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要酶的结构,底物结构,反应环境的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不变,它就不会改变。不同酶的Km值不同。Vmax是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的反应速率。从定义可以看出,此时酶是饱和的,所有的酶均与底物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此时的酶已经饱和了,你加入再多的酶也不会对反应产生影响了。反过来说只要你的酶还没饱和,还可以对反应产生影响,此时的反应速率就不能说是Vmax。

为什么说 Km是酶的特征常数,而最适温度和pH

不是。这是酶促反应动力学里的内容,影响反应速度的有六大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先看一下推导: E+S->ES 平衡常数K1 ES->E+S 平衡常数K2 ES->P+E 平衡常数K3 其中:E是酶 S是底物 P是产物 开始时: ES生成速度:V1=K1[E][S] ES分解速度:V2=K2[ES]+K3[ES]=(K2+K3)[ES] 在恒态时: V1=V2 =>(K2+K3)[ES]=K1[E][S] =>(K2+K3)/K1=[E][S]/[ES] 令:Km=(K2+K3)/K1 即:Km=[E][S]/[ES] Km的意义:设V=1/2Vmax Km=[S] 即Km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一个酶对一个特定的底物,有一个特定的Km与之对应. 注:Km与酶的浓度无关,与酶的性质有关,与底物浓度有关,同一酶对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Km值. 因此Km是酶的特征常数.最适温度和pH只是影响因素。

生化实验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Km值的实际意义

Km值的实际意义:反映了底物和酶分子的亲和力大小。Km值越小,表明底物与酶亲和力越大。Km值最小的底物就是该酶的最适底物。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不同的酶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m值也不同。Km值可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m值大,表明亲和力小;Km值小,表明亲合力大。

生化实验中测定酶的Km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抑制剂也会影响

竞争性抑制

Km值增大,Vmax值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

Km值不变,Vmax值变小

反竞争性抑制

Km值变小,Vmax值变小,但Vmax/Km值不变

Km是酶的特征常数,与底物浓度和酶的浓度都无关,但是测定时的pH值,温度,离子强度,激活剂等因素都会影响测定的Km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