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美食家》公布了监督和声优的信息。监督,是以《攻壳机动队ARISE》总监督等身份而闻名的黄濑和哉先生,而井之头五郎的声优,则是以《鬼牌游戏》结城中佐等角色而闻名的堀内贤雄先生。谷口治郎先生的漫画我以前就看过。所以在决定《孤独的美食家》企划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用动画来描绘谷口先生漫画的重要机会,同时我也倍感压力。我自己,是想只用原作的图画来构成动画《孤独的美食家》的。作画也是我自己画的,所以我会尽量画出和原作一致的图画,避免流失谷口先生的风格。在作画的时候,有井之头五郎的声优——崛内贤雄先生在表演,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还不太习惯手机动画,分镜部分让我非常费神,但我希望能在动画中表现出在吃美味地吃东西的气氛。但愿粉丝也能用宽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动画,能为孤独的美食家这部人气作品配音,我深感荣幸。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孤独地吃饭,会获得幸福的时光。就算不是高级店铺,用心的厨师所制造出来的佳肴,也会令人心情雀跃。这就是美食家的真髓。我的配音,有尽力在把每一餐的喜悦都传递给观众朋友。敬请期待。即便是现在,我也忘不掉录音后吃的拉面味道。也许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孤独的美食家。

来自灵魂的低语——简评《攻壳机动队》系列

“攻壳”意为“攻击型装甲外壳”,指故事中的思想战车,中文和日文片名道出故事其表,而英文片名“Ghost in the Shell”则揭示故事内核。我们继续上世纪日本三大科幻漫画改编补完计划,到《攻壳机动队》的世界中倾听来自灵魂的低语。

未来世界,人类高度义体化改造,并嵌入电子脑辅助信息处理。人与机器的界限愈发模糊。意识是否能独立于躯体存在?仅保留意识而全身义体化是否能称之为人?人类的生命价值是否优先于仿生人?不同角色面对灵魂与躯壳间的挣扎,让我们又回到意识与存在的基本问题上。这便是押井守导演的“攻壳”,侧重探讨哲学。

1995年的第一部赛璐璐手绘动画开启了“攻壳IP”的影视化道路。由于其出现在赛博朋克科幻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继承前人的基础视觉元素的同时,其内涵又启发后人的创作,被后世誉为“上承《银翼杀手》,下启《黑客帝国》”的赛博朋克里程碑式作品。

押井守强烈的个人风格在第二部作品中发挥到极致,以“电子脑从云端搜索资料辅助语言表达”的设定给自己台阶下,使用大段枯燥对白,且不断引经据典,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这使得《无罪》的评价两极化,有人认为其空洞乏味、装深沉;也有影迷感到看不懂,但就是“太强了”,让人着迷于钻研导演的“谜语”。这些都未影响2004年的《无罪》成为戛纳电影节首部提名最佳影片的动画片,押井守勇敢而固执的将动画片的深度直接推进到文学作品层次。

神山健治的《攻壳》则有着明显不同,更像我们熟悉的警匪、政斗、或者谍战片,使得观众更有熟悉感。这并不意味着故事变得简单无趣,每部作品都是多个案件由线索串联在一起,信息量是相当之丰富的。对信息在网络中便捷传播,促使个体间涌现出群体行为的探讨;对难民、老龄化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探讨使其依然保有深度。以大众尚能接受的“壳”去传达“攻壳之魂”,这或许就是其评分超越押井守前作的原因。

黄濑和哉的ARISE系列由于普遍评价不高,所以忽略没看,也是完全不同的创作尝试。

2017年鲁伯特·桑德斯执导的真人版,基本是对该系列历史作品经典场景的大杂烩再现,实则是披着原IP外衣的典型美式反压迫、求自由、寻真我简易小故事。本应有最大受众范围的好莱坞真人电影,配上极佳的视觉效果、通俗易懂的故事,却没能获得市场的好评,因为它丢失作品的“魂”而只剩下“壳”。现在的科幻观众也都是“久经沙场”了,什么场面没见过(战术后仰,哈),没那么好糊弄的。

《攻壳机动队》系列影视作品可以说有着同类科幻作品中最强的多样性。漫画原作侧重破案和科技,时不时还穿插轻松幽默,而影视改编则在共同基本设定之上,由每位导演给出自己完全不同的解读,故事互相平行、互不连贯。这非但没有影响系列的传播,反而避免"狗尾续貂",没有让前作限制后人新的尝试。

这些作品中通常没有对一些基本科幻设定做过多解释,不过由于其伟大预见性,当年很多科幻元素在今天正逐渐变为现实。例如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外骨骼、AI等或多或少能在影片中找到影子。这使得20年过去后理解影片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证明其设定的合理性。而粉丝对其它未明确的背景、细节的挖掘,则进一步丰富“攻壳宇宙”的多样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台词的复杂性,好的翻译和注释对于理解剧情真的非常重要。不幸的是,如今网上常见版本的翻译都不怎么样,B站上爱好者自行优化制作的好一点。

如何评价《攻壳机动队》

仅作为一部科幻片来看,2017年《攻壳机动队》真人版是优秀的。

不仅特效无可挑剔,甚至这部《攻壳机动队》在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对原著的还原——无论是画面还是道具上,导演和制作方都在致敬动漫,甚至主角斯嘉丽的身材都完美还原了原著中草薙素子。这给我们广大宅男群体一个进电影院的理由,制作方如此用心,原著党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科幻片的制作上,好莱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这部《攻壳机动队》制作成本高达1.1亿美元;由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片演员斯嘉丽主演;赛博朋克的场景表现地也相当到位,而且电影里对原著的还原场景也相当多。

这么看来,这部诚意满满的电影理应获得成功。

但是,作为一部漫改电影,《攻壳机动队》并不合格。

人为什么为人?我又如何证明我存在?如果我的记忆和身体都不是真实的,那我究竟是不是我?

——这些都是原著中的思考和疑问。

但是在这部真人版里,这些问题都被淡化了,电影将原著里所有对于“存在”这一主题的思考,都转变为米拉与商业帝国和商业阴谋的抗争。

文艺内核和商业外衣如何取舍,是好莱坞这些年最大的问题——他们往往为了让观众看得爽,放弃了剧本中原有的悲情内核和思索,爽是够爽,爽完之后呢?

其实赛博朋克风格电影,除了这部《攻壳机动队》之外,还有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银翼杀手》。

相较于《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在篇幅上更多地迁就了主角对于“人如何存在”这一主题的探索。即便是《银翼杀手》的续集《银翼杀手2049》,也没有为了让观众看得爽,放弃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可能晦涩的主题。

《攻壳机动队》之所以被奉为神作,不仅仅是因为赛博朋克这一艺术风格,也不是因为让人血脉喷张的打斗画面,而是因为动漫带来的思考是悲情且深刻的。

当然了,《攻壳机动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而是因为作为一部漫改电影,它对于原作主题的理解有些偏移了。

我们宅男可不是那种只爱看美少女战斗的画面啊混蛋!

如何评价《攻壳机动队》?

《攻壳机动队》真人版与95动画版在文本和文本呈现上的异同

写这篇文章前特意看了一下豆瓣和知乎的评论,果不其然,几乎是一面倒的批评。一堆原著党狂喷,说这是对押井守的侮辱,片子一文不值。

我承认,纵向来看它确实难达动画版的高度,但那种过度情绪化的低分我难以接受,就影片质量而言,7分绰绰有余。

接下来我们以《攻壳机动队》真人版和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为蓝本,详细分析动画与真人改编的优劣。


空间

相较于95版动画,真人版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便是对空间的呈现。

在实拍电影中,通过深焦镜头和运动镜头,更容易展现空间真实,更何况还有3D技术的运用。

而对于二维动画来说,平面画纸体现纵深感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押井守另辟蹊径,通过环境的变化,来呈现空间的真实与混乱。

二者孰优孰略呢?那要看这种“形式”是否对“内容”的呈现有所帮助,甚至有如神助。


真人版所呈现出来的未来都市确实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漫画的高度还原也值得称道。

但是,也就仅此而已,真实与虚幻,自我认知的迷茫,还有那四处弥漫的孤独感,说实话,没有呈现出来,空间也只是空间而已。

看完之后不会有什么影响深刻的画面,这一点上《银翼杀手》虐它一条街(哎,作品最怕比较)。


而95版动画,在《傀儡谣》的配乐下有大段大量对环境的描绘,不仅体现了类似实拍片的真实的空间感。

最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空镜,人物在空荡中看似漫无目的行走,城市混乱杂糅的信息,让观众产生怀疑,一切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妄。


符号——镜像

真人版仍有对镜像的采用,但更像是一种“拿来主义”,还只拿了一点。

而95动画版则有大量的镜像,有玻璃中素子的影子,水面上倒映的飞机,甚至还有城市中与素子一模一样的女人。

这种符号似乎有点多了,如同《攻壳机动队2》里,精心雕琢过的台词,但还是在为主题服务,都在暗示了人类对于自我认识的矛盾。


符号——鱼眼

如果记忆没错的话,真人版里没有鱼眼镜头的使用,这是动画的优势,也可以说是艺术电影优于好莱坞商业片的地方。

95版中有大量主观镜头的鱼眼视角,属于极端的广角镜头,与人们眼中的真实世界的景象存在很大的差别,以此把观众本身熟悉的第一人称视角陌生化,来加强主题。


符号——定格

定格应该是动画的特例了,虽然目前电影中也常常采用,但多用于幽默的呈现。

但动画不一样,通过定格反而将那种压抑悲伤的情感,不断膨胀,但就是收着,闷在心里。

最经典的莫过于EVA薰的死亡,全长64秒单桢静止定格画面,看过的知道我在说什么。

95版包括之后的无罪,对于镜像,鱼眼,定格等符号的使用都是在为主题服务,真人版则疲于讲故事,流于表面。


人物

人物呈现上,我并不认为真人版差到哪里去,很多人说除了女主其他人没有立起来,拜托,别拿TV版和电影比好吗!

电影的时长决定了人物刻画只能针对主要人物,你以为是电视剧啊,四五十集尽情刻画。

还有看了《攻壳机动队2》的跑过来说真人版里巴特不够丰满,《攻2》中以巴特为主角,他要不丰满,押井守真的可以去领便当了。


在同文本情况下,动画在人物刻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95版中有许多素子睁大眼睛直视镜头的特写,并且从来没有眨过,其他人物也是这样,并且会持续很长时间。

“我们看镜子中的自己的脸时,盯的时间长了,会发现这张脸变得很陌生。”同样,当我们盯着人物看时,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不由自主发出疑问“她还是人类吗?”“我们如何定义?”


真人版选项用的是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动不动将人体分解,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看到的到底是人还是机器。

真人版里有个细节是,人物机械面甲摘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眉毛抖动,还有什么是造不出来的?


文本

终于到最关键的地方了,这是真人版被骂的最惨的地方,同样也是我们重点论述的地方。

真人版的故事和主题的设定,将它拉到了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水平,几乎是被95版吊打,谁也救不了它。


真人版从久世出场,复仇模式开启就已经进入深渊了。

活脱脱变成了一出寻找记忆,复仇救赎,个人英雄的主流大片,本质上与超级英雄没什么两样。

它聊的还是美国的普世价值观,人文主义,从素子最终留下来的选择就可以看出。


而95版,包括无罪,原版漫画,立意要高得多,讨论的东西更深。

如果说真人版的容量是湖,95版的容量则是海,一个仍执着于人的个体,而另一个讨论的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归途。

押井守从“人文主义”走到了“数据主义”,人类最终将从智人走向智神,恰如素子摆脱肉体进入网络。

但动画并没有直观地表达出这种观点,更像是人文主义向数据主义过度中,人类的迷茫挣扎。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详细论述过这个问题,人何以为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

达尔文的进化论摧毁了“灵魂”,如果灵魂是进化出来的,则它的“不可分割性”“永恒性”与进化本质相违背。

而以生物算法为基础的数据主义则毁掉了人文主义,“人类从升级版的大猩猩变成了放大版的蚂蚁。”


人类一直认为自己是生物链的顶端,因为人类具有灵魂,心灵,自由意志。

可在生物算法看来,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存在灵魂和心灵,而所谓的自由意志,不过是生物电流刺激神经元罢了。

那么,人类和动物有什么差别?都是算法罢了,不过是低级高级之分,换句话说我们连自己有无自主意志都不清楚,又如何断定狗没有呢?


记忆被篡改的司机和混混与狗有什么区别呢?

相反,在《攻壳机动队2:无罪》里,狗比改造过的人更具有生命力。


导演借“傀儡师”之口发出了自己的疑问,亦或是警示。

唉,脑子要炸掉了,这个系列蕴含的东西远远超过“娱乐产品”所具有的。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说实话,要说看懂了,那是假的,这更像是一个宝库等待我们继续挖掘。


最后提一下的是,真人版里寻找母亲的情节,有人吐槽这是“小蝌蚪”找妈妈。

但是结局既然是素子留了下来,那这个情节便是必须的,“母婴连结”是人类及哺乳类动物共有的元素。

如何证明“我”是个人类,而非机器,目前最简单的办法难道不是追根溯源?


感觉自己又开了一个大坑。

一篇文章还不足以解释这个系列,应该还会写文章来聊这些问题。

怎么评价《攻壳机动队》?

《攻壳机动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情节非常的不错。是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科幻动作片,由鲁伯特·山德斯执导《攻壳机动队》是根据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

答主是单纯的只看过这部电影,觉得这个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就不如我那个不爱看电影的女朋友,居然还喜欢看,着实意料不到)。


回来补完了原版,虽然是优秀不少,不过电影相比之下也没有那么不堪。从电影的角度,画面美,节奏好,改编也算合理,很成功的商业电影(当然,寡姐的颜值下降太多了,不过身材还是很有撸点),这部电影的后半段打打杀杀的画面也丰富起来了,剧情也渐渐的清晰了起来,总的来说是一部挺不错的科幻类电影,不过据说原创党好像哭了,哈哈哈哈哈。


攻壳机动队的补番顺序是怎样的,内容太多,好乱。

押井守、神山健治、黄濑和哉三位动画监督都制作过攻壳机动队的动画,虽然三位都是以士郎正宗的漫画作为原著,但是三个监督的作品之间并没有任何剧情上的直接联系,均应视为平行宇宙看待,因此下面给出三位监督作品各自的观看顺序:

1、押井守监督作品观看顺序:

《攻壳机动队》:第一部剧场版,傀儡师事件。

《攻壳机动队2 INNOCENCE》:第二部剧场版,第一部的续作,素子离开九课以后的事件。

2、神山健治监督作品观看顺序: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第一部TV动画,笑脸男事件。

《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第二部TV动画,第一部TV动画的续作,独立的十一人事件。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笑脸男》:第一部OVA,TV第一季的主线剧情整理版。

《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个别的十一人》:第二部OVA,TV第二季的主线剧情整理版。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第三部OVA,第二部TV动画的续作,傀儡廻事件。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 3D》:第三部剧场版,第三部OVA的3D重制。

3、黄濑和哉监督作品顺序:

《攻壳机动队 ARISE》:第四部剧场版,讲的是九课的成立。

扩展资料

攻壳机动队角色介绍:

1、草薙素子(Kusanagi Motoko)

公安9课成员。身高168cm,年龄不明。除脑与脊髓的一部分外全部义体化。自卫队出身,最终军阶「三佐」(少校),也被同伴直接称呼为少佐。拥有高度的格斗战、枪战、电子脑战和指挥能力,义体使用的天才。与笑脸男人一样是S级骇客。

出生前因航空事故母亲身亡,使用特殊紧急救护设备脑得以存活,0岁义体人,是全身义体的第一批使用者,随成长更换过不同的义体。电子脑化是在义体化之后,最后的义体换装是从某个重要的人那里得到了一块手表。以前是斯库拉萨斯,领导过游骑兵。

性格:冷静与热情之间,是典型的御姐型角色。由于工作和个人经历而具有了成熟的世界观,黑白两道都有认识的人,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会出手伸张正义。

2、荒卷大辅(AramakiDaisuke)

公安9课课长。身高153cm。有清晰的判断力及迅速的行动力,深受部下信赖。全身只有脑子作了一点必要的义体化。军情报部出身。与陆自情报部长久保田以及辻先一佐并称「殿田塾三羽鸦」。成立公安9课的原因是为了贯彻自己的正义取回在战争中所失去的东西。十分精明,是犹如老狐狸一般的人物。

3、巴特(Batou)

声优:大冢明夫/松田健一郎(Arise)

公安9课成员。身高192cm。全身几乎完全义体化,外表特征是双眼都是义眼的大汉,有着相当强悍的实战经验及能力,是和素子一样的非法活动专家,曾在特种部队内服役多年。他与素子搭档好几年,是素子的好拍档与重要的左右手之一。

使用的武器由拳头到对战车用来复枪都相当擅长,出任务时果断且极具经验,面对犯罪的态度有时严格到近乎残忍。有点意外的是,他对自己的塔奇克马十分关爱,甚至将其列为自己的专用机。拥有“对机械的爱”。

另一个爱好是购买锻炼肌肉的各种器械(曾被 9 课同事吐槽钱没处花了才用在这方面)。

4、陀古萨(Togusa)

又名户草。公安9课成员。身高178cm。几乎为人类原装身体的他,办案时喜欢使用左轮枪,也正是因为身体没义体化,其战斗力相对其他成员较差。

他是素子特别从警察部队中调过来的。素子认为几乎都是改造人的现状对九课不利,而他的到来可以为同伴增加差异性的优势。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也是素子钦点的接班人。总是叫巴特“老大”。

性格细致,有耐心,能从旁人不易发觉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观察,故而素子通常把调查和分析之类的任务交给他。

5、石川(Ishikawa)

公安9课成员。身高180cm。草薙素子尚在军方情报部时期就相识的旧交,电子脑情报战专家,擅长突破电子脑防壁和研发疫苗。隐匿住所:柏青哥店。

6、齐藤(Saito)

公安9课专属狙击手。身高172cm。江户口音,左眼的义眼被称作“鹰之目”,有卫星连接以达到高精度射击。心理素质极佳。擅长扑克。除左腕和左眼外均为生身,在部队中是仅次于陀古萨的低义体化比率者。95旧剧场版中,在台词里被命令“拔掉院内所有机动车火花塞”,但未出镜。

7、帕兹

公安9课成员。身高177厘米。一个沉默寡言又爱抽烟的男人,全身义体化,善用匕首,爱好台球,女人缘很好。加入九课之前是陆军警察的潜入调查员。没有在剧场版(95+innocence)中登场。

8、波玛

公安9课成员。身高200cm。与巴特同样双眼义眼化,大战时期在军队呆过,专长是设置陷阱,对炸弹非常有研究。身体的义体化率不明。主要负责的是情报收集和支援行动,同时擅长电脑战,对抗骇客和疫苗制作方面也有很强的能力。没有在剧场版(95+innocence)中登场。

9、塔奇克马(Tachikoma)

配置于公安9课的思考战车,可乘坐人员。是蜘蛛外型的多足付轮移动机构的步行机机器人,能够爬墙跳跃,也能在公路上行驶。手腕是机关炮,口部的位置配备有50mm的榴弹炮,能够以特殊溶液体做成绳索在建筑物间随意移动。拥有高度的人工智能,能独立思考、工作,也有自己的休闲生活。

拥有AI,可以独立进行对话,说话声音很可爱,AI本身安置于卫星上,失去AI就相当于死亡。每完成一次任务,都会与其他机体进行资料的并列化和情报分享工作。

共九架。其中一辆是巴特的专用机,曾经使用巴特给的天然油做燃料。机体本身没有个别性的差异。但后来发展出各自的个性,很活泼,关心九课的人,特别喜欢巴特,懂得探讨生死和Ghost的问题等。

10、作业员(Operator)

公安9课的Android(机械人),外型是人类女性职员。拥有不太高(符合工作要求的最低限度)的人工智能,发型是马尾辫,主要具备电子通讯传达、接应、伺候、闲谈、机械材料管理等事务处理机能,在9课一般负责计算机、飞行器的操作,并担任无线通信士、电话接线员、塔奇克马管理员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攻壳机动队

攻壳机动队哪部最好看?

攻壳机动队全系列观看顺序:

押井守:

1995:(剧场版)攻壳机动队

2004:(剧场版)攻壳机动队2:无罪

2008:(剧场版)攻壳机动队2.0(其实是1995年剧场版的3D重制版,剧情分镜台词完全一样,而且说句实话3D效果并不怎么样,看不看都可以)

神山健治:

2002:(TV第1季)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简称SAC)(26集)

2004:(TV第2季)攻壳机动队S.A.C.2nd GIG(简称GIG)(26集)

2005:(OVA)攻壳机动队SAC:笑面男(TV第1季的总集篇,看不看都可以)

2006:(OVA)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个别的十一人(TV第2季的总集篇,看不看都可以)

2006:(OVA)攻壳机动队 S.A.C. Solid State Society(简称SSS)

2011:(剧场版)攻壳机动队S.A.C. Solid State Society 3D(就是SSS的3D重制版,剧情相同,不在电影院看的话看不出什么区别)

2020:(TV)攻壳机动队 SAC-2045(12集)(神山健治的新作,衔接SSS剧情)

另外TV版动画还有一个特典SP《塔奇克马的日常》,是一个随TV版剧集一起播出的轻松搞笑番外,一共52集每集1分钟左右,看不看都可以。(目前b站只有前26集)

黄濑和哉:

2011:(剧场版)攻壳机动队Arise border 1: Ghost Pain

2012:(剧场版)攻壳机动队Arise border 2: Ghost Whispers

2013:(剧场版)攻壳机动队Arise border 3: Ghost Tears

2014:(剧场版)攻壳机动队Arise border 4: Ghost Stands Alone

2015:(TV)攻壳机动队ARISE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简称AAA)(10集)(前8集是对Arise剧场版的重编,第9集和第10集是新的故事)

2015:(剧场版)攻壳机动队 新剧场版

押井守在1995年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可以说是全系列中最为经典的神作,在当时造成的轰动和影响力是空前的,其地位至今无可撼动。但是由于年代过于久远。

而黄濑和哉的Arise系列在剧情时间线上是最早的,属于前传式作品,但是我并不推荐新人以Arise入坑。因为其设定与另外两个系列有不少冲突,先入为主的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系列的理解,因此建议最好是对攻壳的故事有一定程度了解之后再去欣赏黄濑和哉的Arise系列。

听说攻壳机动队好看,想看,但是不知道怎么看

整个攻壳系列:

押井守:攻壳机动队、攻壳机动队2:无罪。

神山健治:TV1sac、TV2 gig、OVA1笑脸男、OVA2个别的十一人、剧场版SSS。

黄濑和哉:aris 、arise剧场版

士郎正宗原作漫画。

真人版电影

除了真人版外,网上都可以轻易找到。其中其实并没有特定的“观看顺序”可言。

推荐是:神山健治→
押井守。漫画选看,黄濑和哉、真人版可不看。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 2:无罪》?

2004年,《攻壳机动队》的全面升级版《攻壳机动队2:无罪》入围嘎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应该说,入围是对押井守这部动画长篇质量的中肯评价。电影包含了制作者赋予它的思想、文化积淀,也包含了制作技术中产生的形式与技巧。而动画片,在历史上游移于电影的主流历史之外,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非电影”倾向(特别是形式)

攻壳机动队好看吗?

《攻壳机动队》是近十年来动漫界少有的佳作之一!先不说《攻壳机动队》到底好还是不好,先说他的影响,《黑客帝国》的导演就是看完了《攻壳机动队》之后才萌生了拍摄《黑客帝国》的。《黑客帝国》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说明了《攻壳机动队》的成功。
其实一部影视作品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价,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影视作品的评价也就不同。《攻壳机动队》讲的是2030年的事了,属于科幻题材的动画片,如果你喜欢这个题材的影视作品,我建议你看一下,保证你不会后悔!
我的网名就来自于《攻壳机动队》

请高人帮理下攻壳机动队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舞台设在近未来的日本,还以香港的街道作为基础,大约2030年前后。彼时进步的科技已可将人体的大部分替换为生化躯体,且透过埋藏在大脑中的线路,人类意识可以进入数字网络之中。此时出现了许多生化人与网络黑客的新型态犯罪事件,因此成立了直属于首相的“公安九课”(通称:攻壳机动队),以武装实力来直接打击犯罪。
本作品对于未来科技的考据、设想,以及精致细密的描写,塑造出独特的世界观而吸引众多的科幻爱好者,并对后来的《黑客帝国》等许多科幻作品有显著的影响。故事中女主角,草剃素子,自幼即全身都是义肢,2029年正式成为公安九课队长,格斗战实力也是九课内最强,并以她卓越的指挥能力获得队员们的信赖,队员们都称呼她为“少佐”。
比较起来,士郎正宗原著的漫画以短篇单元为主,人物在不作战时表现很轻松,对世界抱持乐观态度。押井守导演的动画电影的人物则较严肃,笑容也只有一两次,而且把儿童个性的攻壳车角色略去。神山健治导演的电视版动画则介于两者之间。
主要作品
漫画 攻壳机动队|1.5:Human Error Processor|2:Man/Machine Interface
动画 S.A.C. Ghost In Shell|S.A.C. 2nd GIG
剧场版 攻壳机动队|INNOCENCE无罪|攻壳机动队2.0
OVA The Laughing Man|Individual Eleven|Solid State Society
攻壳机动队的历史
《攻壳机动队》是士郎正宗的科幻漫画作品。1995年押井守导演把漫画拍成了电影。随着漫画和电影在国内外人气的飙升,推出了PS等不同主机上的游戏。之后士郎正宗又推出了两部漫画续篇《攻壳机动队1.5之人类错误处理器》和《攻壳机动队2之人机交流界面》。后来作品还被搬上电视屏幕。
《攻壳机动队》的历史
1989年4月22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开始在YOUNG杂志上连载
1991年10月5日 发售漫画《攻壳机动队》的单行本
1995年11月18日 剧场版《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首映 也是首部《攻壳机动队》的动画,和2002上演的TV版本《攻壳机动队》的人物造型已经略有一点点差异
1997年7月17日 PS游戏《攻壳机动队》发售
2001年6月28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1.5》的单行本发售
2002年9月6日 电视动画片《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在收费电视台开播,也就是第二部的攻壳动画
2003年7月23日 漫画《攻壳机动队2》的单行本发售
2004年1月1日 电视动画片《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 2nd gig》开播,第三部的攻壳动画
2004年3月6日 剧场版第二集《攻壳机动队2:无罪》首映,这就是第四部的攻壳动画 再补充一下:该片可是即将举行的嘎纳电影节的热门电影,与王家卫的《2046》一样是参赛作品!!!
2005年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笑脸男事件》
2006年11月 OVA 《Solid State Society》 发售
2008年7月12日 攻壳机动队2.0 首映
整个所有的动画,在经历了1995年首映后,2002年再次以最新的拍摄技术,拍摄手法,超华丽的画面呈现在大家之前,进而引起了轰动,而首部1995年的动画更是MATRIX的灵感来源
在电影《黑客帝国》系列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的同时,更早的同主题日本动画片《攻壳机动队》却没有获得与之同等的知名度。但实际上沃卓斯基兄弟自己都承认 “黑客”系列的灵感来自于这个系列的漫画,所以当《攻壳机动队Ⅱ》在日本公映之时,我们更没有理由忽略这个堪称“MATRIX之母”的动画大片。
如果将MATRIX动画版和2002年以后的攻壳相比较,更可以发现他们无论从画面的拍摄手法,还是情节,甚至画面的细腻程度都有着相互参照的意义.....
[编辑本段]TV动画
TV动画GIS①.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英文名称:Ghost in the Shell - Stand Alone Complex
类别:TV
集数:26集
制作公司:Production I.G
放映时间:2002年10月1日-2003年[每月2话,1年期限预定]
监督:神山健治
原作:士郎正宗[协力]
音乐:菅野洋子
[剧情介绍]
公元2030的世界,人类科技迈向了更高的新的层面,其中有几种科技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
1. 人类的灵魂被证明可以数字化,也可以实现复制(但会产生很强副作用),并被付诸实践。
2. 人类全身的器官可以被义体化 (所谓义体化即全身的每一个器官都可以被人造部件及人造器官替代,包括大脑。事实上人类通过更换身体的各个部件而达到长寿以及各种目的已不是新鲜事,更有许多人的大脑也已经电子脑化->即生物大脑被电子器官模拟的大脑替代,从而真正实现所谓的“数字化的时代”)
3. 网络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入化,人类从庞大的社会结构直至单独的个人身体,都可方便的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信息网络:这就是本作的世界观基础。
4. 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飞跃猛进,虽然还没有能够自我思考且具有灵魂的AI存在,但这也一样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其实真正能思考的AI早在95年的剧场版诞生了,而在本TV版的剧情中期也诞生了真正能思考的AI,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虽然人类社会的电脑化带来很多方便,但无论构造成为身体的材料怎样变化,人类毕竟还是人类,拥有人性,会产生欲望,因此各种以电脑和网络为契机的犯罪层出不穷。之后日本的政府成立了一个部门:“公安九课”,一个半独立于统治阶层的存在,它的职能就是猎捕一切有关于高级电脑与网络类的刑事犯罪者,其所面对的罪犯:有可能是政府中的高官,有时可能是对别人电子大脑进行记忆复制,添加,删除或者偷换他人电子大脑的投机分子,更有可能是利用网络远程操控他人电子脑的顶级黑客。于是这一切的一切,就从这个公安九课(也叫攻壳机动队)开始…………
GIG②. 攻壳机动队 S.A.C.2nd GIG
英文名称:Ghost in the Shell - S.A.C. 2nd GIG
类别:TV
集数:26集
制作公司:Production I.G
放映时间:2004年1月1日 - 2005年 <每月2话>

公安9课攻壳机动队队长。在对付各种电脑犯罪的事件中,素子一向以冷静的判断、果断的行动为部下称道。
但就在这美艳聪慧的外表下,她却在思考:除大脑外,身体其它全部是人造品,这样的自己是否也算是人类呢。
巴特
公安9课攻壳机动队队员。素子的得力助手与好友。为人可靠,虽然外貌给人的感觉是个行动派,但其搜寻线索的能力也非同一般。
另外,似乎他对素子有着某些超乎友情的感情存在着。
德古斯 公安9课攻壳机动队队员。拥有怀旧情节的人,也是队里唯一几乎没有经过身体改造的成员。
拥有美满幸福家庭的他,也是素子的另一个得力助手。
[剧情介绍]
这个世界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你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的镜子亦为不可。
也许:无论人类怎样发展,人性是不会改变的,即使容纳这渺小人性的外壳换作了机器身体亦是一样。
无论怎样,在一个充斥着改装身体的社会里,人类的欲望得以被延续且发扬光大,由此相关的犯罪也应运而生。
由荒卷所领导的特务组织:公安9课,其实也可算是日本社会的清洁剂
[音乐]
SINGLE:2004年1月21日
内容:
《GET9》
《rise》
《icy mice》
《GET9 (naked)》
《Folating Flower》(Scott Marthew)ED1
插曲:《I can't be cool》
OST:
OP:《rise》
- 词 - Tim Jensen / Origa
- 作编曲 - 菅野よう子
- 歌 - Origa
ED:《living inside the shell》
- 词 - Shanti Snydor
- 作编曲 - 菅野洋子
- 歌 - Steve Conte
[编辑本段]OVA动画
Ⅰ 笑面男
英文名称:The Langhing Man
英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 The Laughing Man
别名: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笑脸男事件
发行时间: 2005年
导演:
原作....士郎正宗 Masamune Shirow
导演....神山健治 Kenji Kamiyama
【内容介绍】
2024年,发生了MM制造公司"濑良野基因混合社"的社长绑架案。在收取赎金现场出现的凶犯,居然让自己脸部在所有监视纪录上留下了贴着笑面标志的影像后成功脱逃。案发后六年,"笑面男"的巧妙陷阱再度出现在网络社会中...
封印已久的笑面男苏醒了,特A级黑客与九课的巅峰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故事背景】
《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这部动画里面暗含很多典故……这些典故和美国作家塞林格(J.D.Salinger)的三部小说有关:《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笑面男》(The Laughing Man),《香蕉鱼的好日子》(A Perfect Day of Bananafish)。其中《笑面男》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从小被世界抛弃的罪犯。因为面容残废,所以用头巾将自己的面孔遮掩。
“Laughing Man”图像上显示的台词:“I thought what I'd do was, I'd pretend I was one of those deaf-mutes”,正是《麦田守望者》里的词句。意思是 “我认为,自己应该伪装成一个聋子和哑巴”。据说《笑面男》原本是打算做成剧场版的,但由于经费问题,不得已做成了OVA,但这丝毫不影响本片的优秀品质。
individual elevenⅡ 各别的十一人
英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STAND ALONE COMPLEX 2nd GIG Individual Eleven
别名: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个别の十一人事件
发行时间: 2006年
导演:
原作....士郎正宗
导演....神山健治
【影片简介】
时间指向了2030年,自从爆发第四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的政治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战乱不断,激增的难民终于获准进入日本,以填补因经济不断发展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而就在此时,一个自称“个别的十一人”的恐怖组织展开了一系列极端袭击事件,难民营、外国领事馆、甚至是总理都遭到了恐怖袭击……
难民抵抗运动的新领导人,同时也是“个别的十一人”的神秘前成员到底是谁?九课所掌握的众多线索也渐渐揭露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在各种恐怖活动和突发事件的背后,有一人在阴影中操作着一切,他们策划的内幕是什么?九课能化解困境,并避免灾难性的内战吗?
【故事背景】
这一次的《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Individual Eleven》以TV版第二季26话的主轴“个别的十一人事件”为中心进行了情节的再构筑,并添加了新作的片段以及全新的场面 ,成为了全新的“个别的十一人事件”,是一个可以夸口毫不比剧场版逊色的特别篇。
Ⅲ 攻壳机动队S.A.C Solid State Society
【STAFF】
原作:士郎正宗
企画:石川光久·渡边繁
【内容介绍】
西历2034年,“难民事件”之后的第2年,加入了20名新人而新生的公安9课再次被卷入了事件之中。这些事件就是于以梵之刺青为标志的13名恐怖分子相关的连续自杀事件以及机场人质劫持事件。最后,公安9课将劫持人质的罪犯逼入了绝境,他边说着:“傀儡回来了”边自杀了。同时,数个离奇事件同时发生了……这其中一定存在着超巫师级的黑客之影~
“傀儡师”到底是何方神圣?巴特和素子之间会如何?“傀儡师”和素子的关系又是什么?而这一连串事件的元凶是谁?最后事件的结果会是?答案就将在这如同谜题套谜题的Solid State Society里被一一揭晓~~
Solid State Society 是动画《攻壳机动队》中的一种社会状态,由“贵腐老人”和医疗网络形成的一种以这部分老年人的利益为核心而运作的社会模式用傀儡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利用网络找到因为家庭暴力而有生命危险的未成年人,并改掉他们的户口,然后替他们做电子脑化手术,随后找到没有法定继承人的依靠医疗网络生存的‘贵腐老人’,将那部分未成年人设定为这些贵腐老人的法定继承人,这样,当这些在遗传基因上无子女的老人去世时,他们的财产会由这些孩子继承,不会被政府没收充公,还能继续通过经济活动增加财产。这便是solid state society的本质。”
以下为搜集自网络的资料:
在谈到名字《Solid State Society》时,负责脚本的菅正太郎说,灵感来源于YMO的一首名叫《Solid State Survivor》(笔者注:YMO全称“YELLOW MAGIC ORCHESTRA”,是日本一支非常有名的乐队,成员有细野晴臣、高桥幸宏和坂本龙一,一度解散各自活动,目前再次集结中),觉得新作的名称缩写用“3S”会非常不错,把最后一词“Survivor”换掉即可。不过为了接近剧情的主旨,在字典里翻了半天才艰难的决定用“Society”这个词,所以翻译起来非常拗口。
[编辑本段]剧场版
① 攻壳机动队
英文名称:Ghost In The Shell
发行商: 东宝
上映日期: 1995年11月18日
【内容介绍】
电影版的攻壳机动队由押井守所导演,故事取裁自漫画中的几个故事,主线围绕在智能程序"傀儡师"与我们女主角草剃素子。与漫画不同,狎井守在此片加入了很多个人的风格,使电影气氛严肃了很多。而故事的主调亦倾向於草剃的自我追寻。
值得留意的是,电影采用了香港的城市景观,去建构未来都市新港市;而且亦加入了很多缓慢而又定格的镜头,做成强烈的风格,与我们一般所见的"警匪片"大不相同,结局也是出人意表。
此片在国际间有高度的评价,已经成为必看的科幻经典之一。
本作的剧场版公开于1995年,监督是日本动画界唯一可与宫崎骏分庭抗礼的押井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剧场版无论剧情还是制作技术,依旧属于顶尖作品,极难被超越!甚至有这种说法:你不喜欢动画无所谓,但是你不应该错过《Ghost in the Shell》(注:这里是指的是剧场版)!
动画的原作士郎正宗,所著同名漫画也颇为出色,不过似乎没有象动画般被世人所肯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此漫画充斥了大量难以理解的技术术语[包括作者自行发明的],极大的打击了读者的兴趣;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某些画面过于养眼,这也是漫画名气大大不如动画的重要原因。
②攻壳机动队:无罪
英文名: 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IMDb: 7.6/10 (7,673 votes)
发行日期: 2004年
导演: 押井守 Mamoru Oshii
【内容介绍】
2032年,作别草雉少佐已有3年。光电、纳米、机械、生物、网络依然迅猛发展,唯有人类的安危更值得关注。离开了素子的公安九课的刑警、主力乾将巴特,性格也起了变化,愈发冷漠偏执起来。
某日,一个女性球形关节机器人偶突然袭击了自己的主人,在杀害两名警探后,被巴特制服并击毙。殊不知与此案相关更有数起类似球形关节人偶杀人事件发生,皆为洛克斯.索罗斯公司的测试用先期量产型所为。除了一名政客和一名国家安全人员外,被害人没有政治上的共同点,作案手法也都是将被害人杀害后将自身电脑毁灭初始化。而更为奇怪的是受害者家属全部同公司答成协议撤销起诉。为此,九课派出巴特和搭档陀古萨展开调查。
从工程师哈拉维口中,两人得知该型号人偶被用于性爱用途,受害者家属因家丑纷纷撤诉,这使得案情更加扑朔迷离。与此同时,索罗斯公司质检部长杰克.沃尔逊被残忍杀害,据查凶手为红尘会指使。在血洗了红尘会后两人发现,帮会的现任头目是为替前任复仇而派出杀手,而前任正是死在索罗斯公司的球形关节人偶手中。
由于擅用职权,两人遭到了上级的训斥。回家路上,巴特惯例去超市购买狗粮,却遭暗算被人黑入电子脑,自残手臂后更是险些酿出人命,幸得同事中川及时出手相助。为了尽快调查清楚,巴特和陀古萨直接飞往北部索罗斯公司进行采证。二人来到令巴特出丑的黑客基姆的宅邸,却为幻象迷惑,陀古萨的电子脑更是被黑进入死循环,幸得草雉素子以守护天使身份潜入给予提示,二人才得以退出,将基姆逮捕,并将计就计追查下去。
在陀古萨的协助下,巴特利用基姆脑中的数据,成功突入洛克斯.索罗斯公司的巨型船舶,而此时此刻,船上的人偶也因程序原因启动自觉意识,开始发起进攻。千钧一发之时,一个球形关节人偶突然出现协助巴特成功突围,原来草雉素子利用卫星网络将作战义体加载至其中一个人偶中。两个最佳拍档的协力,将船上的系统彻底击破。
在船上一间舱体内,一切秘密大白于天下:原来洛克斯.索罗斯公司所开发的GhostDubbing系统虽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可以大量劣化刻录 Ghost进人偶,但由于会对宿主大脑产生损害而被禁,公司遂通过红尘会拐来孩子,利用系统将他们**,刻录入他们的灵魂进入人偶。在成功解救出杰克.沃尔逊的女儿后,素子完成了任务,重又回到广阔的网路世界去了……
留下的巴特并不会觉得孤独,因为他记得少佐留给他最后的话,“只要在网路里,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③攻壳机动队2.0
【导演】 押井守
2008年,押井守将95年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重新制作。《攻壳机动队2.0》是旧作的革新进化版。它在剧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最新数码技术的彻底运用令其焕发出崭新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影片的所有镜头都重新制作为3DCG,画面细腻华美;所有配乐由川井宪次重新混音录制,采用6.1声道技术;而音响效果则由美国的Skywalker Sound公司承接制作。人物配音也全部重录,声优阵容基本沿用原班人马,只有“人形使”换成了榊原良子。
新版攻壳将在日本五大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札幌)的五家指定影院上映,虽为八月上映的押井最新力作《空中杀手》造势,但仍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佳作。
简介
2029年,信息网络像星星一般遍布地球各处,这是离我们很近的未来世界。在亚洲的某个国家,网络通信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人体人造化技术不断革新,电脑犯罪开始变得高度化、复杂化。政治特别指派荒卷为部长,组建了一只以草剃素子少佐为队长的秘密特殊部队“公安9课”,又称“攻壳机动队”。草剃他们专门对付不能公开展开行动的犯罪,他们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将事情秘密地处理掉。
然而,不知名的罪犯,侵入了9课的内部电子系统,进行病毒传播等犯罪活动。这一切仿佛是传说中的国际黑客“傀儡师”的杰作,病毒已经通过网络,被散播到负责秘密会谈的外务大臣的随身翻译的电脑中。事态严重了起来,9课开始对侵入线路展开追踪调查,草剃、巴特、德古斯对露出马尾的罪犯实施逮捕行动,虽然犯人被成功地抓回9课,但是,那个男人只是一个被操纵的木偶,并不是真正的“傀儡师”。
经历了这件事,除了大脑,其他地方被电脑完全人造化的草剃,开始在自己记忆的最深处,思考存在的意义。就在这时,制作出草剃义体的人造人制造工厂,发生了人造人丢失事件。很快,9课寻找到了从工厂里丢失的人造人。此时,公安6课的中村部长与电子界的权威人物威理斯博士,却突然造访9课,称这枚人造人的内部潜藏着“傀儡师”,并要求9课的人能将人造人交给他们来处理。接着,6课的人上演了一场暴力袭击活动,并公然将人造人夺走。
所谓“傀儡师”,实际上是外务省进行某些对外政策时,所运用的一种具有强烈破坏能力的病毒程序,惟恐机密泄漏的外务省,操纵了6课,企图使其帮助自己回收人造人。另一方面,草剃为了夺回人造人,支身一人与6课的大型战车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勉强确保了人造人的安全。
可是,刚草剃与人造人连接到一块时,她才发现“傀儡师”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能与自己融为一体,完成电子进化。而此时,6课的狙击手已经扣动扳机,打中了草剃。20个小时后,草剃在巴特的房间里,在新的义体中苏醒了过来,等待她的是一片未知的信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