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以黏数和对数黏数在无限稀释时的外推值作为溶液黏度的量度,用η表示,这个外推值即为特性黏数。

2、 特性黏数的值与浓度无关,其因次是浓度的倒数。 高分子溶液黏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它不仅可用于测量高聚物的分子量,而且还可用于研究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高分子链的无扰尺寸、高分子链的柔性程度以及支化高分子的支化程度等。

3、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主要包括相对黏度、增比黏度、比浓黏度、对数黏数、特性黏数等。 其中特性黏数η是高聚物溶液黏度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特性黏数

什么是零剪切黏度?特性黏度?比浓黏度?

零剪切黏度:话说熔融态的高分子宛如乱成一团柔软而纠缠的线球,虽然每一条分子链都在努力蠕动着,但是由于分子链与链之间的纠缠点却有效的维系着彼此结构的稳定。此所以初期很小的剪力(shear force)并无法超越结构强度,结构依然保持着,是以黏度居高不下,类似牛顿流体(黏度恒定不随剪率而变化),所以称为“零剪切黏度(zero-shear viscosity)”

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

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定义: 当高分子溶液浓度趋于零时的比浓粘度。即表示单个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是反映高分子特性的粘度,其值不随浓度而变。常以[η]表示,常用的单位是分升/克。由于特性粘度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存在着定量的关系,所以常用[η]的数值来求取相对分子质量,或作为分子量的量度。其值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得。

特性黏度(intrinsic viscosity),又称特性黏数(intrinsic viscosity number)。

比浓黏度:设η为聚合物溶液的黏度。η0为纯溶剂的黏度,定义两黏度之差,η-η0。与纯溶剂黏度η0的比值为聚合物溶液的增比黏度,以ηsp表示,即:ηsp=(η-η0)/η0。定义,ηsp/c为聚合物的比浓黏度。ηsp0/c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数据之一。

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定义是什么?

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高聚物溶液质量浓度的比值,即为该高聚物的特性粘度。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 )的定义是当高聚物溶液浓度趋于零时的“比浓粘度”(ηspc )或比浓对数相对粘度(lnηrc ),即: \x0d\x0alimc→0 ηsp/c=Inηr/c=[η] (1) \x0d\x0a此式表示单个分子对溶液粘度的贡献,它反映高聚物特性的粘度,其值不随浓度而变。比浓粘度的定义式一般写为: \x0d\x0aηsp/c=ηr-1/c (2) \x0d\x0a式中ηsp称“增比粘度” ,它的定义式: \x0d\x0aηsp=η-η0/η0=ηr-1 (3) \x0d\x0a增比粘度是一个量纲1的量(即无量纲的量),ηsp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对于高聚物溶液,增比粘度ηsp往往随溶液的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便于比较,将单位浓度下所显示出的增比粘度,即ηsp/C称为“比浓粘度”。前已述及ηr称相对粘度,即: \x0d\x0aηr=η/η0 (4) \x0d\x0a相对粘度也是一个量纲1 的量,它的物理意义是溶液粘度与纯溶剂粘度的比值。相对粘度是整个溶液的行为。 \x0d\x0a根据式 (1) 的定义式,可以用作图法求特性粘数[η],只要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c)下的增比粘度和对数相对粘度,然后对浓度(c)作图,并外推到浓度为零时,得到的增比粘度或对数相对粘度就是特性粘数。由上述知,特性粘度为极限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