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评弹起源于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苏州,流行于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苏州地区已经有说书活动。评弹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

什么是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当时最著名的艺人是王周士。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一人的单挡,两人的双挡,三人的三挡。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书调”是各种流派唱腔发展的基础,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大致可分三大流派,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刘天韵所唱的《林冲踏雪》,杨振雄唱的《武松打虎》,马如飞的《珍珠塔》,徐丽仙唱的《喋恋花·答李淑一》,杨乃珍的《大九连环》都是苏州评弹的代表性唱段。

评弹是什么意思

就是喝酒的意思。

苏州评弹的一些术语:

小落回——当天演出结束,即告一个段落

剪书——结束一段时间的演出,因时间关系许多演出不能圆满结束演出,往往简单介绍后续情节,结束演出

起脚色——效仿书中人物语气和动作等单档——一个人上场演出

双档——两个人上场演出

三个挡——三个人一起上场演出通常是中短篇评弹的搭档现象

茶会——旧时代评弹艺人接生意的地方,上海在八仙桥菜场楼上,苏州在吴苑(现上海老正兴位置上)

道中——同行中的艺人,特指评弹同行

表书——简单介绍书中的情节,通过表书达到前后情节的连接

关子——书中出现情节转折或高潮的地方,称关子。有说书先生们一般先“做关子”、然后在落回一刻“埋(卖)关子”。关子多的书目称为“关子书”,特别受说书先生们的欢迎

评弹的艺术手段是什么?

评弹的主要艺术手段是说、表。它运用各种表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描摹、刻划故事发生的背景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它的“白”

有六种,分叙事和代言两部分:官白:是书中人物、角色的道白。

私白:借说书人之口说出角色的内心独白。

咕白:是角色的独白和旁白。

衬白:是在官白、唱词表白不足时,加以解释说明的手段。

托白:是用来强调语气、突出内容的手段。

表白:是说书人以第三者身份叙述故事情节、地点,介绍人物身份的手段。评弹的另一种艺术手段是唱词,基本是七字句。演唱的曲调产生过各种流派,俗称“人调”。当前比较流行的有旋律婉转、韵味浓厚的“蒋调”和哀怨伤感、委婉动听的“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