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主角杀手里昂也死了,同时这电影是致敬杀手里昂的。这是周星驰和刘镇伟在《大话西游》票房失败之后的自我卫道。《回魂夜》是喜剧巨星周星驰在巅峰时期的一部破格之作,其肆无忌惮大搞黑色幽默,每个场面都直接挑战着观众的心理承受底线和幽默界线。影片中周星驰饰演的疯子可以用纸帽子带着大家飞,是对传统理念的夸张,他是想打破传统的演绎方式,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电影《回魂夜》最后的结局夫妻两个鬼到底死了没有?

《回魂夜》是周星驰,莫文蔚主演的电影,名义上是一部恐怖片,实际上是周星驰对想象力的一次质问。周星驰出品必是精品,但是这部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票房并不好,只有1千多万,印象最深的是保安队长把leon痛骂了一番出了门,然后又马上进来说那夫妻俩的鬼魂就在外面,相信了leon的话,然后leon给了他一巴掌把他的脸打到了一边,画面定格了几秒。真的是全体演员都跟着周星驰的星式幽默在走才能出来这么好的效果,换谁做这个镜头应该都很奇怪。

这是一部最令人惊喜的星式无厘头恐怖片,充满着各种深意戏谑,另类的经典表演!“包含了黑色幽默、传统恐怖电影元素与周星驰个人的“无厘头”演绎方法,这个角色非周星驰莫属。对于“角色”来讲,真正的无法复制原因应该是演员的创造性赋予的。”我感觉这部片子真的超级好看!推荐所有朋友观看!真的不会让你后悔的。

周星驰和刘镇伟拍摄的《大话西游》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但是票房却只有2000万。对这对经典组合的打击很大,但是他们还是坚持拍摄了这部《还魂夜》。每当有人让我推荐电影,我都会推荐这部《还魂夜》。这部电影很经典的,说是一部恐怖片,实际上是一部喜剧,在恐怖的氛围中,夹杂了无厘头式搞笑氛围。

剧中周星驰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神经病,但是女主角却说“他不是神经病,他只是一个住在精神病院的世外高人”。我们眼中的精神病真的是神经病吗?真是奇怪,住在精神病院都是什么人呢,有推翻E=MA的物理学家,有拍《侏罗纪世界2》的导演,想象力真的能创造一切的。

《回魂夜》的结局是那对夫妻附身到周星驰的身上,周星驰让小伙伴杀死自己,从而带走了那对灵魂,但是小伙伴也因为杀人被捕入狱,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电影《回魂夜》最后结局是什么?夫妻两个鬼到底死了没有?

头七那天,Leon回来了,饱含深情的看了一眼阿群,像是在外工作一天的丈夫深夜回到家,愧疚的对着妻子说:抱歉,朋友多,应酬也多,回来晚了。leo最后出现时间在“七七”之内。民间讲法,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还魂来看望人间的亲人,不一定是“头七”,只要在49天内都可以,因此影片中leo在头七晚上没有回来,但他的同事讲过几天就是“尾七”,说明leo没在回魂夜当天回来也是可以的。

当莫文蔚饰演的阿群去精神病院找周星驰饰演的Leon时,Leon问她:你相信尼斯湖水怪吗?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外星人吗?阿群说:我相信。Leon立即握住阿群的手:可以沟通!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和你的朋友连基本的价值观都不一样的话,那你们基本没有继续当朋友的必要了。这个世界看似很多人,然而找到一个知己却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如果你遇到一个可以和你相互抛梗又相互接梗,很多话不需要说,一个眼神就能达成默契的人,好好珍惜,因为你们真的是“可以沟通”的人。

当电影中的那对夫妻死掉并表示要在7天之后的回魂夜当晚找他们报仇,Leon开始训练他的小伙伴们如何与鬼斗,而这部分片段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你要抛弃你固有的观点,建立一个新的观点。我们从小读书识字,慢慢建立起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但是随着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到越深越深,我们慢慢就会被知识的城堡禁锢住,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懂得知识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想象力却越来越差。

而结尾Leon带着众人头戴纸飞机飞翔时又告诉我们,想象力和信念比一切都重要。他告诉大家,脑子里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想一个字---飞,就可以了。而此刻的众人已被Leon深深感染,相信Leon,于是纷纷看似不可能的凭着纸做的飞行帽飞起来了。

回魂夜最后周星驰死了没?

周星驰实际上是死翘翘了。
最后一幕女主角手中的花朝向了周星星,而周星星最后的台词是“对不起,下面遇到了几个朋友,耽误了些时间!”
而他回来的时间正好是头七的最后一天,所以女主人公一直在等!!

星爷的回魂夜是部内涵到极点的电影怎么被埋没了

 

针对你的问题所做的影评: 喜欢周星驰电影的人数以亿计,喜欢回魂夜的却似乎不多。在我看来,这个电影是周星驰想要拍出有自己想法的电影的真正首次尝试——之前的国产凌凌漆也有初步的涉及。电影里leon关于人类恐惧的根源的分析非常精彩,情节也很跌宕起伏。不过我觉得这个电影主要想表达的是对人的偏见和虚伪的抨击,以及信任的可贵。我不认为我的看法是穿凿附会子虚乌有,我认为我的看法是这个电影所真正意图表达的。 
我并没有再看一遍这个电影,只是挑着看了一些,凭着记忆写下了这么点儿东西。 
1、偏见。 
对偏见的刻画出现的最早。在电影开始的相当长时间内,观众在享受刺激的剧情的同时,对Leon的身份却一无所知,直到点明他是神经病,生活在重光精神病院。而这个身份的曝光是通过卢队长对他的质疑而极自然的引出来的——卢队长觉得他“说话怪怪的,是不是神经病?”重光精神病院里的精神病人个个都是高人,都是对某一领域的痴迷到了入魔程度的高人,所以不被世人所理解(这和《大腕》里关于精神病院的描绘如出一辙)。电影里将这种偏见的原因归结于传统和教育(或者说文明)所造成的僵化思维,leon说:“你这么说是你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出入什么上流社会,是你自以为是的学识认为屎是无聊跟污秽,就等于你老妈或大姨妈从小到大告诉你鬼是恐怖的一样,就算这坨屎不臭你也一样看不起它,鬼不过来咬你你也一样会害怕,如果大家能够反转这个观念那就行了。”在另外一个场景里,leon再次对僵硬的思想表达了抗议,他说:“七孔流血是七孔流血,死是死,是两回事,千万不要混淆。” 
一切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观念和做法都被认为是另类的、怪异的、非正常的,这些人则被视为神经病。人们只相信自己可以证明的事情,他们不停的给自己画上各种各样的圈,钻进去就不肯再出来。整个文明史,人的偏见越来越多,而那些打破偏见、建立新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人则被视为圣人。在新的标准建立之后,这标准很快又会成为一个新的圈,人们则又开始等待着下一个圣人的降临。人类历史就是不停的给自己画圈的历史。 
2、懦弱和色厉内荏。 
电影中关于虚伪的戏份相对是比较少的。在leon训练保安员的胆量时,他说自己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让那些人捅他一刀。由于他之前的怪异表现,众人对他的容忍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每个人都充满着愤怒的情绪,拿着家伙叫嚣着要砍死他。这个时候,好戏上演了——铁胆和李力持扮演的保安登场。他们都气势汹汹很牛逼的样子,却没有一个人敢捅他。李力持尤其典型,一开始让leon把手伸出来,看他真的伸出手来之后,他反倒不敢砍了,又说把另一只手伸出来,之后又让把头伸出来。他明明缺乏勇气,可是却很会为自己找借口自我安慰,他说,“如果我杀了你,我不也要坐牢吗?哼,我才没那么笨。”后来leon一再挑逗他,他还是不敢,最后终于承认“我该死,我没有勇气,我不敢杀你。”他们不敢捅他,因为他们不相信他真的刀枪不入。 
另外比如,在回魂之夜敲响十二点之后,铁胆被吓破了胆,嘴里却喊着:“我呸,我铁胆什么没见过,我,我喝口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3、信任。 
整个电影的绝大多数时候,没有人相信leon。卢队长的角色非常有意思。卢队长是个老好人。当大家都被leon搞的快要崩溃嚷嚷着要砍死他的时候,卢队长来当和事老,他同样是不信任leon的,同样觉得leon不可理喻,但是他很同情leon,他的眼神说明了一切。他对leon说:“老兄啊,你不要发神经了,今天早上的事情已经把他们气疯了(实际上他也气的不轻),你还想怎么样?他们要砍死你,现在是群情激奋,不要说是他们,连我也想砍死你。”他在劝leon,他觉得是为了leon好,他觉得他是在挽救他,结果leon不认账,反而让他带上新发明的飞行器试试看能不能飞出去,于是卢队长很震惊很伤心,觉得自己一片好心,leon竟然不理解,他说:“啊?我卢雄明明知道你是个疯子,我还在保护你,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成才,可是,你竟然这样跟我说话,叫我飞出去?!”——老好人没当成,他对leon彻底失望了,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加入了喧嚷的群情激奋的人群,宣称要砍死他。卢队长代表了一类人,他们和所有人一样,脑袋中的偏见根深蒂固,但是他们比较善良,他们对自己的偏见充满信心,他们去当老好人,想用自己的观念来矫正他们认为是另类的不正常的人,那些疯子。 
只有阿群相信leon。她去精神病院找leon的时候,leon二话不说,劈头就问:“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有UFO,尼斯湖有水怪?”阿群说信,leon就和她握了手,说:“可以沟通”。他寻找的是一种认同,因为他遭受了太多的冷眼。对于leon这样的不被人理解的“天才”人物来说,他需要的不是充满着偏见的善意,而是对他的观念和行为的认同,是真正的信任和理解。阿群相信他,相信leon刀枪不入,她捅了他一刀。之后她甚至相信自己那一刀真的正好切下了leon的一段正在发炎的盲肠。阿群是整个电影中唯一始终相信leon的人,因为阿群是女人,女人最愚蠢,因此也最天真,偏见也最少。 
Leon也知道阿群信任他,他对于阿群对他的信任有充分的信心。所以当他数次要求阿群跟自己的拍子走而阿群数次拒绝之后,他直接砍了阿群一斧头,因为他看到阿群已不再信任他,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她不是阿群。从他砍了她一斧头的时候起,我知道他们实际上已经相爱了。Leon死后,在他的回魂夜,他看到阿群,一直盯着她看,超复杂的眼神,然后很开心很复杂的笑了,对她说:“不好意思,朋友多,应酬也多,所以回来晚了。”接着话锋一转,说:“你今天真漂亮。”我觉得这句话好真诚好动人好温暖,阿群也这么觉得,所以她也笑了,也笑的很开心,不过一点都不复杂。 
4、关于李力持 
李力持是一个色厉内荏的人,他和别人一样充满偏见、灵魂虚弱,但是他却表现的很强势。leon手里拿着一坨屎,没有人敢去碰。李力持敢。他根本就不认同leon的一套说法,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想leon的话有没有道理,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屑于去听去想,他的心态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他就觉得leon是傻逼,他要证明leon在扯淡。这种偏见是最顽固的,因为这种偏见并非是基于哪怕起码的思考所形成的判断,而纯粹是基于直觉的偏见。他用手蘸了蘸那坨屎,然后迅速了擦了手。但是leon把屎全抹到了他脸上,结果他受不了了。 
后来在回魂夜,凌晨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吓得哇哇叫,包括李力持,但是叫完发现没事,这个时候李力持迅速的再一次开始表现他的“强势”和色厉内荏,他说:“看你们这群窝囊废,哪有那么多鬼啊,十二点有鬼,我就是鬼!全部都神经兮兮的,你们慢慢陪他抓鬼吧,我要回家洗澡了,我不干了。”他甩门而去,在门口看到了李氏夫妇的鬼魂,于是他迅速的回到了leon的身边。这是他在电影里第三次被leon挫败,这次他终于服帖了、老实了。随后更好玩儿的是,当leon告诉大家怎么对付厉鬼的时候,他竟又迅速的教训起别人来。这正应了leon的一句话——“有时候面子是自己凑上来丢的。”这个角色塑造的真是典型至极,他同样代表了一类人。 
电影的最后,仅剩的铁胆和大胆已经成了leon的传人。一个律师同样陷入了铁胆等人之前的那个圈,偏见充斥着他的脑袋,而偏见的来源再次被指向了教育和传统观念,这个律师说:“真差劲,想不到我堂堂一个大律师,会跟你们两个疯子一起发神经,再怎么说我也曾经受过高等教育,出入上流社会,竟然会相信擦了眼药膏之后会看到鬼魂……” 
5、小亮点。 
①开会的时候,Leon要吃东西,他点的是“豆豉蒸柳丁和青椒豆腐乳西瓜”,买饭的人就要出门的时候,他又很闷骚的加了个要求:“小辣就可以了~~”。我觉得这和国产凌凌漆里的猪肉贩喝Dry Martini是一个意思:身份再低,对生活的姿态不能低。 
②四个人在天上飞的时候,一个孩儿给女朋友打电话,说:“我这个人不会说谎,你相信我,我从来也没有说过谎,你就相信我嘛!喂,有四个人在天上飞啊,阿美,我真的没有说谎。”我觉得这孩儿跟他女朋友长不了,因为他女朋友不相信他。 

为什么说星爷的《回魂夜》也是一部经典的电影?

《回魂夜》的整篇电影,看似混乱无章,实则逻辑清晰。在观看电影时若顺着主角Leon的思维走,那就是一部无厘头轻松向喜剧;要是相信电影中没有鬼存在,那就是一部细思极恐的恐怖片。

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

倘若不相信电影中Leon的说辞,导演是否在用国外电影的角色,暗示Leon是一个杀手呢?从这个思路分析,我们一点一点看整部电影。除却电影中开篇对阿群性格叛逆的镜头,其次就是李老妇死亡后头七的事件描述,甚至还有老妇枉死后,各种恶作剧的恐怖镜头,然而请不要忘了,这个时候,Leon此刻在哪里,在做什么。

这么一个格格不入的人,鬼鬼祟祟呆在九层,根一株花对话,自言自语,还不是本地的住户。如果换一副不像星爷那样“亲民”的脸颊,只怕是个人都会认为此人不怀好意。

开头中李姓夫妇的鬼故事,看似和Leon无关,实则从Leon和孩子的交谈上却可以知道,两者之间关系复杂。看过整部电影,其实我们就可以知道,打鬼用巧克力,抓鬼用保鲜膜,甚至还能用噪音将鬼怪从附体的人身上赶走。

但是开篇的时候,Leon的操作很谜,仅凭一把小刀就将被鬼魂俯身的小孩吓住,是不是很奇怪?按理说鬼怪都死过一次,又岂会再害怕死亡呢?

紧接着,再从对话上感觉,小龙并不怕Leon,最起码还和Leon聊的十分自如,完全没有那种,“你是谁啊,多管闲事”的一种陌生感,是否也表示了Leon原先在九层曾接触过他们一家人呢?

所以即使被刀子威胁住生命,小龙也能毫无畏惧般的和Leon进行沟通,甚至那种“鬼声鬼气”,Leon也在调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根本没有鬼的说法其实是成立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小龙被Leon洗脑,在家里暗处捣鬼。

甚至连他的父母,也在和Leon的接触,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暗示,这才会心慌慌,生怕鬼怪回魂。再看看此刻的阿群,一脸痴向的跟在Leon身边,仅仅是一股好奇,和从远方对他的观察,就已经被Leon所洗脑控制,想想也是可怕。

我问了周星驰最狠的问题

上次聊了《新喜剧之王》的女主鄂靖文。

没想到,被大家怀疑了Sir的性取向。

你们都知道Sir和星爷的感情,对周星驰电影,Sir承认,确实有说不完的话。

不论理性、热爱,希望是理性的。

不论好、不好,希望是好的。

可更多的人对“周星驰”的 情感 ,似乎越来越极端。

说他好就狂捧,说他差就狂踩。

当《新喜剧之王》第一版预告片放出来时,网上几乎清一色都在骂——

“一定是烂片”;“又来坑钱”;“炒冷饭不要脸”……

Sir有点纳闷:

周星驰,什么时候口碑这么差了?

固然,现在的我们已不像从前,总把人当神看。这种不做舔狗的自我要求,Sir是很赞同的。

但也有一个问题是,在避免当舔狗的路上,是不是也会不小心陷入另一个极端——“黑子心态”。

周星驰当然有过错乱、迷失。

但我们依然可以,不费劲就看见他对电影的热忱。

这人拍片,首先要过自己那一关

而电影上映前,他甚至宁可你小瞧它,误解它。

《新喜剧之王》也一样,从第一版预告被人质疑冷饭后。

上周,它放出第二个预告。

相比第一个,这次预告片有大把“真香警告”。

网友看了效果如下:

于是对这部电影,已经形成了两派纷争——

一派是周星驰“老了说”。

一派是周星驰“回归说”。

他们推测,他又讲回了以前喜欢的底层故事,不好玩不刺激,但走心。

所以,谁才猜中了星爷?

很爽地告诉大家,Sir刚面基了王宝强和周星驰。

采访之前,有必要再过一遍新版预告片——

要说旧,味道还是旧。

在这版预告里,我们可以找到好多周星驰从前的影子。

比如说周氏致敬。

开场,这样一个镜头。

浴室、金发、裸女、凶杀现场。

很明显,致敬希区柯克的经典惊悚片《惊魂记》。

周星驰以前特喜欢致敬惊悚片。

《功夫》打开大门血流成河,致敬了《闪灵》。

《回魂夜》造型,致敬了《这个杀手不太冷》。

《家有喜事》里,张曼玉照顾病床上的周星驰,致敬了《危情十日》。

《审死官》,造型致敬了《沉默的羔羊》。

除了致敬,《新喜剧之王》的预告里还有很多“ 周星驰梗 ”。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令观众不爽的,是第一个预告片里的踩脚梗。

可以说,它集中了这一次《新喜剧之王》的所有黑点。

踩的还是同一个人,田启文。

为此,Sir特地问了周星驰,你们都想问的那句话:

是不是老了?想不出新笑点了?

他说,选择旧梗,只是一次给老粉的彩蛋。

差不多想传递的信息是:“怀念喜剧之王的你,还是能收获你想要的东西。”

对了,还有其他的经典周氏笑料。

比如说,“小强式”小人物,怎么赶也赶不走那种。

比如说,你绝对摸不清套路的无厘头笑点。

这种完全是瞎78演的生气反应,还“嗯嗯嗯嗯嗯”,居然就被选上了!?

但就是有人吃这一套啊!

周星驰的选角,也回到了过去的要求。

Sir一度以为周星驰加入了“外貌协会”,因为他《美人鱼》《西游·伏妖篇》的主角,都在往大美大帅上靠。

星爷说,误会了,那都是角色需要……比如这次,咱们就需要一个“不美的”。

不,一堆不美的。

实话讲,调教一个非喜剧演员,不是周星驰的长处。

如果演员没有锻炼过喜感,那么,在周星驰充满张力的镜头和故事里,就会显得尴尬。

这时,周星驰不得不亲身下场,示范怎么表演,再要求演员模仿。

结果就变成了他演一次,演员模仿一次。

难免,模仿出好多违和感。

所以这次《新喜剧之王》,他挑的全都是 “不美的”喜剧演员。

如预告片里那句好贱格的话:

又没有身材 皮肤又松 屁股上还有痣

你看吧,一点不夸张——

宝宝,没别的意思哈哈

为什么选他们?

答案简单,是剧情需要,角色需要。

不美的人,可以演出生活的不美。

二是因为,没包袱。

要演好喜剧,丢掉包袱是第一件事。

只有没那么好看的演员们,才不会自带包袱。

因为……包袱早就被生活扯掉了啊——

如果你稍微了解周星驰你会发现,王宝强的经历,其实具备了很大的共鸣性。

因为共鸣,所以 情感 的传递速度如病毒般强悍。

说到《新喜剧之王》的故事。

曾经的周星驰有一个最放不下、也最擅长的创作命题——

不平等。

2010年往前,他的电影常常会营造不平等的极端对比。

例如《长江七号》这个开头。

缝鞋子的脏手,一下切到奔驰的商标。

还有《功夫》里,斧头帮的纸醉金迷和猪笼城寨的“不知所谓”。

再如《喜剧之王》,轻易夺走机会的制片方,和好不容易有机会的尹天仇之间,那场精彩的“抢剧本”戏。

是不是很像前面王宝强说的,曾经捡起了被丢在垃圾桶里的简历?

好的电影都这样——不同时空,现实与剧情偏偏能如此巧合。

这些对 不平等 的表达,在周星驰真成为喜剧之王后,确实渐渐少了。

但,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很想让Sir说一句:

大师兄又回来了!

像前边提到的,现场导演当面吐槽演员的“丑”,毫不留情。

又像这场试戏的戏里,选角导演衣冠楚楚,从头到尾都在全力打击龙套的自尊……

这种张力,只有周星驰造得出来。

为了获得这种张力,三十多年前的周星驰就较过劲。

说到这,最大的问题也来了。

如果说,《新喜剧之王》讲的还是周星驰三十多年前的故事。甚至别说三十年了,就假设它是换一个性别,重讲一遍1998年的《喜剧之王》。

那,有什么看的必要?

《新喜剧之王》,你“新”在哪里?

也许,预告片的隐藏线索,能启发一点我们的想象——

这一次我们看到,周星驰似乎聊了点别的东西。

比如 “父母”。

他后期的电影里,除了《长江七号》,“父母”这两个字常常是缺席的。

《西游·降魔篇》《功夫》《少林足球》《喜剧之王》……这些电影里的主角,几乎都没提及有关父母的 情感 。

甚至可以说,在周星驰的好多电影里,父母两字都是用来骂人的。

这次,父母就真的站出来骂人了哈哈哈。

可骂人的底色,一看就知道,是亲情。

当然,还有周星驰对于 龙套 励志 的新理解。

曾经在他眼里,尹天仇不配成功。

周星驰:当年《喜剧之王》里这个尹天仇,最后还是那个龙套。起码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没有成功的。

我以前是以一个比较现实的角度去谈:一个龙套,他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Sir认为,正因为这种对现实悲剧的保护欲,使得当年的周星驰,不想去嘲笑尹天仇的痛苦。

而是选择,真实残忍地暴露它。

现在的周星驰,倒有点变了。

所以,即使你在预告片中,还是能看到好多悲催。

而在悲催、煽情的大众 情感 点之后,周星驰又用他最擅长的 10000点底层伤害 ,托出了我们欲哭无泪只能笑笑的喜剧感。

2018年,是《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的胜利年,它们证明,小人物的拳头重新握住了中国银幕。

而周星驰也许,又想走回曾由他开创的老路——

屌丝之路。

或者说, 不被理解的孤独奋斗之路。

如果你还在怀疑周星驰想捞钱,这有啥好怀疑的……

星爷不喜欢钱么?

但Sir确实相信,久悟人生、早想明白的他,只想负责地挣你的钱,不想拿什么情怀骗你一张电影票。

更让Sir一直信任的是,除了票房,他似乎还有一些 “特别的个人需求”

而且是不经意间说的……话里藏话的东西。

听得出,这个想法在心里摩挲了许久。

一个自己做了几十年的老梦,想串联一些新的梦。

周星驰是老了。

老了的人总不好意思说,心里还有一块地方是软的,是嫩的。

老了的人,虽然有了成熟的心态,却总容易惦念曾经的较劲和悸动。

“我觉得还是要回一下头。”

他最后说。

《新喜剧之王》,Sir想去看他“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