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何香凝、方人定、客大槐、苏卧农等。

相关介绍: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中国南方风物和风光,章法、笔墨不落陈套,它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

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

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地域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冲破顽固守旧势力的禁锢,积极创办和推广新式学堂,不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而且还催生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给岭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机,并为辛亥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

“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

高剑父(1879~1951),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名伦,字剑父,后以字行。1879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番禺县,1951年6月22日卒于澳门。早年师事居廉。1903年赴澳门求学。1906年游学日本,毕业于东京美术院。1908年归国,主持广东同盟会,广州起义中任联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创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历任广东省立工业学校、广州市立艺专、南中美术院校长,中山大学、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东美术会会长。 1949年移居澳门,1951年6月22日卒于澳门。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后人称岭南画派。擅画山水、花鸟、走兽,亦作人物画,兼长书法。早期作品有《弱肉强食》、《秋风》、《东战场的烈焰》等。作品《红叶苍鹰图》藏广东省博物馆;《雨景图》藏故宫博物院;《鸢尾蜻蜓》藏中国美术馆。著有《印度艺术》、《中国现代的绘画》、《艺术新路向》等。出版有画集、画册多种。

岭南画派有哪些代表画家?

西洋画法传入我国,岭南画家首开中西结合之风,“岭南画派”独步天下;而油画和版画等画种,主要也是由岭南画家介绍进入中原,并由他们使之走向繁荣的。代表画家有称“二居”的居巢、居廉,以及“岭南画派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居巢、居廉在晚清画坛上享有盛名,他们绘画的艺术在继承前人没骨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撞粉”、“撞水”的绘画技法极其成功运用。

二居的绘画题材主要是家乡能见到的花鸟蔬果,摆脱了文人画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傲,更接近寻常百姓生活。其画风反映社会民生,构图造型巧出新意,成为清末岭南画坛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