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熔炉》给人的第一观影感受是悲凉和绝望,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触目惊心,而比这场儿童性侵害事件更令人发指的是,原本该行使着正义、公平的人背后却偏袒权贵,进行着肮脏腐败的交易;男主角、到特殊学校任教的姜仁浩,从影片开始阶段看,事业不顺,女儿患病,还要靠关系给钱才谋得个艺术教师的职位,而正是这个看起来温顺甚至懦弱的男人,与同伴一起,与邪恶角力,指引孩子心灵重遇光明;影片表现的情感直击人心,但是表现的过程很理性,不追求刻意煽情,它更理性地表现着整个庭审过程的台前幕后,从起诉方到被诉方,从受害者到他们的家人,从上层人物到媒体公众,以及这起社会事件的各个社会层面;也正是这样,才能让观众更深刻的认识到发生这起悲剧的社会背景。
《熔炉》为何被封杀
截止到2021年8月《熔炉》没有被封杀。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黄东赫、孔枝泳编剧,孔刘、郑裕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
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影片评价
一部《熔炉》,让人看得心酸。它以真实故事为脚本,叙述了发生在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里的性侵犯和性暴力惨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群处于社会底层又饱受挫折的受害者,作为弱势群体既无力反抗,又无人关注,直到出现了一位有良知和正义感的老师,才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当社会日益法治化,人们对暴力的反抗就转移到法治轨道,法律越来越成为弱势群体的“救命稻草”,但在这场人权抗争中,电影把转型时期的权贵资本问题,法律面临的人性与制度的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华语电影近年来总是拍不出《熔炉》这样的电影?
其一我们的电影工业化程度和西方尤其是好莱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流浪地球》是个很好的开端。其二我们的审查制度,到底对创作者的自由有无限制,这个目前没有定论,留给大家讨论。2010到2020年十年,华语电影十佳送上。让子弹飞 2010年>距离上一部神片《太阳照常升起》之后三年,姜文开启了他的民国三部曲。野性、想象力和浪漫主义,在这三部电影里随处可见。我倾向于把三部电影连在一起看待,它们代表了一个男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自我代入。姜文的电影总是在刻意隐去某些东西,将说未说,欲说还休。给人留下巨大的解读空间。这就和他整天挂在嘴上的那句,人和人之间其实有很多的误读。他喜欢这种,甚至是享受来自于各类观众对他电影的误读。然后笑嘻嘻的躲在暗处看着大家,心里不由得泛起一句,怎么样,老子就是牛逼吧。如果是别人拍这样一部电影,大家可能全当爽片看了。但出自姜文之手,大家总觉得不那么简单。他一定是想通过这事说点什么。鹅城这个小地方的几方势力争夺,是不是也有点以小见大的意思呢。这三部曲是姜文在电影上全新的尝试,和他之前的三部有很大区别,是他在电影市场环境变化后,对于艺术和商业平衡的探索。《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依然都是上乘水准的作品。也许在商业上没有《子弹》成功,但在个人的表达上,姜文又向前进了一大步。钢的琴 2011年2011年上映,2017年重映。导演张猛之前的《耳朵大有福》让人印象深刻。这次的《钢的琴》可以说是一次爆发,无论在题材角度的选择,以及对整部电影节奏的把控,完全趋于成熟。另外把这样一部基调悲凉的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处理。既能在商业上降低观影门槛,同时又是一种很高级的讽刺方式。很多人戏称这部电影还可以叫做《杀死那个东北人》。影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一位钢厂工人在下岗后,面对离家出走的妻子再度回来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展开。一无所有一事无成的男主,为了把女儿留住,联合厂里的其他工人,准备用钢厂的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台钢琴供女儿练习。导演把东北旧工业基地那种破败感捕捉的十分到位,在让人窒息的环境里,底层人民为了自己的生活而产生各种荒诞想法,并付诸于实践。这样的反差让《钢的琴》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明显的戏剧冲突。小人物在大环境中无力的挣扎是这部电影的底色。这和我们后面要说的《大佛普拉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好在导演给了它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影片停在了女儿用这台做出来的钢琴演奏的片段,让人在最后产生了一丝欣慰。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国产现实主义力作。万箭穿心 2012年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导演在13年的作品《大明劫》,而《万箭穿心》这部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导演王竞在创作上的最高峰。我经常说,我们其实有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商业上的失败而被埋没。这个时代大家更愿意把电影看作一种娱乐化的商品,而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影片讲述了一个苦命女人半生的故事,把生活强加给她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剥离给观众看,既心碎又心疼。导演在叙事的过程中,保持了极大冷静与克制。并没有主观的判断谁是谁非。而是把生活中的命运和无力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客观的展示出女主在半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她认知范围内的自我反抗。生活强加于每个人的劫数,一个也不会少。而你面对这些劫数的方式,其实就组成了你的一生。颜丙燕用她极其出彩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完全融入了角色。让观众在共情上更上一个台阶。直到大家明白那句:“万箭穿心,习惯就好”的意思。狗十三 2013年>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和《李米的猜想》都是上乘佳作,尤其前者在15年赚足了口碑。但这个十佳里我仍然愿意给这部13年的作品《狗十三》,它一直被禁到18年才上映。影片的故事围绕着13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爱犬爱因斯坦展开,再放大到女孩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单纯与执拗,在面对成人世界时所产生的各种摩擦,成为了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伤痛。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导演把这个问题赤裸裸的揭示给众人。就像影片中的两场饭局,是导演给所有成年人的一记耳光。没有真诚,只有丑陋。拍的实在太过精彩。片尾,一直执着于寻找狗狗的女孩,却对于爱因斯坦视而不见。这样莫大的反讽最终成为女孩长大成熟的标志。这是一部青春片,但又不全是。影片以小见大,把孩子与父辈之间的关系,放大到整个成人世界的规则,那里有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肮脏的潜规则。远不如人和狗的关系那么简单。狗十三一语双关,如此深刻。一代宗师 2013年>王家卫这十年间唯一的长篇作品,精致如油画般的质感。一以贯之的摄影风格。它很王家卫,但又与以往的王家卫有所不同。相比之前的作品,尤其是同类型的《东邪西毒》,《一代宗师》所表现出的节奏感和故事张力更胜一筹,更加贴近主流化的叙事模式。影片场景的搭建十分考究,服化道做到了高度统一与还原。片中的几场打戏,在剪接上快慢结合。运动转场使用快速灵动的剪切,凸显比武的激烈。特写处运用慢镜,拳拳到肉打击感十足。《一代宗师》并不是关于叶问个人的传记片,更像是对曾经辉煌而又逝去的武林平添的一份追忆。这些追忆包括了名利,意气以及情愫。人呐最怕的就是重温旧梦。若近若离的情感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哲学。武侠片的文脉不能断,它是最能代表东方文化和美学特征的表现形式,从徐克到王家卫,从《卧虎藏龙》到《刺客聂隐娘》。再到后面要说的徐浩峰。武侠片不仅仅是古装片,更重要的是对于“武侠”两个字的开掘,其中所包含的逻辑与智慧是我们独有的,它涵盖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事风格。《流浪地球》我们固然要做,但武侠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更要香火延续,生生不息。最后墨镜王《繁花》搞快点。
对于韩国电影《熔炉》应该如何看待?
我对于这部电影,我看过几遍之后还是会被悲伤绝望的“校长性侵女童案”剧情虐到。
心疼那些被伤害的孩子同时,也十分希望加害者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
今年国产电影也出现了一部以“性侵女童案”为主题的电影《嘉年华》,我第一感觉还以为这是一部“中国版的《熔炉》”。
有幸提前观看了影片,才发现《嘉年华》有着更多让人思考的地方。
由文晏导演执导的电影《嘉年华》,今年代表中国在各类国际影展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仅在九月入围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更斩获了第54届安塔利亚金橘奖最佳影片大奖,这也是华语影片首次获得金橘奖。
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伊利亚·苏雷曼(两次金棕榈提名)给出的颁奖评语:从第一帧画面直到最后,这部猛烈、诚实、美学愉悦的电影以充满诗意的辉煌描绘了一种残酷的现实。
在韩国社会引起震荡,在民众呼吁下,光州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量刑。这部电影还促使韩国政府重新修订一系列法律,加大对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的惩罚力度,制定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称《熔炉法》。这部电影结尾传达的微弱希望,终在现实中引发了蝴蝶效应,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熔炉》最后的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令人泪崩,但我宁愿相信,电影要说的潜台词是——我们一路奋战,不仅是为了改变世界,也是为了让世界改变我们。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熔炉》?
静音的呐喊
初二的晚上被零星的鞭炮声吵醒,就起来看了《熔炉》,看完之后,再也睡不着,一直到天蒙蒙亮。其实,相同的题材的电影如今已经不算少了,但我总觉得这个话题还是被放在尴尬的“禁区”。
改编自孔咏明[韩]根据2005年韩国光州聋哑学校学生性侵案件始末的同名小说《熔炉》。
虚构的小镇“雾津”终年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聋哑学校新到任的美术老师姜仁浩在学校古怪压抑的气氛中,一步步发现被“默许”的罪行,并决定与此抗争。
为了用法律手段严惩被告人,姜和人权维护会的美英一边安抚孩子,录制控告的视频,并与媒体取得联系,促进了案件的关注度;一边奔走在各个部门想要取得支援和帮助。庭审中,出庭做假证的校工和医生,被告人聘请的具有“前官礼遇”的律师,不明就里跑来声援禽兽校长的基督教徒,面对他们荒谬的离谱的谎言和毫无说服力的辩护,这些出庭的受害人,听证席上坐着的聋哑人却只有“呜呜呀呀”的喊声和默默的流泪来表达愤怒和委屈。
影片里,没有关于受到被告人不断威胁不断利诱的桥段,双方也没有激烈的面对面的对抗和辩论。而也恰恰是这样,会让人从内心感觉到最深的无力和痛苦,恰恰是因为没有强制力去阻挠你为孩子们抗争;你收集的证据也是你公诉时有力而确凿的说明;孩子们抵抗住内心的恐惧和二次伤害出庭指认,勇敢又聪明的回击了对方的无耻狡辩,一切都指向你,指向正义的胜利,但只是权钱交易,人情礼遇的薄薄一道墙,挡住你所有的反抗。让人绝望的,还有那些孩子的亲人为了一定数量的赔偿金额同意达成和解的态度。
这样一来,所有的努力全部都坍塌在最后的审判结果前。
可能是出于电影表现方式的考虑,导演对小说进行了一些加工改编,安排了受害孩子之一最后的复仇,而这死亡并没有紧接着一个普世的大结局,逍遥法外的依旧逍遥,受到伤害的人还需要慢慢的平复,而努力抗争的人们终归是要回到生活里,无论是否继续抗争。
当事情慢慢被人遗忘,姜仁浩回到首尔,穿梭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之中,没有人知道他曾经亲身在“雾津”这个地方看到过什么,经历过什么,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暴行。地铁通道里被白雾笼罩的风景区广告上写着“欢迎来到雾津,白色浓雾之都。”美英在信里说,我们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我们不被世界改变。
五部韩国限制级电影,每一部都让人绝望,不建议看,但请你一定要知道
说实在的,这些年韩国的电影确实发展不错,一众男神个个都是钻研演技的高手。像崔岷植,宋康昊,李政宰,黄政民等等都是狠角色,拍起戏来很让人钦佩。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起崔岷植,崔岷植号称韩国周润发,这是对崔岷植的称赞,毕竟很多年前周润发就是华语电影的半壁江山。刘德华都视发哥为偶像,不管是《英雄本色》,还是《赌神》都让周润发一步步走上神坛。
后来《卧虎藏龙》在好莱坞的成功,也让发哥有了机会去好莱坞一展身手。但是这些年,发哥过于低调了,我拿崔岷植和周润发比较的时候,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崔岷植,说发哥完全比不上崔岷植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发哥这几年鲜有佳作推出,倒是崔岷植却在演艺道路上越走越畅通,那演技真是越老越妖了。
既然说到崔岷植,咱就从崔岷植的电影开始推荐,说到真实感,崔岷植在2003年出演的《老男孩》让人印象深刻。
1.《老男孩》,崔岷植主演的老男孩让崔岷植名声大噪,该片让崔岷植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砍瓜切菜一般拿下金钟奖和青龙奖影帝桂冠。
这部电影带给人的震撼力,丝毫不亚于许多年后崔岷植出演的《看见恶魔》。电影一开始仿佛是一个励志影片,被关押15年之久的男主不仅没有消沉,反而不断在关押房间里锻炼,为的就是未来某一天会有机会复仇。
最后他确实得到了复仇的机会,倒是最终的绝望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那种深深的绝望,让人看完后久久不能释怀。
如果没看这部电影,我倒不非常推荐,除非你有很强的承受能力,毕竟电影中很多伦理方面的故事是能刷新很多人的认知的。
2.《熔炉》,是的,熔炉,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如果你可以从头看到尾,那你的内心承受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我想你的心一定会被揪紧的很疼,很疼。
这部电影有些和《沉默的真相》相似的地方,都是在不为人知的黑暗面掩藏一些东西。不同的是《沉默的真相》把脏肉清理得更干净一些,而《熔炉》却依旧在冶炼着所有的生灵,就像电影结束说的那段话一样:我们的努力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公平,但是起码我们要保留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正值和公正,只要这些都在,那所有的黑暗终将大白于阳光之下。
3.《七号房的礼物》,说句实在话,看这部电影我最后哭了。说是一部喜剧,但是最后影片带给人的震撼真的让人情不自禁地流泪。
本来是一个天使,要给世界带来温暖,但是最后人们却割下天使的翅膀,说你不能不和我们一样啊。鲜血淋漓的天使只有忍着痛苦,去了另一个世界。
不得不说韩国电影还是很用心的,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每一场戏都让人深深体会到用心。这部电影也让我想到了好莱坞的大片《绿里奇迹》,说是奇迹,但是对折断翅膀的天使来说,奇迹终究都没有发生。
温馨提示,看此片的时候,准备好纸巾。另外,这部没有前面两部吓人,所以推荐有些偏差,不能算是限制级电影。不过绝望的感觉,却一分也不少。
4.《素媛》,好吧,我承认,今天是为了催泪而来。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的体验一样,这类的催泪电影都不忍心看。
对于饰演女孩父亲的薛景求来说,主演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折磨。对孩子的伤害,无良的媒体,变态的酒鬼,所有的东西夹杂在一起。
泪水不能洗刷任何的痛苦,不是每一个爸爸都是特工,不能像《飓风营救》那般潇洒。更多的纠结都在于孩子,为了孩子能做些什么?惩罚施暴者,那孩子谁来照顾?不去惩罚施暴者?那心该向何处安放?
深深的绝望,总是让人窒息。
5.《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是什么样的事件发生可以让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变成了一个杀人者?而且不是简单的杀人,反而是非常血腥,令人不忍直视的报复。
这个世界上施暴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冷漠的旁观者。金福南其实有很多次可以逃脱这个黑暗的角落,但是她最信任的人却选择了冷漠。
如果只是知道自己的痛苦也就罢了,随着女儿的死亡,金福南终于体会到了恨的感觉。看这部电影也需要有很强的内心,对于那些冷漠,带给金福南的只有深深的绝望。
当绝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爆发也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索点燃而已。复仇迈出了第一步,就绝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杀戮只是把绝望逼到绝路后的宣泄方式罢了。
好了,这几部电影我不建议大家着急去看,特别是不要看完一部接着看另一部,毕竟这不是爆米花电影,而是会让人流泪的影片。
深深的绝望感会让你觉得不爽,假期期间,还是看点快乐的电影吧。关注舜子,看舜子给你推荐假期可以看的电影。
感谢阅读。
《熔炉》《玩物》,韩国电影那么敢拍,为什么越揭露现实却越愈演愈烈?
商业电影越来越多的充斥着电影行业的大潮中,比如漫威系列、比如X战警系列,以及国产的小时代系列,咳咳…虽然说小时代被很多朋友们说是烂片,但是起码它是赚钱的。但是作为我们观众来说,纯商业片并不是我们的全部需求,我们更需要的是通过电影来升华情感,来感悟人生,让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而让我们触控最大的电影题材,莫过于「本片由真实故事改编」这句话了。每当我看电影的时候,片头序幕看到这句话,都会内心一紧,生怕接下来电影里发生的事情太过令人悲伤、绝望和消极。不过一般这种电影中,都会穿插着令人激动不已的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
真实事件改编 ,韩国电影一大特色说到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总是绕不开韩国。毕竟在韩国,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非常之多,而且影响十分巨大,甚至是影响到国家法律。
沉重的未成年被性侵话题,再一次上演。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灵的阴影和家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
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一句话总结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改编韩国法律的电影。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熔炉?
现实的令人心痛。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你无法想象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世界是那么的黑暗,很真实很残忍。这是讲述的基本一个全员恶人的学校。学校本该是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地方,却成了这些所谓的教职员工犯罪的工具。
听说这部影片还影响了韩国法律的改编,可是有什么用呢!迟来的法律正义竟然要一个孩子用命来换,才能让犯罪者得到惩罚。这是多么的悲哀,而令人梗咽的是这样的事实还在继续发生着,无力阻止。
整个学校的教师(初了男主),以及校长对孩子进行性暴力,虐待,这样的事情我们国家不是没有发生过。之前的红蓝黑事件,结果也不了了之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对那么可爱的孩子下手,还披着一层老师的伪善面孔,这是何等的令人作呕!
熔炉事件原型
电影《熔炉》正是根据真实校园性暴力案件改编而成,该事件也是引起了韩国社会巨大的轰动,也因此推动了案件的重审,并且还促成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这也是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推动法律改革的案例。
该起案件的7名受害人1985年至2005年期间在光州光山区仁华学校就读期间遭到了学校老师们的性侵。侵害者造成原告外伤并被诊断患上“精神压力障碍”和“抑郁障碍”等精神疾病。
2012年3月份,7位受害者向政府等相关单位提出约260万人民币的索赔诉讼。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而引起性侵事件,不过最终还是因为证据不足败诉,学校行政室长金某于2012年被重新审判,最终获得8年有期徒刑等多项罪名。
此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全国的轰动,电影《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
《熔炉》这部电影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
《熔炉》这部电影实在是很沉重,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社会中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黑暗面。而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沉思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要只看外表,要从内在来看。正义总虽然会迟到,到不会不到。
比如这所聋哑学校,在外看来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学校。那些老师和校长也都是为人师表,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去耐心的帮助残疾人的老师,但实际上呢?他们都是比魔鬼还可怕的存在。
他们利用着自己的权力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地。他们买通了当地政府的高官,在这所残疾人学校里为所欲为。当有人试图揭穿他们时,没有人相信,他们都是大善人啊,都是老师啊,怎么可能会做出那么惨无人道的事情。
那么多可爱的小孩在这群学校里被虐待,每天成为教师的出气筒。将她们丢进洗衣机里,打耳光,用棒子打,甚至性侵。本该是最美好的年龄,这些孩子却过得生不如死,孤立无援没人帮助。
还好最后正义总算是战胜了邪恶,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哪些孩子终于得救了。所以啊,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披着人皮的就一定是人。老师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在《熔炉》里却成为了让人恐怖的存在。因为这部电影,韩国也生成了《熔炉法》就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孩子。希望这个世界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多的黑暗,所有小孩都值得被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