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满足了用户在看视频中的吐槽”需求,弹幕改变了看视频的方式,提高了用户看视频的新鲜感,使得看视频更像是一种社交行为,弹幕中会有许多的关于视频的解释,帮助观众更能够理解视频内容的含义,也能够自由发表对于视频的理解与看法,是一种新的社交模式。

为什么很多人看视频,坚持开弹幕?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弹幕的执念很深,看视频要是不开弹幕,总觉得没那滋味。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弹幕能够引发人们强烈的共鸣之情。特别是在剧情的高潮爽点,连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如果你这个时候没开弹幕,你只是自己偷偷爽了。要是你开了弹幕,感觉到有一群趣味相投,说话还好听的人在跟你一起看视频,一起随着剧情大笑或流泪,哪怕是看到深夜,都能让你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看,让你有种强烈的共鸣感、归属感、满足感。而当习惯了开弹幕,有些人去网盘看的老片,在视频的精彩节点如果没有弹幕飘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感觉好不适应,顿时索然无味。

第二,因为弹幕能降低胆小人士恐怖片的害怕程度。明明胆子很小,却爱看恐怖片,又菜又爱玩。要在以前,想看恐怖片的时候,肯定会选择白天看,而且得有人陪同,声音调到最小。而现在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不怕一个人晚上也能看。弹幕的存在,这是大大降低了恐惧感。在即将到来的恐怖情节,有人提前刷前方高能预警,让你提早做好心理准备。而当恐怖情节出现时,还会有人刷弹幕护体,甚至发一些神吐槽,鬼知道此时肯定去看视频的陌生人会在哪个瞬间戳中你的笑点,简直把一部恐怖片都看成喜剧了。所以弹幕在恐怖片中有舒缓紧张气氛的功能,让胆小的人也可以放心地看。

第三,因为弹幕里经常含有一些有用的信息。弹幕还有生肉、字幕君、科普打码,刷屏等功能,无疑不证实了看剧不如看弹幕热闹。会向你介绍一些作品、明星、热词、流行梗等等。

第四,因为弹幕可以相互分享情感。视频情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男女主角取得大团圆结局后,年轻人赋予了感动和祝福的含义。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看视频喜欢开弹幕?

弹幕满足了用户在看视频中的“吐槽”需求。

以前看视频,是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移动设备前)看,孤单。有了弹幕之后,是一群人陪你看视频,热闹。

所以弹幕改变了看视频的方式,提高了用户看视频的“新鲜感”和“粘性”,把看视频变成了“网络社交”。

看视频先打开弹幕感受一番,为什么弹幕文化深受大家的喜欢?

根植于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弹幕文化是来自于日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打开弹幕,你可以看到天南地北的观众群在对这部影片或是片段的看法,当代年轻人被这种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所击中,弹幕文化背后彰显出来的是当代年轻人流行文化的显现。

一、漂洋过海的弹幕

弹幕文化是起源于日本动漫网站的一则分享,这个词最早的来源是军事术语中的幕布一词,也是形容炮火十分密集。现如今弹幕这一词被看作是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发出的评论。日本最早开通的动画网站中增设了留言板的功能,用户在观看电影视频的时候可以留言,这些留言会以随机的方式被展示在正在观看的电影上,这极大增加了用户观影的时候的体验感和互动感,至此这种弹幕文化慢慢被建立起来。后来随着文化之间的流动,我们国内的门户网站的建立,于是弹幕文化也慢慢被完美融入到国内。

二、强社交属性

弹幕文化最强的属性在于它的存在感超强,他形成了一种新的抱团观看模式,真正实现了时间空间上的无差别社交。很多无聊的剧情也正是因为有了弹幕的存在而变得有意思,甚至于一些用户本身就是为了看弹幕而点开的视频。弹幕文化更多是被年轻观众所接受,不同于中年观众对于社交平台上信息的简单有序化交换,青年人更喜欢丰富有趣的对谈,他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来进行隔空互动,弹幕的共识性是较为强的,它打破了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满足年轻观众在特定时刻需要及时互动的需求。

三、超强情节渲染力

弹幕文化不仅在观影平台大受欢迎,同时还被运用于我们的互联网直播中,直播所有满足的是用户与主播之间的实时交流,而这种交流的方式则是以弹幕的形式进行。弹幕可以帮助主播和观看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提升用户的粘度,与传统的一对一信息输出效果相比,弹幕可以直接与观看直播的观众反馈信息并带动参与,同时主播也可以根据弹幕的走向来评判自己输出的效果是好是坏,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避免直播事故。弹幕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可以增强情绪的感染力,对主播想要输出的内容起到增强效果,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提升体验能力。

弹幕文化特别注重于文化氛围的培养,他们是通过观众产生从众压力吸引对方参与到这场活动中,以增强用户的粘度及活跃性,这种文化既可以满足用户社交需求,也可以从内容层面反映给视频创作者或直播者其中的问题所在。这种新型的文化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