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就是指离开其户籍所在地,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另一个城市就业居住,但并未获得当地户口的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为从农村转移来的进城务工、经商的劳动力,他们舍弃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不断学习并接受流入城市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规范。 如果流动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定比例,相关部门无法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流动人口就会成为阻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必须根据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管理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意识等方面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情况,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经济发
流动人口的定义
流动人口的定义
古时流动人口称为流民。
区别于居民,通常被称为“暂住民”,居住时间在1年以下1个月以上。农民工就属于流动人口。
有的城市把过往的人都称为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子女的定义你好!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其子女就是指的流动人口子女!
关于湘潭“流动人口”的定义?应该不属于吧`
``
不在湘潭才要办理``
求 流动人口管理的定义定义
流动人口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
管理
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根据流动性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常住流动人口一般指在该地区居住较长的一段时间(如5年)。 目前流动人口的行政管理以公安部门为主,主要抓流动人口的治安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群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等部门分别管理流动人口的不同方面。
中国没有制定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主要是省市。最早的省一级的流动人口立法是1987年的《广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由于户籍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挂钩,离开了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就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流动人口中学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
权利
流动人口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转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而流动是短期的、往复的,不导致当事人常住地的改变。
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浮住人口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1.暂时离开常住地的短期迁移人口。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而流动是短期的、往复的,不导致当事人常住地的改变。
2.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的城市、乡镇暂住三日以上的人口。
3.未依法改变居住地、但已在常住地内的其他地点形成经常居住地的人口移动。也可以称作“浮动人口”。
人户分离者并不改变法定住址所在的居住地,这是其与人口迁移或户口迁移的区别所在;人户分离也难说是流动人口,因而一些地区称其为“浮住人口”;依此,我们可以称“人户分离”者为“浮动人口”,以表现其介于流动人口和未流动的人口之间的特点。
看明白了吗,我觉得区别就是1.离开户籍所在地时间的长短,2.固定居住的时间长短。浮动人口时间离开户籍所在地时间最长,但离开后居住相对固定,流动人口次之,暂住人口最短。
再给你一个新概念:
摆动人口:又称“钟摆式人口”,是指以法定住址为中心移动且每日回到法定住址所在住宅住宿的往返性人口移动。如“上班族”、“购物出行”、“赶集”等。
“返回住宿”或“在外住宿”,是“流动”与“摆动”的区别。
人们习惯上不把“摆动人口”算作人口流动或“流动人口”,因为一般而言,他们移动时间不长,不长期改变一地区的人口存在状态。摆动人口是交通管理中“出行人口调查”的重点。也是社会治安中应当适当注意的人口。
旅游者是不是流动人口?或者给流动人口下个定义。谢了!
流动人口--没有实现户口迁移的迁移人口
从近百年的人口迁移历史来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只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且,这种迁移并不拘泥于户籍变动,所以人口学界对人口迁移的定义存在诸多不同见解。彭勋从人口迁移所具有的时间、空间、目的出发,可以将现有的人口迁移定义归纳为宽、中、窄三派。其中,宽派从迁移的空间属性出发,着眼于人口的空间位移、或地区、地域分布的变动。中派从目的属性出发,认为迁移是以定居或居住为目的。窄派则以三属性中的两或三个属性来共同界定人口迁移。三派均认可较长距离、以较长居住为目的向某地的迁移是人口迁移。而对于短期外出公务、务工、度假、旅游或季节性、周期性、往返性的人口空间移动,三派则有不同的看法,宽派认为其属于人口迁移,而中派和窄派则认为其属于人口流动,其相应的人口应称为流动人口 。杨云彦等人认为,一般来说,流动人口特指那些临时性的人口移动,而在目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流动人口"概念包括了所有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口移动,无论这种移动是短暂的或长期的。资料表明,目前急剧增加的人口流动实际上包含着两种主要的型别:一种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城市功能型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滞留的时间一般较短,这类流动人口的流向由城市功能、城市辐射范围所决定,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另一类是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劳动力。这类"流动人口"规模大,在城市滞留时间长,且流向相对集中,因而产生的社会震荡也较大。并且,后者通常依其户口登记状况被称之为"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符合人口学研究中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于是他们也被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迁移,即相对于"计划迁移"而言的"非正式迁移",其与计划内迁移的不同主要通过户口登记状况的差异反映出来。由于户口至今仍然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非正式迁移"人口无法享受和城镇"正式"居民同等的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会和权力,于是形成了不同户口状况的移民在就业机会、行业和职业流向、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迥然各异的移民群体 。
:popinfo.gov./popinfo/pop_docrkxx.nsf/v_dzzzwd/264FBFBDBD1E3D3348256E910034FC24/
流动人口的问题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超2亿
国家计生委9日释出《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21亿,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农业流动人口的46.6%愿落户城市,是为了子女教育。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大都市圈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4000多万,城镇总人口约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25%。
流动人口的历史我跟你说说全面点的吧!
1)首先说说国内的人口流动:
A)古代史,古代的人口迁移往往是战争因素引起的,是被动的,它的趋势大体上是由中原向西北,南岭和西南地区迁移。历史上春秋战国,三国时期(曹魏和蜀国分别向西北和西南开荒促进了人口西部迁移),五代十国时期,唐末,宋末(辽金的的侵略被迫大规模南迁)和明末这些时期这种流动趋势明显加强,为现代我国疆域状况奠定基础。总之古代史可以总结为像楼上所说的三次大规模迁徙。
B)近现代史,这一时代的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和经济利益,是一种主动的迁移。代表性事件有国家主导的西部大开发(在国家的鼓励下激发了人们向西部进军的热情)、90年代开始的东部产业结构调整(把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客观上带动了人口流动)、80年代兴起的旅游业更是使人口流动变得更加密集。
2)再说说国际巨集观的人口流动历史。
A)最早期的人口流动可以追溯到四大文明古国时期。当时的人口主要从多个“点 ”(黄河下游流域、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河流域.........)向四周扩散。
B) 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可谓是最重要的世界人口流动的阶段。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隔绝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和促进世界科技的交流。这些新发现的海上航道使西欧的人口流动到新大陆如北美和澳大利亚等没人居住或者人口稀少的地方 。
C)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生产力和交通运输的极大进步大大加速了生产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些全球性的的交流又大大地促进了人口流动。
【PS】:我写的都是自己想的,不是贴上的哦,认真帮你解决问题,挺消耗时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帮助就采纳吧,谢谢了。 本人挺喜欢历史的,有空可以交流下!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定义这个命题其实挺大胆的,因为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更多的人不愿意去接触一个广受争议的社会问题,关于这样一个定义,会有人愿意接受,会有人不愿意去听到,不太容易找到平衡
就从流动人口于城市家庭生活背景与文化底蕴的差距来说,站在城市家庭的角度来讲,从道德方向出发,当然,大家都是平等的,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要有平等的教育和待遇。
但是真正进入校园去接触这些孩子们,会发现这些差别深度的影响了孩子甚至家长老师们心中的一杆秤。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作为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为子女提供思想与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学校,但是学校也仅仅是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所进行的是统一化的教学内容,然而应对性格、生活北背景、认知程度都会有差异的每一个孩子,是不太容易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因此,这个问题根源存在于家长,他们欠缺家庭教育的能力,和家庭教育所需的必备与客观条件。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能够追溯出的问题包括国力发展的地区差异,文化潜在的地域不同,社会进步存在先后顺序从而产生的距离。
所以,这样的定义我不需要表述的很明确,你心里一定是有数的。另外,以上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流动人口的特点?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权益受损害的现象相当严重。 第三,中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具有流动性强、缺乏归属感等特点。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经常
什么是流动人口
何为“流动人口”?虽然各部门、各方面并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不过,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那些“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的人口,即“人户分离”的人口。判断是否“分离”涉及时间和空间(行政区划)。空间的分离比较容易判别。按照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要求,不必刻意考虑在本乡(镇)内各村之间的流动,一般是判别流动是否跨乡、跨县、跨市、跨省,分别定义为“县内”、“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在一些城市(如北京市),对于人口在市内几个区之间的流动并不刻意加以区别和统计,即城区范围内的“人户分离”人口不作为流动人口。时间的判别则比较麻烦。一是长短,即“人户分离”多长时间就算是“流动人口”,各部门的规定不一样,短则三天(公安部门要求流动人口办理暂住户口的时限),长则半年,甚至一年;二是有的流动人口离开户籍地的时间与进入现居住地的时间不一致,即已经离开户籍地较长的时间,流动过几个地方,来到现居住地的时间比较短。
对于流动人口及其出生情况的统计是如何规定的呢?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1990年3月发布的《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的计划生育统计调查的对象为“在本行政区内居住(包括暂住人口及无户口人员),具有中国国籍(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现役人员以外)的全部人口。”具体规定为:
1.人的常住地和户籍在同一地的人口由所在行政区统计;
2.人的常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半年以上的人(流动人口)由人所在行政区统计,分离不足半年的由户口所在行政区统计;
3.对有常住趋势的特殊情况由人所在行政区统计;
4.新生婴儿由其生母所属的行政区统计。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有关部门首先把全体人口按人与户口是否在同一个行政区划分为两类:如果“人户同在”,则“由所在行政区统计”,这里的“所在行政区”既是户籍地,也是现居住地;如果“人户分离”,则进一步区分分离的时间长度,分离超过半年的,确定为“流动人口”,由现居住地统计,而对分离不足半年的(没有明确地说是不是“流动人口”),仍然由户籍地统计。至于“有常住趋势的特殊情况”的人则是指那些无户口、户籍地待定的人,或是那些已经嫁到“婆家”(有常住趋势)但户口仍在“娘家”的媳妇。对这些人,由户籍地统计显然不妥(“娘家”所在地已经不管了)或不能(因为没有户籍地)。而新生婴儿由于尚未登记户口(也可以认为是“户口待定”),只能“随母统计”。
在上述规定中没有指明行政区的范围,即“人户分离”的区域界限,不过,这个《办法》规定统计对象首先和主要是针对计划生育的统计报表,而统计报表是从乡级起报,于是,只要人和户口不在同一个乡,即可被认为是“分离”了。
这个规定尽管没有明确地给出“常住人口”的定义,但它的核心是“常住”,即把“人户同在”、“人户分离”不足半年、“有常住趋势”的人作为“常住人口”,分别在户籍地统计(“人户同在”、“人户分离”不足半年)和现居住地统计(“有常住趋势”)。除“常住人口”以外的便是“流动人口”(人户分离超过半年),由现居住地统计。
外来人口、暂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区别
外来人口、暂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在三者在包含范围、影响、是否办暂住证上有区别。具体如下:
1、包含范围不同
暂住人口指的是离开常住的户口所在地,在其它城市或是乡镇暂住三日以上的人口。外来人口指的是现居地与户口所在地不同,在现居地半年以上、但户口登记在外省的人口。流动人口指的是从外地流入城市,在城市中进行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所居住城市户口的人士。
2、影响不同
流动人口家庭化对于医疗和教育消费,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家庭的团聚,很多流动人口都会选择带上自己的家人,从而使得流动人口家庭化。而这样的做法,会使得这些人群消费模式产生改变。
3、是否办暂住证不同
暂住人口指的就是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的城市、乡镇暂住三日以上的,并且办理了暂住证;而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并不一定办了暂住证。
常住人口是不是就是本地户籍的人?流动人口是什么概念?
常住人口是不是就是本地户籍的人?流动人口是什么概念?
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5个月以上(包括流动人口在所在的城市居住)就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
旅游者和外地大学生不是流动人口。外地来上班租房子超过5个月的不是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是否包括流动人口不包括!
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常住人口的区别?常住人口:在某一地区居住满一年
流动人口:在某一地区居住不满一年
户籍人口:户口本上登记的人口
什么是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是在普查区内经常居住的人数。它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国际上,类似的群体被称为“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tion)。
流动人口的计算方式?是不是流动人口=总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怎能有计算公式?那是一个非确定的数值,会随着人口的流动呈现出动态特征的。目前只有总人口的普查方式,流动人口的普查各地很难做到实处。
如果有流动人口数,那也是各地公安机关根据人口申报等级的数量。
非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区别?
非户籍人口就是户口不在目前所在地的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是在普查区内经常居住的人数。它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
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区别?户籍人口:拥有当地户籍的居民,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满特定时间(在中国的统计中是半年)的人口总数。与户籍人口不同之处在于,计算常住人口时,要将户籍人口扣除流出去该地区达某特定时间以上(例如半年)的流动人口,再加上流入当地已经过特定时间(例如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另,目前在当地有合法稳定工作和居所的外来人口,可以办理《居住证》,他们就算是常住人口。
暂住人口:暂住人口,是指常住户口不在其生活所在地的外来经商办企业、 探亲、 旅游、 从事劳务和生产经营, 以此谋取职业, 在暂住地超过三日的人员。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
恩施市2013.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多少.据恩施市各社区2013年度人口流动统计数据显示,恩施市常驻人口36万余人,流动人口15万余人。高峰期总人口维持在55万余人。
苏州2010年常住人口跟流动人口是多少?苏州2010年常住人口在1000万左右,不清楚流动人口
而所谓流动人口,就是无法统计的人口,
任何的统计局或者统计单位都不会去统计流动人口的。
所以,事实上,流动人口没人知道。
2014年底伊宁市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是多少伊宁市2014年年末总人口559691人,比上年增加24023人。其中,常住人口534349人,比上年增加11971人。从性别结构看,伊宁市男性280278人,女性279413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03比1。从农业和非农业结构看,非农业人口362881人,比上年增加8342人;农业人口171468人,比上年增加3629人。从民族构成看, *** 尔族269661人、汉族204023人、哈萨克族26174人、 *** 39608人,维、汉、哈、回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8.18%、36.45%、4.68%和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