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一个表征流体的粘质特性的一个参数,雷诺数越大,该流体的粘质性就越小,粘质性越小的流体就越容易流动,没有粘质性的流体就是所谓的超流。这个在方程里面不是可推导量,而仅是一个参数,但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理论上还无法推导出来。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流体流动的型态

雷诺试验及流体流型→1883年雷诺

一、流体的流型:

1. 层流或者滞流;

2. 过渡流:不稳定流;

3. 湍流或者紊流。

层流:流体质点很有秩序地分层沿着轴线平行流动,不产生流体质点在垂直流动方向上的运动。

湍流:流体质点沿管轴线方向流动的同时还有任意方向上的湍动,因此空间上任意点上的速度都是不稳定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

过渡流:流体质点在管路轴向和径向上有着相当的运动强度。此流动形态可能发展为层流亦可能发展为湍流。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属不稳定流动状态。

二、流型的判段依据——雷诺数。

影响因素:流速u(操作条件)、流体密度ρ、粘度μ(物性)、管径d(设备条件)。

雷诺准数:

流体的流动形态有哪两种?如何判断流体的流动形态?

层流和湍流。判断准则是雷诺数,雷诺数低于转捩点为层流,反之为湍流。圆管中液体的转捩点为2000~2320,平板流动为5*10^5,气体与液体的转捩点不同,流体所处的环境也会影响转捩雷诺数。

流体的流动形态有哪几种?如何判断

流体的流动形态分为层流和湍流(紊流)两种基本形态,以及这两种形态的过度形态(过渡流)。

层流:流体分层流动,相邻两层流体间只作相对滑动,流 层间没有横向混杂。

湍流:当流体流速超过某一数值时,流体不再保持分层流 动,而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有垂直于管轴方向的分速度,各流层将混淆起来,并有可能出现涡旋,这种流动状态叫湍流。

更专业的说法是:流体流动时,如果流体质点的轨迹(一般说随初始空间坐标x、y、z和时间t而变)是有规则的光滑曲线(最简单的情形是直线),这种流动叫层流。没有这种性质的流动叫湍流。

过渡流:介于层流与湍流间的流动状态很不稳定,称为过渡流动。

判断管道中的流体流动形态有一个无量纲的数━━雷诺数作为判据:

Re=ρvr/μ

式中:Re - 雷诺数;ρ - 密度;v - 流速;r - 管道半径;μ - 粘度。

实验证明:

Re<1000层流;

1000<Re<1500过渡流;

Re>1500湍流;

在没有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可根据湍流区别于层流的特点之一,能发出声音,来大致判断流动形态。

平板流动的特征长度

两倍的两板之间距离。

平板流:是指对于在两个宽板之间的流动。

流体力学中,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则为紊乱、不规则的紊流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