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

刘慈欣全部作品有哪些?

1、《球状闪电》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的一本以球状闪电为中心展开的长篇科学幻想小说,书中描述了一个历经球状闪电的男主角对其历尽艰辛的研究历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神秘而离奇的世界。

2、《三体2:黑暗森林》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是“地球往事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该书总共有三个章节:“上部 面壁者”、“中部咒语”和“下部黑暗森林”。

3、 《2018》和《时间移民》是刘慈欣科幻系列作品中的前两部,该系列囊括了刘慈欣27篇、部优秀作品。本书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内文用纸为80克纯质,排版简洁、舒朗大气。既适合广大“磁铁”收藏,同时也适合送给喜欢科幻的亲朋好友。

4、《时间移民》是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中短篇科幻小说,2014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未来迫于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

5、《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刘慈欣的全部作品

刘慈欣的全部作品:

一、长篇科幻小说

《中国2185》

《超新星纪元》完全版

《超新星纪元》实体书版

《三体Ⅰ地球往事》

《三体Ⅱ黑暗森林》

《三体Ⅲ死神永生》

《球状闪电》

《魔鬼积木》

二、中短篇科幻小说

《圆》

《不能共存的节日》

《黄金原野》

《鲸歌》

《微观尽头》

《带上她的眼睛》

《坍缩》(宇宙坍缩)

《乡村教师》

《流浪地球》

《地火》

《纤维》

《微纪元》

《命运》

《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版)

《信使》

《梦之海》

《西洋》

《中国太阳》

《混沌蝴蝶》

《天使时代》

《朝闻道》

《白垩纪往事》

《人和吞食者》

《诗云》

《光荣与梦想》

《地球大炮》

《思想者》

《圆圆的肥皂泡》

《镜子》

《赡养上帝》

《赡养人类》

《欢乐颂》

《山》(海水高山)

《2018年4月1日》

《太原之恋》

《人生》

《时间移民》

《月夜》

三、其它小说

《茅台与岳父》

《烧火工》

四、科幻评论

《混沌中的科幻》

《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筑起我们的金字塔》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谈〈珊瑚岛上的死光〉》

《天国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掐头去尾看本届雨果奖》

《我们是科幻迷》

《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快乐的科幻》

《三维的韩松》

《我们需要的科幻——〈黑太阳〉书评》

《〈超新星纪元〉后记》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写在〈超新星纪元〉出版之际》

《被遗忘的佳作》

《峡谷中的旅程——读王晋康的〈类人〉》

《〈球状闪电〉后记》

《从双奖看美国当代科幻》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科幻边界上的诸神复活——〈光明王〉书评》

《小木屋中的星空——〈开阔的前庭〉后记》

《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动〉后记》

《文明的返祖——〈最后的城堡〉评论》

《科学的淡出——〈赌一把〉评论》

《纳须祢于芥子——从〈死鸟〉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叙事》

《机器的征途和人的复活——〈悲剧之歌〉评论》

《道德的迷雾和生存的真相——〈狩猎月亮〉评论》

《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评论》

《君子报仇,万年不晚——〈斗篷与棍棒〉评论》

《泽拉兹尼的轮回——〈独角兽棋局〉评论》

《你会爱上吸尘器吗?——〈血孩子〉评论》

《生态女性主义、盖娅和人格放大——〈永久冻土〉评论》

《为〈科学文化〉杂志所写的常见科幻电影介绍》

《写在〈三体〉第二部完成之际》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说年度选集前言》

《传统文学要素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节选)》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西风百年——浅论外国科幻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

《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

《重返伊甸园——科幻创作十年回顾》

《〈流浪地球〉:寻找家园之旅》

《中国科幻划时代的理论建构——〈科幻文学论纲〉》

《〈水晶的天空〉序》

《评韩松〈火星照耀美国〉》

《科幻阶梯阅读荐书榜》

五、散文随笔

《电子诗人》

《文明的反向扩张》

《宇宙随想》

《远航!远航!》

《技术奇点二题》

《当前航天技术与科幻预测的对比》

《AI种族的史前时代》

《太空移民:200年后我们也是外星人》

《拥抱星舰文明》

《城市,由实体走向虚拟》

六、访谈录

《小π访谈》

《开辟想象天地的人们:初识刘慈欣》

《〈科幻世界〉访谈》

《回答〈小作家〉杂志的采访》

《起点FANS见面会实录》

《〈科幻大王〉特约采访》

《〈成都日报〉访谈:刘慈欣握住现实的科幻狂人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目前科幻状况的的采访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刘慈欣与江晓原对话录》

《道德的尽头是科幻的开始——〈南方都市报〉访谈》

《本土科幻任重道远——〈沈阳晚报〉访谈》

《百度贴吧见面会实录(整理版)》

《科幻拷问道德——〈北京青年报〉访谈》

《中国科幻文学的“异类”——〈新京报〉访谈》

《中国科幻文学需要大师——〈山西晚报〉访谈》

《北京理工大学3月29鈤大刘见面会问答全纪录》

《如果•刘慈欣》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科幻的采访》

《欢迎进入“三体纪元”——〈南方都市报〉访谈》

《我们走的,是一条全新的路——〈文学报〉访谈》

《影像时代,科幻文学在衰落——〈东莞时报〉访谈》

《大刘成都签售活动微博速记》

《〈三体〉读者见面会大致情况》

《〈新京报〉刘慈欣、韩松同题问答》

《给力中国科幻——〈现代快报•博客周刊〉访谈》

《〈看天下Vista〉:刘慈欣让中国科幻进入“三体纪元”》

《〈中国青年报〉:一边柴米油盐一边星空灿烂》

《读者的认可是唯一的希望——〈都市消费晨报〉访谈》

《梦想的力量——〈中国日报〉专访》

《我知道,意外随时可能出现——〈城市画报〉访谈》

《精英化只会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访谈》

《宇宙的铁幕——〈晨报周刊〉访谈》

《对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学的动力——〈文艺报〉访谈》

《〈城市画报〉刘慈欣、韩松访谈》

《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南方周末〉专访》

《只有科幻能对人性“严刑逼供”——〈华商报〉江晓原、刘慈欣问答》

《让我们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访谈》

《〈东方早报〉:刘慈欣谈科幻世界与人类命运》

《科幻,百岁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访谈》

《我对用科幻隐喻反映现实不感兴趣——搜狐读书频道访谈》

《宇宙比道德更宽泛——〈经济观察报〉访谈》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7月22日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实录》

《老外看中国科幻,好比我们看外国人写武侠——〈南方周末•读书周刊〉访谈》

《世界上有两个我——〈钱江晚报〉访谈》

《中国原创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报〉访谈》

《〈三体〉并不适合拍电影——〈大都会科幻评论〉访谈》

《科幻故事一生讲不完——香港〈文汇报〉访谈》

《专职写科幻没安全感——〈华西都市报〉访谈》

《刘慈欣:月亮与六便士》

《〈三体〉不是里程碑——〈科学时报〉访谈》

《刘慈欣:“理科男”的世界观》

《北京晨报:中国的科幻之路还有多远?》

《〈新京报〉:科幻小说返〈人民文学〉》

《〈山东商报〉专访:科幻小说正在走出边缘》

《〈环球企业家〉:我们为什么读〈三体〉》

《刘慈欣:有限生活,无限三体》

《刘慈欣:我只会写科幻》

《伦敦书展专访:奥威尔的〈1984〉给我很大启发》

《〈华商晨报〉:在各国,科幻小说都不是主流文学》

《〈生活晨报〉专访——在科幻世界,人类是一个整体》

《科学松鼠会刘慈欣专栏访谈(三篇)》

《刘慈欣:生活在平行宇宙中》

《对话科幻作家刘慈欣:好的科幻小说让人们仰望星空》

《〈小崔说事〉科幻作家专访——都有一颗好奇心》

《〈厦门商报〉专访刘慈欣:我只担忧科幻失去灵魂》

《在科幻世界里思考人类命运——〈文汇报〉专访》

《刘慈欣:现代科学让科幻失去神奇》

《这是人类的落日——对话刘慈欣》

《刘慈欣作品研讨会纪要》

《腾讯读书:听“大刘”聊三体说科幻》

《刘慈欣: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也有科幻》

《刘慈欣:很少喜欢谁,莫言算一位》

《〈乌鲁木齐晚报〉专访“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

《关于科幻的十问十答(刘慈欣×刘宇昆)》

《刘慈欣谈末日》

《刘慈欣:我的世界观并不残酷》

《〈中国科学报〉科幻“教主”刘慈欣》

《科技越进步,科幻越艰难——〈环球时报〉访谈》

《刘慈欣:写一本给中国人看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的创作特点

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刘慈欣擅长将工业化过程和科学技术塑造成某种强大的力量,作品中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例如小说《流浪地球》,该作品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

刘慈欣还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

如在《地火》《吞噬者》和《梦之海》等小说中,密集化的叙事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还增加读者对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感受,增加了读者对科学技术应付危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