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记忆则与陈述性记忆对立,它又被称为内隐记忆,它存在于人的潜意识当中,指导人的行为和运动。这些行为”与运动”是通过不断重复与练习而习得的,在人们需要执行的时候,程序性记忆会被自动唤起,但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程序性记忆不会被遗忘。

为什么游泳学会之后就不会忘记?

为什么游泳学会之后就不会忘记?游泳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学会游泳就可以在水中畅游,就可以战胜对水的恐惧。因此,学会游泳一方面是学到了一种技能,同时,也是学会了战胜死亡威胁的一种手段。这种能够战胜死亡威胁的技能你能忘记吗?

关于记忆原理中的三种记忆类型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 记忆原理 中的三种记忆类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记忆原理中的三种记忆类型

记忆的类型1、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瞬间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感官记忆只留在感官层面,如不加注意,马上就会消失。

①感官记忆的编码

前面我们说过,记忆编码时并非全部编录,而是有选择性的,指的就是感官记忆的编码。感官所选择的信息不是刺激本身引起的,影响感官记忆编码的是个体的主观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听不到周围的声音。有人会说专心工作是注意力集中的原因,没错!个体的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所以集中注意力是 提高 记忆力 的基础。

②感官记忆的存储

感官记忆的时间非常的短,然而在试验中我们会发现,在视觉刺激后留有暂时的余像,比如卡通动画就是连续静止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快速运动产生。除了余像,声音也会有短时间的余留,然而余音、余像现象只在一秒内,甚至半秒内完成,所以对于提高记忆力没有什么意义。

短时记忆是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刺激感官记忆的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立刻被我们意识到了,这时候就转入了短是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个体可以刺激发生同时能够意识到并保持在20秒左右的记忆。生活中我们从电话本里查找到一个电话,然后凭记忆按下电话号码,可是打完电话你却完全记不起电话号码了。这就是你运用了短时记忆。

记忆的类型2、短时记忆

①短时记忆的编码

60年代以来,有大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声码。语言刺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获得

②短时记忆的储存

一般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二十秒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储存多少信息呢?答案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为7个项目。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在其论文《魔力之七》中被证实的。这个七是指什么呢?七个数字,还是七个人名,或是七件东西?其实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不要有关系,以免产生联想或推理而影响了短时记忆

③短时记忆的检索

是不是存入了72个项目后,我们提取的时候也可以得到这个数目呢?在心理学家们大量的实验后得到的结论是:短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在检索的时候需要时间,检索的信息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

短时记忆经过复习后就会进入长期记忆,但是如果不加复习就会遗忘。长期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是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也可以叫永久记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知识就来自长期记忆

比如,你要记information这个单词,如果运用整体记忆,你需要花很多时间记忆,但是运用短时记忆的72规律,拆成in、for、ma、tion就非常好记了。这是短时记忆的功效。如果你要保持更长的时间,就要进行多次重复才可以记忆更长时间即进入长期记忆阶段。

记忆的类型3、长期记忆

①长期记忆的编码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提出长期记忆中双重编码说。即主张语文信息的处理,以意码为主,非语文信息的处理,以形码为主。比如,一块手表,我们即可以在脑中形成一个图像,也可以表达为一种计时工具。前者是形象的形码,后者为语言的语义码。人们在记忆的时候,语义码和形码是双向并进的,它们既是平行又相联系并且可以互相转换。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期记忆,采用什么方式编码,更重要的是看材料本身性质来决定。比如,你看一篇 文章 ,最终留下的应该是意义而不是图像,相反,看到一个帅气的人或漂亮的人,你绝不会记住大概的意思,而是会很长时间记住他(她)的长相。

②长期记忆的储存

长期记忆的容量极大,这与有效编码是分不开的。长期记忆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

1 .程序性记忆

所谓程序性记忆,即对做事 方法 的记忆,学习者将做事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更简单的说就是做事的先后顺序的记忆

2 .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和事件的回忆。陈述性记忆又分为经历性记忆和语意性记忆两种。经历性记忆与个人生活 经验 相关,是个人生活事实的写照,故又称为自传式经验。语意性经验则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抽象事物的理解。我们的知识基础大都是语言、文字等语意性经验的表现。

虽然我们在研究长期记忆储存的时候将它分类为程序性和陈述性记忆,但在应用中它们是合一的。比如科学的理论和实践。

③长期记忆的检索

长期记忆在保存的过程中会随时间变化而产生量和质上的变化。比如原来知识的内容,被扭曲或简单化,变得更合理或是变得更具体、更详细。这些变化会引起记忆检索的困难,因此长期记忆的提取需要一些线索,并且线索中所包含的信息与记忆的内容越匹配越易回忆。就像图书馆里找书需要索引一样。另外,适当的复习可以有效的防止信息随时间变化而被扭曲。

提高记忆的技巧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生活中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愉快的交谈

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消极型或竞争型谈话对大脑活动没有好处,而令人愉快的交谈不仅仅是令人满足的社交体验,更是提高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的好方法。在欣快而有意义的谈话过程中,更能预测其即将要表达的内容,因而刺激与记忆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

2、缓解压力

压力过大时,大脑中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短时记忆障碍。即使面临压力和焦虑,也应积极训练,让大脑恢复正常功能。打坐冥想或深呼吸等训练都有助于平心静气,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思维, 增强记忆力 。

3、常吃芹菜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科学家发现,富含硝酸盐的蔬菜,使脑子更灵活,比如芹菜、卷心菜和菠菜。经常吃此类食物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流,防止衰老性 记忆力减退 以及老年痴呆症。

4、多吃橄榄油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拉什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有助于缓解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问题。地中海饮食包括:各种蔬菜、橄榄油、鱼类和适量葡萄酒等。地中海饮食的第一步是常吃橄榄油。

5、反复记忆

为什么学会骑自行车后,就能永久保持,过再久都不会忘?

这就是人大脑的神奇。人的记忆是随着大脑神经元突触的构造和重构不断变化的,但是某些大脑区域中保存的记忆却可以更长时间地保留,形成几乎难以忘记的“永久记忆”。

人记忆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触的不变变化,按照记忆的时间,记忆可以划分为近期记忆和远期记忆,近期记忆经过多次地重现强化能够得到长期记忆,这种类型的记忆已经相当难忘掉,一些大脑退行性变化的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首先遗忘的就是近期记忆,而对自己年轻时的事情记忆更加深刻。

按照记忆的内容分为描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描述性记忆多是日常生活场景、风景、体验等偏重感觉的记忆,这类记忆容易忘却,比如我们很难记忆某些味道到底是怎样的,只是能记得有比较强烈的感受;程序性记忆多是那些和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技能型的记忆,读书看报写字乃至骑自行车等都是此类记忆,即便脱离了某个环境很久,相应的记忆依然被保存着,用到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提取出来了。

程序性记忆是一类比较内隐的记忆,平常不显山不露水的,与程序性记忆有关的重要脑区域主要是小脑和基底核。小脑中有关于平衡感、方向感的中枢,但其记忆属性要差于大脑海马体等结构,基底核是位于大脑皮层下的一群运动神经核的统称,与海马体在同一大脑结构上。主要功能为自主运动的控制、整合调节细致的意识活动和运动反应,很多认知障碍疾病都与此结构有关。

但是相较于大脑的其他区域,保存在基底核等重要结构的记忆却能相对地保持更长时间,骑自行车的记忆属于自主运动精细调节控制的活动,因此主要记忆于大脑基底核等结构上,一旦学会骑自行车相应的记忆就很难忘记,几乎可以成为一辈子的能力。但是大脑的结构并不是永久不变的,有一些大脑退行性变化的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等,会导致大脑神经元受损死亡萎缩,神经元突触的数量会大大减少,使大脑显得更“空洞”记忆也会变得混乱或者丢失。

记忆是复杂多变的,想要记忆更长久就需要不断地回想强化相关的记忆,多读书多看报,值得一提的是也需要充足的睡眠,前几天一则新研究指出,在睡眠时大脑中的一些代谢废物更容易被吸收入血而排泄,那些物质和大脑退行性变化有关。自行车等技能性的记忆经常用到就经常被强化,以至于到生命临终时也难以忘掉,但是但是那时人体的状态却已经不能支撑活动了。所以光有记忆是不行的,还得有健康的身体啊。

为什么有的知识不易遗忘?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比较长的、难度较大的材料遗忘快;材料的系列位置不同,保持效果也有差异。

凡是能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主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遗忘。反之,则遗忘得快。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材料越多,越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 50%,记忆效果最好。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5、时间因素。 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6、情绪和动机。 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等也影响遗忘进程。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扩展资料:

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 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