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炮不要黄油”是二战时期希特勒疯狂扩军的口号,意思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放弃人们的正常生活水平,把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全部投入到到军事建设上,以壮大军队,改善军队装备,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扩充占领范围。
什么是“要大炮不要黄油”
什政府督促朝鲜仿效利比亚—公开并放弃其核武器计划,邀请联合国武检人员前往核查以换取外交承认和经济援助。但朝鲜核武器研制的继续再次提醒美国,这个邪恶轴心成员正在走强硬外交路线。就在7月25日,平壤似乎拒绝了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黄油换大炮的建议。留意一下,此处最关键的用词是似乎拒绝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官员依然不确定朝鲜是否明确发表声明直截了当地对美国说不。
布什政府上台之后对克林顿政府与朝鲜签订的框架协定不屑一顾,在继续与金正日政权谈判时态度强硬。当国务卿鲍威尔公开提出在前任政府的基础上重新开始谈判进程时,布什亲口否决了他的提议。两国没有就核问题进行积极接触,其它与之有关的事件也听其自然。
于是,在对9·11恐怖袭击进行口诛笔伐期间,布什把朝鲜与伊朗和伊拉克一块儿称为邪恶轴心国,并明确指出美国将设法解除它们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人们必定还记得布什在2002年9月发表的国家安全策略讲话中提出防止核扩散的前摄举措和政权更替的双重原则。所有邪恶轴心国都密切关注那次演讲。
2003年3月,美国把演讲付诸行动,大举进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最初借口是使该国失去研制WMD的机会。如果朝鲜之前还抱有侥幸心理,2003年3月华盛顿对伊拉克采取的军事行动则完全打消了它的这种念头。既然挣扎求存是所有政府的原始动力,金正日也把自己的核武器视为避免让自己面临与萨达姆同样下场的根本保证。正如全世界在美国入侵之后所发现的,伊拉克的核武器发展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被摧毁之后根本不可能恢复。
人们一定还记得美国对防扩散安全倡议(PSI)的热衷。PSI是由美国总统布什于2003年5月提出的,它包括签订国际协定和建立伙伴关系,以允许美国及其盟友搜查运载可疑货物的飞机和船只,拦截非法武器或导弹技术。最初,只有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义大利、日本、荷兰、波兰、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加入该倡议。根据布什政府2003年9月4日发表的声明,该倡议强调有必要采取前摄举措打击WMD的扩散威胁。虽然PSI与联合国1992年的声明(宣称所有WMD的扩散都会给国际社会的安全构成威胁)一致,但该倡议依然没有得到该国际组织的重视。与此同时,它还与8国组织和欧盟最近发表的声明(呼吁齐心协力防止WMD扩散)的精神一致。
但应该指出批评PSI的也大有人在。像中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韩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担心,美国企图把PSI作为巩固它在生产先进的核生化武器和弹道导弹方面的技术优势和控制全球运输路线的工具。
布什6月在科罗拉多州的空军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名点姓地说朝鲜是PSI的特定目标之一。布什说,因为这种威胁带有全球性,因而必须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止扩散。我们正致力于加强反扩散的国际机构。我们正与地区大国和国际伙伴一起对抗朝鲜和伊朗的威胁。我们已与其它14个PSI成员国在海上、陆上和空中拦截WMD及组装这些违禁武器的部件以及运载它们的工具-如导弹。我们的国家决不允许WMD落入贼手。我们将领导全世界持续给敌人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认为没理由放弃核发展计划。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并未产生富有成效的成果。人们时常提到的解释是朝鲜在等美国的总统选举结果。这种解释不无道理。普遍预计,如果克里当选,显然他会比布什更有兴趣与朝鲜谈判朝鲜半岛非核化问题。
且不谈布什或克里的性格和个人偏好,对朝鲜来说,这个赌注确实下得高。尽管金正日政权非常残暴,但朝鲜的邻国都不支持通过军事入侵进行政权更替的这种鲁莽想法。因此,朝鲜将等着瞧克里当选之后是否会像现在所说的一样与盟友和敌人一道谈判以解决地区和国际冲突,或一旦上台之后他就会改弦易辙。毕竟,布什在竞选时也做了很多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
即使有克里的保证,朝鲜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核发展计划。外界常说朝鲜可能步利比亚后尘,放弃核发展计划。但朝鲜和利比亚的情况不同。当卡扎菲决定废除核计划时,朝鲜的核水平远远领先于利比亚的。除此之外,利比亚在与大国或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就核问题谈判时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者或对话国。而且利比亚是一个沙漠国家,是美国可能发动的先发制人袭击的公开目标。那是驱使卡扎菲放弃核发展计划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反,朝鲜能给美国的盟友韩国或日本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朝鲜边境上有3万多美军驻扎,这些驻军的安全也是布什政府发动先发制人袭击前的考虑因素。
另外,美国已经从伊拉克那里汲取了惨痛教训:军事上征服一个国家可能很容易;但和平统治它却是一项完成不了的艰巨任务,即使对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也是如此。但朝鲜对这些历史教训并不感兴趣,它必须挣扎求存,而且根据最终分析,只有通过获得核武器生存才能得到保障。
希特勒曾说“要大炮不要黄油”,为何他这句话不能实现?
希特勒崇尚军国主义,认为他要占领苏联才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去养活不断增长的日耳曼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提出要大炮不要黄油,也是为了说服民众增加军事开支。但是他这句话没能实现,因为战争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黄油就能够抵消的。
希特勒认为,日耳曼种族的最高利益必须通过战争去实现,但又认为:先让老百姓的小日子过得好点,便于给自己攒口碑,让老百姓愿意支持或容忍战争。可见,当年德国民生的改善与希特勒想发动侵略战争息息相关,或者说,也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不能说希特勒只要大炮不要黄油,他也不是一上台就把多数钱都花在枪炮上。即便在二战开打后,纳粹当局也没敢狂减福利。但这也意味着,德国占领区的老百姓要经受更重的压榨。另外,德国民生的改善,首先是失业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扩军备战,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工程建设,比如这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大量成年男子入伍也减弱了就业压力。
说实话,希特勒本人是耐着性子将1933-1939年的和平时光“熬”过去的。他发自内心地想打仗,他在20年代就有的坚定信念是:日耳曼人如果要生存,要成为统治性种族,就必须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把奥地利、捷克等周边国家都吞并是不够的,还必须夺取苏联的广大领土;单单是为了有足够的粮食、肉和牛奶去养活不断增加的日耳曼人口,就必须这样做。
为啥德国提出“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
除了日尔曼这个民族人民的创造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战后德国国民普遍反感巴黎和约,有一种积极建设本国超越别国的动力,还有就是希特勒上台后提出“要大炮不要黄油”等口号,国民经济的重点放在了军事上,故而如此。
什么是大炮和黄油的矛盾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是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即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使得资源配置与分配发生问题。资源的稀缺性指的是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经济学中经常用“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来阐述资源稀缺性的问题。“大炮与黄油的矛盾”指的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拥有一定量的资源,并用于生产各种物品。资源的量是一定的,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量也是有限的。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为了简单起见,假设社会中只生产大炮与黄油这两种物品,那么,多生产大炮就要少生产黄油,多生产黄油也要少生产大炮。这种大炮与黄油不可兼得的情况就是“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黄油和大炮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研究假设。假设有一个只生产大炮和黄油这两种经济物品的经济体,大炮代表军费开支,黄油代表民用开支。在技术条件和资源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假设这个经济体将所有的资源投入到民用物品,能生产出来黄油500万磅;将所有的资源用于生产大炮,能够生产15000门大炮。在这两个极端例子之间,存在许多种其他的可能性,如生产200万磅黄油和10000门大炮。但是我们所遇到的矛盾是,如果我们想多拥有一些黄油,则必须放弃一些大炮为代价;同样,如果我们想得到更多的大炮,必须放弃更多的黄油为代价,正如所谓的“二者不可兼得”。在所有这些大炮和黄油的生产组合中,选择哪一对组合,也就是有限的资源如何配置,就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