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字公寿,先主子,后主庶弟也。

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为鲁王,策曰:“小子永,受兹青土。朕承天序,继统大业,遵修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龟蒙,世为籓辅。呜呼,恭朕之诏。惟彼鲁邦,一变适道,风化存焉。人之好德,世兹懿美。王其秉心率礼,绥尔士民,是飨是宜,其戒之哉。”

建兴八年,改封为甘陵王。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余年。

咸熙元年,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备的儿子刘永的结局如何

刘永字公寿,先主子,后主庶弟也。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为鲁王,策曰:“小子永,受兹青土。朕承天序,继统大业,遵修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龟蒙,世为籓辅。呜呼,恭朕之诏!惟彼鲁邦,一变适道,风化存焉。人之好德,世兹懿美。王其秉心率礼,绥尔士民,是飨是宜,其戒之哉!”建兴八年,改封为甘陵王。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余年。咸熙元年,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备一共四个儿子,其中哪一个人的下场最悲惨呢?

名字玄机

刘备是一个暗藏大志之人,从他儿子的姓名中就可以看出,他四个儿子名字的最后一字连起来读就是:封禅永理,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而“永理”则是永久治理的意思。

刘备给自己的儿子起这样的姓名,实际上就是暗藏着帝王之志,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坐拥天下,永久治理,完成中兴汉室的梦想,然而刘备没有想到,蜀汉二世而亡,他四个儿子的命运结局也各有不同。

义子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为人强悍勇猛,早年随着张飞、赵云扫荡西川,立下过很多功劳,后来关羽围攻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但刘封、孟达以上庸城占领不久,不能轻易离开为由,婉拒了关羽。最后关羽战败,刘备因此痛恨刘封与孟达二人,不久后,刘封又做了一件错事,他把孟达的鼓乐队抢走了,孟达因此十分气愤,再加上害怕刘备因关羽战败之事责备自己,于是投降了曹魏。

刘备得知消息后,十分怨恨刘封,但刘封当时不在成都,所以只能将火压了下去。不久,刘封的部下叛变,导致刘封被徐晃、孟达击败,不得不退回成都。回到成都后,刘封受到了刘备的责备,刘备痛斥刘封不救关羽、欺凌孟达之事,诸葛亮趁机建议,希望刘备杀掉刘封,原因是怕将来无人能驾驭刘封,于是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赐死了刘封,刘封临死前大喊:“后悔没听孟达的话”,刘备听后十分悲伤,并为之流泪,这就是刘封的人生结局,自杀而死。

刘禅

刘禅是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刘备驾崩后,刘禅即位,随即拜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在世时,刘禅言听计从,并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病逝后,刘禅继续支持姜维等人的北伐事业,并将蜀汉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刘禅后期开始走向昏庸,宠信黄皓致使蜀汉走向衰落。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攻入,随后攻克绵竹,杀死了诸葛瞻父子,兵临成都城下,刘禅为了避免全城流血,伤及百姓,于是下令投降,蜀汉因此灭亡。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旧臣被迁往到洛阳生活,最后刘禅病逝于洛阳,享年64岁,刘禅一生当了40年皇帝,最后降魏成为了安乐公,在洛阳安度晚年,也算是有一个美好结局了。

刘永

刘永是刘禅的弟弟。刘备称帝后,封刘永为鲁王,后来刘备病逝于永安宫,刘禅即位,刘禅即位后将刘永改封为甘陵王。一开始刘禅与刘永的关系很好,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后来刘禅宠信黄皓,刘永十分愤怒,再加上黄皓多次在刘禅面前诋毁刘永,终导致兄弟二人产生了矛盾,刘禅后来渐渐疏远了刘永,导致刘永十多年没有见过刘禅。蜀汉灭亡后,刘永随刘禅到了洛阳,被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封爵乡侯。

刘理

刘理是刘备的小儿子,生母历史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刘备称帝后,封刘理为梁王,刘备驾崩后,刘禅即位,刘禅改封刘理为安平王,公元244年,刘理逝世,去世得很早,这就是刘理的一生,还好,他没有做亡国之臣。

三国时期刘备三个儿子到最后都到哪里去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刘备长子,字公嗣,甘夫人所生,后登上皇位。蜀灭亡后,成为魏的俘虏。

刘永,刘备次子,字公寿,穆皇后所生。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演义中在刘备墓前自杀。

刘理,刘备三子,字奉孝,穆皇后所生。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