。计算好后,就可以在外围进行开沟采掘了,到了一定的深度,向中间位置斜向挖掘,期间碰到的树根用大力剪或锯子清除掉,伤口要平滑。整个带泥土球最好是个碗型的,这个时候不能放倒,会让土球碎裂。要用布带或草绳等进行绑扎,保护土球在采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碎裂,影响到后续育桩的成活率。

裸根采掘就是不带泥进行采掘,但也要讲些方式方法,不能强行采掘,要尽可能地保持根系的完好,特别是须根和一些新根。这些根系是后续育桩,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当然,如果说,采掘条件很好,就算遇到适合裸根采掘的树种,最好也进行带泥采掘,这样后续的育桩的成活率肯定比裸根的树桩有保障。而条件不允许,还是裸根采掘就行,只要采掘时间合适,离土时间较短,根系保存较好,育桩的成活率还是有保证的。

育桩环境

树桩在采掘后,要尽快地进行截桩,栽培起来。如果没有便利的条件,光运输就要好几天,那就要做好树桩的保护工作,一定保湿,不能让风吹和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要准备包树棉或者稻草等保湿材料对树桩进行包裹,喷水保湿。但要记住,根部的土球只能喷施少量的水,不能喷多。

我们采桩,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像平时偶遇了一个好桩,但却不在采掘的时间上或者采掘不小心,损伤过大等,在育桩时,就要人为的去创造出原来的环境来,让树桩在熟悉的环境离慢慢的恢复生命力,加快伤口愈合,尽早的萌发出新根。

树桩的成活率不光与采掘的时间有关系,还要看离土的时间长短。在正确的时间采掘的树桩,但离土时间太长,育桩的方法再不精细,成活率肯定很差。反之,成活率就会变高。而育桩环境三要素,光照、湿度和温差,要了解和利用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育桩能否成活的关键。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和大家分享的,树桩采掘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来波关注、点赞吧!

夏天挖的树桩,要怎么做,才能提高成活率?

盆景的老桩素材,都是采挖来的,最佳的采挖时间是春季萌芽前进行采挖,退而求其次,也要选择秋天,哪怕是冬天。真的还少有人在夏天去采挖树桩,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夏天气温高,树桩的水分蒸发会很快,采挖的树桩,脱水很快,成活难度很大,很难栽培。但就有朋友不信邪呀,来问我,夏天去采挖树桩,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反季节去做难度大增的事呢?没办法了,本着答疑的目的,把在夏季采挖树桩的技术要点来分享一下吧。

01

采挖的技巧

1、真的要选择在夏天进行树桩的采挖,最好要选择连续的阴天或者下雨之后的天气去采挖,减少采挖过程中,树桩的水分消耗。而采挖时,要带土采挖,根据树桩的品种,根系的茂盛程度来选择开挖土球的大小,尽量不伤害到毛细根。

2、较大的树桩或者是较难成活的树种,最好选择分次采挖的技巧。即选好要采挖的树桩,进行开挖。大概挖到四分之三之后,把主根和一些侧根进行截断。这个时候,填上土,浇透水。上面铺上干草、树叶等,再盖土保湿。一个月以后,再来继续进行采挖。这样的办法,成活率提高明显。

3、对付一些较小的树桩,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直接带土采挖就行。土球的大小,一个是要考虑到运输的方便,还一个就是保护根系的作用。没必要挖得太大,一般来说,树干和土球比在1:7就足够了。采挖出来的带土树桩,要进行打包,防止土球碎裂。

02

挖后要保湿

1、采挖过程中,树桩的水分蒸发加快,采挖的时间不能太长,遇到一些难采挖的树桩,在截根时,每截断一个根系,就要及时的进行封口,知道全部挖出,所有的伤口也都做好封口,一个是防止感染,一个是防止水分的蒸发,树液的流失。

2、采挖出来的树桩,先喷水保湿,然后在土球上包裹稻草,树叶,苔藓等保湿物品,包裹好以后,再喷一次水,及时的运输回栽培地点。装车时,如果距离远,需要用篷布进行遮挡,防止风害,长时间的大风能把你的树桩给吹脱水了。

3、运回到栽培地点后,先栽植进河沙中养坯,如果采挖的树桩,根部的土球在采挖或运输中出现了脱落破坏,要先把树桩放进河水里补水,浸泡1-2天之后,再进行栽植养坯。而一些树桩,甚至可以在水里泡出新根后,再进行栽培。

03

栽植或养坯

1、采挖回来的小桩,可以直接进行上盆栽植的,但可以先地栽养坯,等到完全成活后,再进行上盆养护。栽植前,根据桩型和自己的立意构思,把不需要的枝条再进行一次修剪。把根部截断的根系也进行适当的修剪,把一些截口处理平整,再进行封口。然后即可进行栽植。

2、栽植时,可以根据树桩的造型,来进行造型栽植,直接栽植成斜干式,提根式,临水式等造型,方便成活后的造型制作。栽植结束以后,做好排水。盆面,特别是地栽的地面上,要铺上落叶,稻草等,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如果是制作提根式,有部分的裸露根系,更是要包裹好,进行保湿。

04

夏季的养护

1、夏季栽植的树桩,最重要的就是遮阴和保湿,要避免阳光的直射,降低地面的温度,增加树桩周围的环境湿度,才能减少树桩水分的蒸发,能提高树桩的成活率。保湿喷水的时间要避开中午,最好是在早上,傍晚进行喷水。

2、直接上盆栽植的树桩,可以在室内养护,能够做到较好的庇荫效果,但要注意,如果是空调房,一定要远离空调口。而且空调房比较的干燥,对树桩成活不利,需要多喷水进行保湿。空调关掉后,要及时的开窗通风,才能提高树桩的成活率。

3、夏季养护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浇水了。新栽植的树桩,基质土是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水分的,夏季水分蒸发速度极快。每天都需要进行浇水,但不能造成积水,浇透就可以了。另外,就是前面说过的,喷水保湿,要做到叶面,树桩茎杆和周围环境都要喷到位。

夏季养坯,难度大,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树桩长期处在阴湿的环境中,极易引发病虫害,平时养护时,需要注意环境的通风和及时的预防,防治病虫害的侵袭。我是@花房姑娘娟子,在夏天采掘树桩,进行养坯或上盆栽植的技巧就分享到这了。请关注,点赞,谢谢!

金丝楠木树桩怎样挖出来?

适合制作盆景的老树桩,一般生长在条件较差的荒山崖壁划石缝中。秋末冬初或早春,将选好的树桩先锯掉地上部分的粗枝,仅留基部一段,并剪去无用的枝条,然后清理树桩四周,以便挖掘。挖掘时,先在一面深挖。如果有主根,要先切断主根,然后再切侧根。否则主根不易切断,会伤害侧根和须根。同时,要注意使伤口尽量小而光滑。挖掘时尽量多带土球,栽植成活率高。对于直根系树种或珍稀树种,为了保证成活率,往往不能一次挖取。可以第一年先在相对的两个侧面断其侧根,并在下面挖穴,填入肥沃的壤土,浇透水养根。第二年再往另一个相对侧面用同样的方法挖。第三年,当树桩的侧根均生出新根后再带土球挖出。
对挖好的树桩,可先用草绳打好包装,然后再运输。如果说树桩不带土球,则要先将根部蘸上泥浆,再用浸过水的稻草和塑料膜包上,捆好后再运输。野桩运到目的地后,要先在阴凉避风处打开包装,进一步整枝修剪后再上盆。

怎样挖树根

砍断果树后的树根一般要挖掉只有两个方法,

1、用刚锄挖掘,

2、动用挖掘机挖掘,

如果果树种植面积大,而且是已经多数砍伐了的,建议用第二个方法。

树根,是汉语词汇,出自《孔子家语·好生》,解释为建立根基。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根

挖为穵的俗字。形声。从手,穵(wā)声。本作“穵”。穵,空大的意思。本义:掘。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挖

盆景树桩怎么抠洞

在老桩的粗干上或粗枝上人为的打出洞,等植物愈合后,会给人留下一种历尽岁月沧桑美感。一可以使用手电钻给树桩打孔,根据造型需要自行打孔,网上有相关视频,可以参考。二是可以用斧凿等工具敲凿,凿子可用平口凿或半圆凿。三是使用钳子剥。

野外挖掘树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挖回后如何处理?

1)挖掘的时间
野外采掘树桩宜在每年的二三月、气温逐步转暖时进行。这时挖出来的树坯,即使离土时间长一点,运回来培植成活率较高。
(2)挖掘树坯应注意事项
在发现合乎要求的树坯时,不应马上动手掘取,应先用工具将近根颈处的头部扒开,看看树头、树根与树干、枝桠等各部位的走向及整株树形是否符合盆景的某种形式,然后考虑锯留树干、枝桠的长短,以免失误。有条件的最好将树桩头连同附根的泥土一起装进草袋或麻袋运回,特别是松、柏科植物更要求连泥运回。
挖掘时要注意尽可能不要损伤树皮和须根,而且要尽量保留侧根和须根。侧根和须根保留得多少和好坏,是决定树桩头成活的关键因素。
树挖起来后,根据树形的要求,及时将中间的直根剪除或剪短,伤口要切平。但松柏类必须保存主根,否则不易种活。为了减少树坯的水分及养分的消耗,应把不必要的枝叶剪去。一般树木修到只剩粗枝,尽量留曲枝(松柏类要留针叶),并用泥浆涂在根部上,然后再用浸过水的草包或麻袋捆扎好集中堆放洒水,以保护树桩头不致失水而枯死。
在运输过程中,要用帆布或稻草盖面,不要让太阳直接照射,减少蒸发,特别要注意防止重压,碰伤树根、树枝。如果路途较远,不能及时运回,中途还要经常往草包、麻包捆扎的桩头淋透水,使其保持湿润,提高成活率。

纯人工挖树的步骤

盆景树桩的采挖养护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表述清楚的,不仅需要深入学习基本知识,还需要到一些盆景基地实地操作体会,才能准确掌握这门技术,以利于自己的发展。下面就野外盆景树桩的采挖以及生桩的养护谈谈个人观点。
野外盆景树桩的采挖
1)辨识树种,掌握适宜做盆景的树木特性
辨识树种是从事树种盆景的基本功,世界上被子植物有25万种之多,我国有2.5万种以上,仅乔木就有8000多种,适宜做盆景的植物可谓数不胜数,不同的树种习性完全不同,但树种之间的差异有的却微乎其微,因此辨识树木是盆景行业的基本功,必须熟练掌握。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在可以采挖区域采挖树桩
从事盆景还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区划有很多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国家公园等,切记这些地方的一草一木均不得采掘;其次,我国有很多珍稀树种和保护植物,切记不可随意采掘;最后,各地的生态林、地方保护区、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区域也严禁采掘,需要注意规避。
3)采挖基本方法
确定了采挖对象,采挖树桩时也需要讲究一些基本法则。
首先,对采挖对象进行简单的处理,如截干、短截枝条等;其次,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带宿土,挖大土球;最后,大桩、不易成活的树种,需要通过多次采挖的方式,采挖下山。即第一年断一侧根系,次年再断另一侧根系,搬运下山养护。
采挖后盆景树桩的养护
刚采挖的树桩一般称“生桩”,需要在圃地养护一年或多年成为“熟桩”,才能上盆。
1)选择合适的圃地
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土壤深厚、通透性好的地块作为下山桩的养护圃地,圃地周边要起深沟排水,以防积水;土壤精耕细作,整理平整,做成1.5-2米宽度的苗床;使用硫酸亚铁或者多菌灵消毒处理备用。
2)修剪处理树桩
运输下山的树桩,枝条、根系多有损伤,需要再次修剪,去除劈裂、破皮的受伤枝条和根系,将断口修整平滑,涂抹保护剂备用。
3)深栽、浇透定根水
下山桩移栽讲究一个“深”字,挖大穴深坑栽植,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圃地,不可深挖,但需要堆土深栽,培土面需要高出原生树桩土面10公分以上。
小规格树桩一次性回填踩实,浇透定根水即可;对于规格较大、根系盘曲的树桩,需要在回填过程中灌水,摇晃树桩,促使土壤落实,泥浆裹满根系,再回填再踩实,以利于成活。
也可以将浇灌的定根水掺入生根粉稀释液,以促进树桩生根。

松木桩要怎么去施工?

先把松木的表皮用火烧成炭,把树的细端切尖,然后用人工或者机械压下去,按图纸规定的密度来打下去就好了。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则不宜使用松木桩。

由于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优于土体,故而形成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模量也优于原土体,从而达到减小变形,提高承载力的效果。

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

扩展资料:

松木桩复合地基以松木桩取代了与桩体体积相同的低模量、低强度土体,在承受外荷时,地基中应力按桩土应力比重新分配。应力向桩体逐渐集中,桩周土体所承受的应力相应减少,大部分荷载由松木桩承受。

淤泥地区地基土的水平抗力很小,松木桩群上端很容易出现整体水平位移,使地面设施出损坏;故即使不考虑地震水平荷载需要,大多也在松木桩间铺设一块石层,尽量提高桩群的水平刚度。块石层只能人工铺设,要尽量把松木桩一根一根挤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木桩

怎样野外挖掘植物

1、挖掘地点:野外溪边、路旁、桥畔、岩缝等。
2.挖掘时间:落叶树和松柏类,从落叶后到发芽前的休眠期内均可挖掘;常绿树则在春、秋气温宜于生根的季节采掘。
3、采掘时,可将主根截断,但要多留些侧根和须根。树枝的剪截要根据造型要求,留出适当长度的主枝和侧枝。采掘的树桩,根部不必带土,最奸放进泥浆里蘸一下,装入筐篓,并填塞苔藓,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
野外,即郊外;人烟稀少的地方。出自《周礼·秋官·蛮隶》:“其在王宫者,执其国之兵以守王宫;在野外则守禁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