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和轴线按照图纸引入施工现场。注意事项有以下几方面:

1、妥善保护建设单位提供水准点。

2、根据施工需要,临时引测标高控制点至固定的建筑物、钢筋或边坡等上。

3、配备具有丰富测量经验的专职测量员,负责轴线的投测及标高控制,同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主办工长、质安员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

4、测量前对测量中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及有关器材进行检定检校。

5、保证高程控制精度。

6、主体施工的高程传递:把水准

平面放线图 是什么意思(画得时候画哪些东西)有什么标准?

1.又称平面放线定位图,或平面放线尺寸图。帮助实际施工时把现场与图纸对应起来。

2.一般采用平面网格定位或者平面坐标定位。a平面网格定位:寻找明确的放线原点,如建筑角点,城市坐标桩点。再设定Y轴X轴方向以确定平面坐标系,网格密度视情况自定,2*2m,5*5m。。。都有。b平面坐标定位:标注图纸中关键点的城市坐标。比如道路中线交叉点,拐点等等。

3.其实,主要是为了施工时施工方能够对照图纸找到实际的点,方便施工而已。貌似没有什么标准

什么是平面放线尺寸图

平面放线尺寸图 是为了方便工人干活,也是为了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一般来说所有的建筑轴线可称之为大线,相应的小线就是结构构件的边线和尺寸线。 放线的主要思路就是将设计图纸的尺寸按照图示尺寸,照搬到地面上,整个工程的尺寸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尺寸施工 就看放线的了。

方法

施工放线现场操作有多种放线方法;一般分有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致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

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扩展资料

现场放线 是为了方便工人干活,也是为了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一般来说所有的建筑轴线可称之为大线,相应的小线就是结构构件的边线和尺寸线。 放线的主要思路就是将设计图纸的尺寸按照图示尺寸,照搬到地面上,整个工程的尺寸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尺寸施工 就看放线的了。

还有就是放线是为了所有的施工有个尺寸依据,钢筋工绑扎钢筋要以线为依据,找准位置,木工支模板也要以线为依据,瓦工砌墙也要以线为依据,总不能没有尺寸约束随便在那乱绑、盲支、瞎砌吧。

对于高层来说放线至关重要,如果每层的轴线不在一个垂直面上的话,那干出来的也就不一定是四方四正的传统建筑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放线

什么叫总平面定位放线,资料怎么做?

笼统来说 就是把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和轴线按照图纸引入施工现场。里面注意事项有以下

一、妥善保护建设单位提供水准点。

二、根据施工需要,临时引测标高控制点至固定的建筑物、钢筋或边坡等上。

三、配备具有丰富测量经验的专职测量员,负责轴线的投测及标高控制,同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主办工长、质安员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

四、测量前对测量中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及有关器材进行检定,检校。

五、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施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设水平线时,最好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的视线正对准水准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

b.由±0.000水平线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六、主体施工的高程传递:把水准点标高引测至楼层放线孔壁上或外边柱上,比同楼层板面标高低50mm,用红漆标注,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主办工长共同复核,随着楼层的升高,用钢卷尺测量标注每一层的标高控制点。须特别注意不能产生累计误差。

七、楼层梁板标高的确定:

把楼层水准点抄测到柱子立筋上或已浇筑好的柱子上用红油漆标注作为检验楼层板面模板高度及砼浇筑厚度的依据。

八、框架结构砌砖前,应将水平标高引测在砼墙、柱的一定高度位置上,用红漆标注并弹出水平控制线。

关于工程定位再累赘说几点

一、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平面位置定位,一个是标高定位。

1、根据场地上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或其它控制点,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经纬仪投测至地面木桩顶面作为标志的小钉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平面布置定位。

2、根据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点,推算±0.000标高或根据与±0.000某建筑物,某处标高相对关系,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将标高定在龙门桩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标高定位。

二、工程平面定位

一般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位,然后用钢尺沿视线方向丈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1、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数据,定出建(构)筑物主轴线的位置。

2、根据“建筑红线”及定位桩点的定位,所谓“建筑红线”系“拨地单位在地面上测投的允许用地的边界点的连线,所谓定位桩点系“建筑红线”上标有坐标值或标有与拟建建筑物成某种关系值的桩点。

3、现场建立控制系统定位。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在不同边长组成的方体或矩形格网系统。其格网的交点称为控制点。

三、工程标高定位

设计±0.000标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绝对标高,即离国家规定的某一海平面的高度;一是相对标高,即与周围地物的比较高度。

1、绝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均注明±0.000相当绝对标高的数值,该数值可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控制点或大地水准点引测,并在供放线的龙门桩或施工场地固定建筑物上标出。

2、相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0.000的定位。有些沿街建筑或房屋密集处的建筑。往往在施工图上直接标明±0.000的位置与某建筑物或某地物的某处标高或成某数值关系,在±0.000定位时,就可由该处进行引测。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为防止仪器不均匀下沉对测角的影响,经纬仪的三脚架应安置稳固,仪器安妥后,不得用于扶摸三脚架和基座,走动时,要稍离三脚架,防止碰动。

2、为减少对中不准对测角的影响,应仔细做好对中工作。一般规定边长在100m以内时,对中偏差不得超过2mm。

3、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尽量照准目标底部,为使目标清析,对光要仔细,并且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4、为减少照准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观测时,尽量照准目标底部,为使目标清析,对光要仔细,并且应注意消除视差影响。

5、为消除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对测角的影响,一般应采用正、倒镜(测回去)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6、为减少和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和游标盘偏心差对测角的影响,可采用变换度盘位置重复观测,取两个游标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

7、应经常对水淮仪进行检验和较正,以保证水准仪的视准轴和水准管轴平行。

8、水准仪支架必须在土质坚实、行人较少和震动较小的地方,以免引起仪器下沉。

9、为消除和减少因水准管轴同不平行视准轴所产生的误差,水准仪应尽量安置在水准点与建筑物龙门桩的中间,由于前后视线等长,从而使前后视产生互相抵消的误差。

10、为保证视线在读数过程中保持水平,要求严格执行读数前定平水准管,读数后检查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的操作程序。

11、为保证准确,读数前要仔细对光消除视觉影响。

12、为克服由于水淮尺前后、左右倾斜造成读数偏差现象,要求扶尺必须扶正扶直。

五、定位资料整理

定位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定位资料,定位资料的内容为。

定位资料包含:(现在的资料软件里面有的定位放线表 以下几个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工程名称,建筑工程单位,定位依据,工程平面位置定位和标高定位示意图,建筑工程(或设计),规划单位复核意见,测量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名,测量和复核日期等

工程测量中定位,放线,抄平的定义

抄平

可以利用水准仪、水平尺,水平管等测量仪器去观测物体是否在一个同一水平面上,即标高相同。

简单的说就是找个水平面,控制标高。一般工程上有50线和1米线,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就是将建筑物放在一个平面上,一般常用水准仪。简单的可以用透明塑料管,或是一个水盆加一个大碗。都可以抄平。

编辑本段放线

具体操作:

首先放线使用的工具有:经纬仪、水准仪、铅垂仪、卷尺、红蓝铅笔、线、有时会用到双飞粉,全站仪等等。

原理就是根据施工图的意思把施工图所表达的反应在实际地况坐标中。

操作就是:首先肯定会有已知的控制点,这点在图纸上也可以找到,然后根据图纸上的点面关系确定其他的主要控制点并在实际地理环境中标记出来,根据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确定轴线的具体位置。对于楼层放线其原理一样,按照图纸的尺寸和一些线面关系确定梁、柱的具体位置和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