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的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种类型,即β1受体、β2受体和β3受体。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β3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上,可激动引起脂肪分解,这些效应均可被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α-受体阻滞剂是什么

α受体阻滞剂是指可以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受体结合,并不激动或减弱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阻滞相应的神经递质及药物与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

α1受体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如皮肤、粘膜血管,以及部分内脏血管),激动时引起血管收缩;α1受体也分布于瞳孔开大肌,激动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扩大。

扩展资料:

α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地与α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神经递质或α受体激动药与α受体结合,从而拮抗α受体激动所产生的一系列效应。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将α受体阻断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与儿茶酚胺互相竞争受体而发挥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因为与α受体结合不甚牢固,起效快而维持作用时间短,称为短效α受体阻断药。

又称竞争性α受体阻断。常用的有酚妥拉明(立其丁)和妥拉唑啉(苄唑啉)。另一类则与α受体以共价键结合,结合牢固,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称为长效类α受体阻断药。又称非竞争型α受体阻滞药,如酚苄明(苯苄胺)和哌唑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α受体阻滞剂

什么叫受体阻滞药?

药理学上有这些内容,可以看看。

各种受体的作用不一样,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就不一样。

体内许多活性物质是通过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或者细胞内)起作用的,如肾上腺素既作用于α受体(升血压),又作用于β受体(降血压、扩张支气管、兴奋心肌),α受体阻滞剂具有降压作用,而β受体阻滞剂则可以用于减慢心率。

受体就像一把锁,激动剂能开锁,阻滞剂不能开锁,但如果阻滞剂占据了锁孔,激动剂就失效了。

什么是受体阻断剂?

M受体阻断剂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种药物,M受体阻断剂又称为抗胆碱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的广泛。M受体阻断剂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M受体阻断剂的主要作用包括:抑制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部疼痛。另外对于腺体也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汗腺、唾液腺以及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可以用于麻醉前的给药。还可以用于抗休克治疗,主要用于中毒性痢疾、肺炎等疾病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的治疗。M受体阻断剂还能够用于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兴奋所引起的传导阻滞,从而起到加快心率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