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是指外省户籍考生在本省参加高考,并在本省填报志愿、报读大学,本省外市户籍考生,在本市参加高考,不属于异地高考。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满足的三个条件:

1、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

2、学生: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是否满足条件;

3、城市: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这个行业群体是否需要,要根据它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什么是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是指你的学籍所在地和你上学的地方不是一个地方。比如你在A地上学,质量较高,但是你是借读,你在A没有学籍,你的学籍在B,B的教学质量较差。这样你就需要回B参加考试,那你明显比B的考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你还会占用B地的招生名额。本来你的能力在A能上一般的一本,在B地就能上重点的一本了。

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什么叫异地高考?

异地高考全称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

开放异地高考,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让非户籍地的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使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享受父母务工所在地的教育资源。

异地高考条件:

2003年出台的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义务学校就读,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转发了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这个文件有三点:

一是要积极解决。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对学生和家长都有相关的限制条件。

(1)家长条件:

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缴了各种保险,尽管不是户籍人口,但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2)学生条件:

学生本人的条件是,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本地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这个群体,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三是要因地制宜。

由于各地状况不同,因此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的办法也不同,所以要求各地根据流入地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办法、提出具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