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

刘备是在哪里遇到赵云的

赵云(三国志10)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托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

辛未(公元191年):初平二年。

赵云(三国志10) 赵云为本郡所举,率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1],公孙瓒喜云来附,却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归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之征讨。刘备时亦依托于公孙瓒,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遣刘备为田楷拒袁绍,赵云随之前往,为刘备主骑兵[2]。后以兄丧,辞瓒归乡。

庚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赵云见刘备于邺。

壬午(公元202年):建安七年。

赵云与夏侯敦等战于博望,生擒并推荐夏侯兰。

戊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赵云于长阪身抱刘禅、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3]。迁牙门将军。赤壁战后,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以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原太守赵范。赵范有一寡嫂樊氏,国色,范欲以之配赵云,赵云辞之。

辛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刘备入益州,赵云领留营司马。后与张飞勒兵截江留后主。

壬辰(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癸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

赵云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入川支援刘备。在攻克白帝、江州后,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平定江阳、犍为等郡县[4]。

甲午(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

赵云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合围成都。益州既定,拜翊军将军。时议欲以成都中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驳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刘备即从之。

己亥(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赵云于汉水大破曹操兵。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号为虎威将军。

辛丑(公元221年):章武元年。

刘备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刘备不听,遂东征,留赵云督江州。

壬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

刘备失利于秭归,赵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癸卯(公元223年):建兴元年。

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丁未(公元227年):建兴五年。

赵云随诸葛亮驻汉中。

戊申(公元228年):建兴六年。

赵云与邓芝率疑军据箕谷,以诱魏军,为诸葛亮祁山伐魏主力争取时间。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赵云。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问邓芝曰:“街亭之败,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时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5]

己酉(公元229年):建兴七年。

赵云病卒。

辛巳(公元261年):景耀四年。

谥曰顺平侯。

很显然,刘备是在公孙瓒帐下遇到的赵云,地点是邺

五虎将之一的赵云,刘备是怎么得到的?

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绍而投靠将军。”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并派赵云为刘备的随从,让他为刘备率领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著赵云的手不舍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部曲,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扩展资料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云

刘备与赵云是怎么相识的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最开始,曹操围困徐州,因为徐州牧陶谦是个仁者,知州有方,刘备就像去救他,向公孙瓒借兵,公孙瓒愿意借几千兵给他,刘备却只借一个人,就是赵云。

由于这次去救援纯粹是个义举,诸侯怕得罪曹操都不去,有兵也不去,刘备没多少人却义无反顾。赵云有感于刘备的仁义之心,跟随一段时间,但之后赵云因兄长死去离开,与刘备分别,一别七年之后他们又再次见面,后来赵云就一直跟着刘备做事了。

扩展资料:

赵云资历深厚而有殊功、性情耿直而大功无私,是以敢言能言,并无惧得罪君主和同僚,一心只为匡复汉室和百姓安乐这样的理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对刘备来说,赵云就好比一面审视他内心的明镜,能时时警醒他,不得已走上沾满背弃与血污的枭雄之路时,比如曾经说过“主公可还记得当年济世救民的初衷”?所以赵云跟随刘备是非常正确的。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赵子龙

刘备和赵云是怎么认识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市之北的真定)人。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赵云由郡人推举,率一小队地方武装投靠公孙瓒下。孙瓒下当时为幽州刺史,是北方一大割据势力,初时很有名声,也很强盛。赵云就是在公孙瓒处遇见刘备的,刘备与辽西这个公孙瓒一起师事名儒卢植,刘备起事后常常不如意,最后投靠的就是公孙瓒。 赵云与刘备在公孙瓒处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十分相投,从此结下深交。公孙瓒得势后骄傲起来,见过忘善,妒贤忌能。赵云看到公孙瓒是个不能共图大事的人,就借口兄长去世需回去奔丧,归家静观时局变化。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消灭,刘备辗转徐州及曹操处,又往依袁绍。袁绍的大本营在邺城(今石家庄之南)。赵云听说刘备在那里,就赶到邺城见刘备,从此留在刘备身边,一心追随刘备。其时为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战时。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