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84年执导电影处女作《黄土地》,该片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1987年凭借剧情片《孩子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1993年执导的文艺片《霸王别姬》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1998年执导历史片《荆轲刺秦王》。2002年凭借剧情片《和你在一起》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2005年执导的史诗片《无极》提名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2008年获得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黑泽明奖。2010年执导古装片《赵氏孤儿》,同年获得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2013年担任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5年执导剧情片《道士下山》。2016年8月执导剧情片《妖猫传》。

陈凯歌的艺术风格

陈凯歌的电影,关心文化,关心人类命运,喜欢构件语言故事,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个“具有哲学思维头脑并努力是自己的影片也达到哲学思维水准的人”。

陈凯歌导演说过一句话:电影,是很多人在黑暗中聚会,去共同分享一个梦想。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造梦者,陈凯歌始终顶着一颗有很多文学和思想成分的巨大头颅,将他的文化思辨,忧患意识,才华激情,通通浇筑进电影这门在一些人看来容量有限的艺术当中。

在他的光影世界里,电影不再是单纯的再现生活的手段,而是一种揭示和评价生活的工具。借助这种工具,他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以一种批判的目光来审视人的生存状态,追溯这种状态背后所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

常常可以在他寓意复杂和精心营造的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中体会到他那种尖锐的批判锋芒。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味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陈凯歌的人物评价

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有很深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的电影诗人。他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他的影片充满了对更和谐、更明智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向往。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电影网、《电影文学》、金鹰网评)。

陈凯歌是一个承载了中国电影文化特质的极富个性的导演,读书的嗜好带给他丰富的学识,不断的思考让他的思想变得宏大深邃,文革期间的特殊经历强化了他对社会和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电影虽然有晦涩难懂的缺陷,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他的电影大多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有着极高的文化品格 。他在电影《黄土地》中将目光投向在黄土地上生活的平凡人,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层关怀与挖掘。而在电影《霸王别姬》中,他将纯粹个人的艺术风格做到了对通俗的折衷,在第五代电影浪潮走向没落的时刻,他以适时的变化完成了风格的交替 (《电影评介》、金鹰网评)。

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具有哲理性以及开拓性的特点。他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展示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他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已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这也使得其作品对现实的审视跃入较高的哲理层次。因此,陈凯歌更像一个哲人,他的电影是优美和崇高兼优的艺术精品。此外,陈凯歌还对电影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在他的第一部作品《黄土地》中,他把黄土作为主体,占据了一块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人被寄放在画框的边缘,被压缩的极其渺小。这是中国电影冲破理论框架,把重心放到表现力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北方音乐》评)。

为什么陈凯歌在电影圈地位很高?

陈凯歌导演最具盛名的作品无疑是《霸王别姬》,这部作品将京剧的华丽和剧情的惨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荡漾开的色彩与晦暗的背景设定之间的冲突使影片的剧情和色彩回味悠长,过程如庄生梦蝶,结局若飞蛾扑火。

这无疑是一部艺术性与剧情并重的电影,剧情的优秀和陈凯歌导演超高的艺术品味相互碰撞才造就了这部国产电影的地位,这确实是国产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

《荆轲刺秦王》——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这是最清晰的山峰

如果说《霸王别姬》是华丽,那么《荆轲刺秦王》就是掩藏在华丽背后的疯狂,陈凯歌用他独特的眼光诠释了他心目中的秦王与荆轲,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是因为其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霸王别姬》如此,《荆轲刺秦王》亦是如此,包括那个当时被人诟病的由李雪健饰演的秦王。

《荆轲刺秦王》这部作品中,陈凯歌对艺术的品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但奈何与之相对应的故事跟不上陈凯歌导演的艺术品味,于是,这部片子败在当时的观众之下。

《无极》——重启华丽,这次他却讲了一本《圣经》

这部作品的出现让陈凯歌导演直接背上了烂片的名号,但其实从影片结构来说,这片子不失为一种尝试,只是有些失败,其实在画面上来说,这部作品依然不算差,极具东方色彩的画面感可谓华丽,但作品依然败在剧情上,甚至连角色塑造都已经看不到前作的影子了。

东方魔幻历来是最难拍摄的题材之一,关键在于意境,虽然故事大多同《圣经》一样直白,但光有华丽是不够的。

陈凯歌在电影圈地位很高,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资格老出身好

陈凯歌出身导演世家,中学就读于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从小接触到的都是各种背景的高干子弟;长大后,考入北电78级导演系,和田壮壮、胡玫、李少红、吴子牛等名导是同班同学;多说一句,张艺谋也是78级的,摄影系。这样的资历和朋友圈,想混不出名堂都难。

有水平上限高

陈凯歌的作品质量上限极高,他的好片不止一部《霸王别姬》,还有《荆轲刺秦王》《黄土地》《和你在一起》《百花深处》等;就事论事,论现场指导、调教演员的能力,陈凯歌的水平是超一流的,在《演员请就位》中有很多段落可以证明。

陈凯歌最大的问题是明明不懂编剧,但偏喜欢干涉剧情设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纵观《无极》《妖猫传》《赵氏孤儿》《白昼流星》这些作品的争议,是不是基本都是围绕剧情的?《长津湖》再次证明了只要他别碰剧本好好拍,电影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有情怀不妥协

陈凯歌高傲自负,这么多年在作品里始终在坚持自己的审美,从《无极》到《妖猫传》,是一以贯之的风格,这种执着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因为电影本质上还是视听的艺术,而陈导在画面的把控方面水平在国内屈指可数,放到国际上也绝对是第一梯队。 

先不论故事如何,陈导的作品摆在那里,画面绝对是美的,构图、色彩都有特色,而且赏心悦目。 而且他很会抓点,那个场景下人物往那里一摆,立刻就有那种感觉,怎么看怎么对。对陈导的质疑,更多是集中于他的剪辑节奏、人物刻画、故事叙述和精神内核的表达上;但是论起来电影基本功,画面的呈现和形象的呈递,必须得承认陈导的水准。

举例说明

《妖猫传》里有三个镜头,至今让人难忘。 

第一个,阿部仲麻吕跟著队伍走向皇宫时,有一个几秒的镜头,在城墙的上方,用黑影映出来两个欢快的宫女形象,象敦煌壁画里的飞天一样。 

第二个,杨贵妃的石棺盖子被空海和白乐天翻到地上之后,石棺盖上有锈迹斑斑的血抓痕,同时画外音是贵妃在石棺内醒来出不去呐喊的声音。 

这个画面没有用一点残暴血腥的场面,但给我造成了一种万分毛骨悚然的感觉。感觉看到了贵妃躺 在石棺里醒来,拼命用双手推开石棺不成,心有不甘,十指上下抓著石棺盖一边哭一边拼命抓一边流血直到窒息而死。此时无画面胜过有画面千倍。

第三,妖猫跳到白乐天身上要取他性命,被白乐天说中心事后那种愤怒,颤抖,伤心,悲痛,还有伸出爪子又放下的镜头。这一连串,就像导演说的,这是个人的情感,不是猫的。 

所以,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感觉这个导演为什么能让我这样无动于衷的人产生恐惧感,他必定有与 其他导演的不同之处。 当然,这电影优点很多,不足也有。用情太深到后来结尾太快,观众有点“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