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因为她家里没钱了,于是就带上她孙子去了贾府,贾府和她家是有一定的亲戚关系,遇上了王熙凤,讨了20两。第二次:是作为第一次的回礼,带了些瓜果蔬菜去贾府,遇到了贾母,贾母非常喜欢她,这一次又拿了不少东西回家了。第三次:因为贾府没落了,刘姥姥人很好,就去看望看望贾家的人,这时候王熙凤去世,就把女儿巧姐托付给了刘姥姥,刘姥姥帮了王熙凤的忙,让王熙凤也死的安心。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第几集?

在87版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是在第三集和第十六集和第三十五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便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深入到了贾府的许多角落,作者通过刘姥姥进一步地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著锦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巧被救埋下了伏笔。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面临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这位昔日来打抽风的穷老婆子。

刘姥姥简介

刘姥姥是个积年的老寡妇,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她有一个女儿嫁给了与王夫人的娘家连过宗的王家子孙,叫王狗儿。刘姥姥本靠着两亩薄田度日,女婿王狗儿因青儿板儿姐弟无人照看,便将她接到家中过活。

刘姥姥靠女婿过活,便一心一意为女婿一家生计操劳着,这一年年关将近,家中贫寒,连过冬的一应吃穿都没钱置办。

王狗儿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刘姥姥看不过,便提出叫王狗儿寻王家救济,王狗儿觉得打嘴现世的不肯去。刘姥姥说出了极有劳动人民大智慧的话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红楼梦第几集刘姥姥进大观园

第01集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

第02集 宝黛钗初会荣庆堂

第03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04集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05集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第06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07集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第08集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09集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10集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第11集 为争宠姐弟遭魔魇

第12集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13集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第14集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15集 弄唇舌宝玉遭笞挞

第16集 刘姥姥嬉游大观园

第17集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第18集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19集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第20集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21荣 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22集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23集 慧紫娟情辞试忙玉

第24集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第25集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第26集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27集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第28集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第29集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30集 大观园诸芳流散

第31集 家宅乱误窃通灵

第32集 伤离别探春远嫁

第33集 惊噩耗黛玉魂归

第34集 强英雄凤姐知命

第35集 大厦倾公府末路

第36集 白茫茫厚地高天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大型古装连续剧,共36集。曾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大电视台播出,观众好评如潮,成为经典之作。

这是一个刻在石头上的故事。石上记云,当日有两位神仙,偶然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将女娲补天弃而未用的顽石携入红尘,历尽了人间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一个石头上记载的故事,金玉良缘的命里注定,乾坤里不能扭转的情感寄托,在千古奇书中流淌着一段凄艳委婉的情缘。《红楼梦》用极其精美而准确的文字,把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极其丰富地、极具深刻地描写下来。

电视剧《红楼梦》就是让你看到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如何的腐败、如何堕落,最后又是如何衰亡下去的。通过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衰亡,阐发了“水满则溢,月满则高,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不是人力所能常保的一种“无常”哲理。从不合理的男性中心社会的废墟里发掘出一组纯真、可爱的女性群象。通过宝黛形象把人们的同情引向与社会格格不久的一方,从而抨击了封建“天理”对人类“天性”的摧残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第几集?

在旧版红楼梦中刘姥姥三次进大观园,分别如下:第三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十六集刘姥姥嬉游大观园;第三十五和三十六集上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第三集:快到除夕了。京郊村妇刘姥姥因过不去年关,想了个由头,带着孙子板儿到荣府求周济。

第十六集:刘姥姥带着板儿又来到贾府,这次还拿了些瓜果蔬菜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贾母喜欢热闹,见了刘姥姥,还留她在府里住一两天。

第三十五集和三十六集:刘姥姥闻知贾府被抄,四处打听凤姐下落,几经周折,才得与凤姐狱神庙相会。她听说凤姐的女儿巧姐被舅舅王仁卖到了瓜州,便下狠心:拼了一把老骨头,也要把巧姐找回来。

人物经历

刘姥姥她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前八十回,一进为求帮助,她小心谨慎,奉承周瑞家的,又奉承王熙凤,希望能够得到救济。

二进是报恩,她带着劳动人民的质朴作为,被林黛玉戏称是母蝗虫,薛宝钗等也是哄堂大笑夸她诙谐的好,突出了林黛玉等人的不知劳动人民的辛酸艰苦。

续书后四十回的三进,则是映照了金陵十二钗之一巧姐的判词“余留庆”,是为了还王熙凤的恩情救助她的女儿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