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化指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而形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根据说文解字来讲,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信息的形象,意象可以通过抽象来升华达到更有深度的意象,是人类大脑做出信息处理的智能活动。

其作用有以下四点:

1、所要表达的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感。

2、有空白留意,增加了作品的张力性。

3、避免与当时的政治发生冲突。

什么是象征意象化?

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叫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即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追求意象应合,不惜以茺庭的象求得意念的真实。识记这个概念时,要注意它与典型创造、意境创造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注意理解“意象应合的内涵。

朦胧派三化是什么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朦胧派三化指的是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什么叫意象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在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中,意象主要分为两类,自然类和人文类。

1.自然类意象

自然类意象,就是和大自然有关的意象,主要是指天然存在的一些事物。

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等,都是自然类意象。自然类意象,一般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某种情感。

关于自然类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使用,一般用法都是固定的。

举几个例子:月亮,一般是是思乡之情;柳树,一般是送别、离别之情;红豆,一般是相思之情;鸿雁,一般是思念之情;草,生命力强。

意象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会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秋天,很多诗人感叹秋天悲伤、孤寂、肃杀;实际上,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有收获的喜悦,有万物的成长。只要是合理正确的用法,都是可以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人文类意象

人文类意象,就是和人类有关的意象,主要是指人为创造的各种事物。

亭台楼阁、假山园林、宫殿、道路等,都是人文类意象。人文类意象,一般是赞美人类的伟大,也表达了某种情感。

关于人文类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使用,类似于自然类意象,用法都是相似的,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思,偶尔也会出现新的意思,只要是正确的用法,都是可以的。

举几个例子:亭台楼阁、假山园林,一般是指建筑,精美巧妙的艺术;城墙,以万里长城为代表,一般是指防御;宫殿,一般是指王权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