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世代时间是指:植物中世代交替以蕨类植物比较明显,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二倍体的孢子体进行无性生殖时,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孢子萌发长成小型的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叫做原叶体。原叶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分化出雌雄性器官,即颈卵器与精子器,并分别产生卵和精子。这两种配子配合形成了二倍体的合子。合子又长成下一代新的孢子体。世代交替在各类植物中,因孢子体与配子体的形态、大小、显著性、生活期限以及能否独立生活等方面的不同,差别很大,但基本过程与蕨类植物是一致的.植物界

什么是微生物的世代时间

植物中世代交替以蕨类植物比较明显,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二倍体的孢子体进行无性生殖时,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n)的孢子,孢子萌发长成小型的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叫做原叶体.原叶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分化出雌雄性器官,即颈卵器与精子器,并分别产生卵和精子.这两种配子配合形成了二倍体(2n)的合子.合子又长成下一代新的孢子体.世代交替在各类植物中,因孢子体与配子体的形态、大小、显著性、生活期限以及能否独立生活等方面的不同,差别很大,但基本过程与蕨类植物是一致的.植物界的世代交替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依据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大小、构造的复杂性,显著性和生活的独立性)

什么叫生长速率常数(R)?什么叫代时(G)?它们如何计算?

你好!
生长速率常数(R):
是指微生物每小时分裂次数,R=n/(t2-t1)
代是(G):
是指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又称世代时间或增代时间,
G=1/R
(
n
是繁殖代数,t
是培养时间)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世代时间计算公式

G=1/R=(t2-t1)/3.322(lgx2-lgx1)。世代时间计算公式是:G=1/R=(t2-t1)/3.322(lgx2-lgx1)。根据一定时间内细菌的增殖数量可以计算出繁殖的代数(n),并以增殖时间除以繁殖代数求得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G)。

微生物生长分哪些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

典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包括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迟缓期

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按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 4小时。

2、对数期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代时(generation time,G,又称增代时间)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balanced growth),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细胞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性最一致;微生物细胞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最强。

3、稳定期

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新增细胞数和死亡细胞数几乎相等,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并达到最高水平,菌体产量也达到最高点;细菌分裂速度降低,代时逐渐延长,细胞代谢活力逐渐减退,开始出现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改变;

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质,如肝糖粒、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多数芽孢细菌在此期形成芽孢;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主要在此期间大量积累并达到最高峰。

4、衰亡期

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多形态,如膨大或不规则的退化形态),甚至畸形;细胞代谢活力明显降低,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导致菌体死亡并伴随着菌体自溶,释放代谢产物;有些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反应反应变为阳性;

有的微生物在此期间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而芽孢杆菌在此期间释放芽孢。

扩展资料

1、迟缓期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接种量、在种子培养中加入某些营养成分、采用最适种龄(即处于对数期的菌种)的健壮菌种接种以及选用繁殖快的菌种等措施,以缩短迟缓期,加速菌种生长周期,提高利用率。

2、对数期

由于对数期的群体细胞具有生理特性比较一致、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和生长速率恒定等优点,故是代谢、生理研究的良好材料,也是作为菌种的最佳材料。另外,亦可用于微生物培养,发酵工程等生物工程。

3、稳定期

稳定期产生的原因:营养素特别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营养物质的比例失调,例如C/N比值不合适等;酸、醇、毒素或过氧化氢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氧化还原势等环境条件越来越不适应等。

4、衰亡期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细菌细胞继续生长越来越不利,从而引起细胞内的分解代谢明显超过合成代谢,继而引起大量菌体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迟缓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数生长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稳定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衰亡期

微生物学发展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形态学时期)

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虎克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1674~169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制造分辨率大的单式显微镜;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二、奠基时期(生理学时期)

1. 法国巴斯德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

(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 免疫学——预防接种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4) 其他贡献

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2. 德国柯赫    细菌学的奠基人

(1) 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a)建立细菌纯培养技术 (纯种分离技术)

b)悬浮培养法

c)流动蒸汽灭菌

d)细胞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

三、发展时期(生化时期)

无活细胞酵母压榨液

葡萄糖、酒精

1. 青霉素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2. 摇瓶培养技术

四、分子生物学时期(成熟时期)

基因工程药物学的兴起

转基因的农作物

污泥龄是指什么?如何计算?

答: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SRT表示。因为活性微生物基本上“包埋”在活性絮体中,因此污泥龄也就是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控制污泥龄是选择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一种方法。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世代期。所谓世代期是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如某种微生物群体以1000个繁殖成2000个需要2天的时间,则该种微生物的世代期就是2天。如果某种微生物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的泥龄长,则该类微生物在繁殖出下一代微生物之前,就被以剩余污泥的方式排走,该类微生物永远不会在系统中繁殖起来。反之,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的泥龄短,则该微生物在被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走前可繁殖出下一代。因此这种微生物就能在系统中存活下来,并且呈增长趋势。分解有机污染物的绝大部分微生物,其世代期都小于3天,因此只要控制污泥龄大于3天,这些微生物就能在活性污泥系统生存下来并得以繁殖,用于处理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