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

恐龙是什么?

恐龙是脊椎动物,古爬行类。种类较多,体型极为不同,是蜥龙类和鸟龙类的通称。1822年,英国医生曼特尔(Gideo Mantall)(1790~1832)首先发现恐龙化石,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Richard Owen)(1804~1892)创立了“恐龙”名称。

恐龙的体长和体重差异明显。大的体长达数十米,重四五十吨;小的体长不到1米。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

发展历程

恐龙在中生代极为繁盛,称霸一时,地球上成为“龙”的世界。如空中飞翔的翼龙,前肢变成飞行器官,水中生活的鱼龙,陆地上或沼泽中生活的禄丰龙和合川马门溪龙都是典型代表。非鸟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兽脚类恐龙中的一个支系分化出鸟类,可是在白垩纪末期,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

这是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地形、气候的改变和食物的短缺等原因,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长达1亿多年的古代爬行类—— 恐龙,至中生代末期全部绝灭。

想问一下恐龙是什么?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

恐龙是爬行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大类成员,它们生活在地球历史的中生代,恐龙大约出现在三叠纪的中晚期,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极为繁盛,但到白垩纪末突然在世界各地全部消失,几乎所有种类的恐龙都灭绝了,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鸟类与某种恐龙有血缘关系。

恐龙的特点

恐龙的特点是后额骨缺失。肱骨有一个低三角脊,附着于胸锁肌,约为肱骨长度的1/3至1/2。髂骨后部有突出块,髋臼穿孔。胫骨末端有一个宽阔的边缘,带有向后的凸缘。恐龙的腿骨又大又结实,足以支撑他们庞大的身体。恐龙的咬合力非常的厉害。骨骼特征力量是大型食草恐龙最重要的要求。同时,他们一种巧妙的结构已经发展到减轻其他骨骼的重量而不会导致强度损失。

什么是恐龙?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指三角龙,现代鸟类和梁龙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为方便研究,恐龙可分为鸟类和非鸟恐龙。其中,非鸟恐龙只生活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已于6500万年前全部灭绝。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部分非鸟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