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分析的常用指标有:

1、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等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比上本期到期的的债务 ;

2、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等于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比上期末流动负债(标准值为0.5);

3、现金负债比,现金负债比等于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比上期末负债总额,标准值为0.25;

4、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等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比上销售额,标准值为0.2;

5、每股营业现金流量,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等

衡量流动性的三个指标指什么

衡量财务流动性状况需要从资产负债整体考量,最常用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主要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项目。

又称"酸性测验比率"(Acid-test Ratio、Quick Ratio),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及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也是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赊销收入净额=当期销售净收入-当期现销收入。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高,表明赊账越少、收账迅速以及账龄较短;也表明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相互关系举例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在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一般可以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转化为现金,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而存货、预付帐款、待摊费用等项目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其流动性较差,因此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很强,而速动比率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速动比率一般应保持在100%以上。

衡量流动性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比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比流动负债。

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衡量财务流动性状况需要从资产负债整体考量,最常用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销售周转率等。

资金流动性供给即短期内资金来源,包括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变现、吸收投资、借款、债务推延,以及可供选择的借款协议(即需要时借,不需要时可不借)等。但是,其缺点是会受到变现、借入条件的限制和资金成本的制约。

企业资金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指企业资金流动性需求与供给在总量、时间结构上大致相当或适应。如供给大于需求,称为流动性剩余;反之,则为流动性不足。前者会造成资金浪费(因为现金是盈利水平最低的资产);后者则会导致企业陷入无力支付的困境。

流动性(Liquidity)是指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到期支付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的能力。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之一。银行的清偿力,一般由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比例与结构所决定。西方货币银行理论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强调银行资产结构在期限方面应正好和它的负债结构相适应;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一定相适应,只要银行能迅速将其资产变卖或能获得其他机构在信用支付方面的保证,仍可保持其清偿力。

企业流动性风险可以从那些指标分析啊?

流动性风险指标一共5个,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考虑到企业业务的复杂程度,针对不同资产规模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其中: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应当持续达到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应当持续达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的最低监管标准。

扩展资料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能迫使银行提前进入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