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主茎中红茎部分占株高的比例。红茎比是诊断棉花长势的指标。

测量红茎比注意事项:

棉株主茎上的红茎与绿茎之间有一个渐变的过渡段,在这个过渡段里,红绿的界线是模糊的。同时主茎的向阳面红色位置较高,背面红色位置较低,有时还会在红茎中间出现一段绿茎。因此在测定红茎时应注意:一要测定向阳面的红茎高度。二要量到红绿茎过渡段的中点。三是若遇到红茎中间出现一段绿茎时,应量到上面一段红茎的最高点。

棉花如何管理种植?

选择适宜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耐冻害、抗高温、结铃性强、吐絮快而集中的正规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整地质量要达到足够的地墒,平整土地无坑洼沟坎,疏松土壤,碎除大土块,清理地表杂物,选用专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均匀喷洒,不重不漏防除棉田杂草,保证播种质量,达到一拨全苗。

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5℃时即可播种,一般为4月10-20日,播种要深浅一致,下籽均匀,笔直播种,深度适宜(2.5-3.5cm),适墒浅播,覆土1cm。力争苗全、苗齐、苗壮。

做到合理密植,根据土质及土壤肥力适度调整,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不留双苗。

田间管理

定苗: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定苗,第二片真叶时结束。留大苗除小苗,留壮苗除弱苗,留健苗除病苗。杜绝留双株和一穴多株。保证苗匀、苗齐、苗壮,缺苗处两端可留双株或补苗,严防形成高脚苗。

早中耕、深中耕。棉花从播种到定苗、现蕾时要保质保量中耕2-3次,以提高地温、壮苗早发的目的。第一次中耕在棉花播种后进行,第二次在棉花现行进行,做到不埋苗、伤苗、铲苗,第三次在棉花蕾期进行。

打顶:正常播期的高密度棉田应做到“枝到不等时”,晚播棉田做到“时到不等枝”。

整枝:对旺长棉田,在7月下旬-8月初进行人工整枝,剪群尖和无效花叶,同时进行推,分出一条通风道,降低棉株间湿度,减轻烂铃、促早熟。8月20日前后剪去空枝老叶。

棉花控旺

棉花控旺应水控、肥控、化学调控相结合,实现大田棉花实现早熟、高产优质。

全程化学调控应遵循“早、轻、勤”的调控原则,因品种、因苗、因质地、因长势、因气候进行化调。做到控旺促弱、控高促矮。推荐郑氏化工棉乐控(胺鲜*甲哌鎓),一款促控结合的产品,划控更安全,好用。施塑理想株型,确保植株透气、光照良好,利于采收。

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可进行4-6次化控。一般苗期1-2次化控;蕾期1-2次,花铃期2-3次,苗期用棉乐控100ml叶喷施40--60亩,现蕾期使用棉乐控100ml叶喷20--25亩,盛蕾期使用棉乐控10--12亩,打顶前使用棉乐控100ml叶喷8--10亩,打顶后使用棉乐控100ml叶喷5亩。

双氟唑草酮对棉花有药害吗

有害,棉花对双氟唑草酮非常敏感。

实现棉花的高产、优质和高效,要使棉花的生长发育有一个合理的生育进程,以充分利用有利自然资源,避开不利因素,这就要学习棉花的管理技术了。那么,当前的棉花管理技术有哪些呢?

棉花有哪些管理技术

一、苗期管理

1、苗期生育特点

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长根、长茎、长叶的营养生长阶段。

2、苗期管理目标

培育“苗早、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培育强大根系。

3、壮苗早发的长势长相指标

4月下旬到5月初出苗,5月下旬至6月初现蕾。茎粗节密,株高12-18cm,主茎日增长0.3-0.5cm,红茎比0.5-0.6。“二叶平,四叶横,六叶亭”,即二叶时,两叶平展;四叶时,4片叶处于一个平面;六叶时植株宽大于高,8叶时宽、高大体相等。壮苗叶序4、3、2、1,弱苗叶序为2、1、3、4。

4、苗期田管措施

早放苗封土,防降温跑墒;早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早补种,保证留苗株数;早定苗(1叶结束);早防治病虫。

二、蕾期管理

1、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以营养生长为主;

2、管理目标

多现蕾、早开花,发棵稳长,搭好丰产架子。

苗情诊断:

壮苗:红茎比60%-65%,株高日增长量,盛蕾期1.0-1.2cm,初花期1.8cm,叶序(4、3)、2、1,顶心下陷,蕾大。

旺苗:果枝上窜,蕾小,红茎比<55%,主茎日增长量>2.0cm,叶片肥大,倒四叶明显高于倒3叶。

弱苗:主茎红茎比>70%,日增长量<1.0cm,顶心外露。叶序1、2、3、4。

3、蕾期田管措施

中耕松土;化学调控+水肥运筹;防治病虫;促弱控旺;头水前揭膜。

三、花铃期管理

1、生长特点

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盛花后营养生长减弱,生殖生长加强。是产量形成关键期,需肥水最多的时期。

2、管理目标

早结伏前桃、多结伏桃,增加铃重,防止早衰。

苗情诊断

壮苗:盛花期主茎日增长量0.5-1.0cm,红茎比70%左右,叶序(3、2)、1、4,或(3、2、1、4),铃期红茎比90%左右。

旺苗:盛花期主茎日增长量>1.5cm,叶色浓绿不褪,铃期红茎比<80%。

弱苗:花铃期不封行,主茎日增长<0.5cm,红茎到顶,叶序2、1、3、4,或1、2、3、4。

3、花铃期田管

针对三种生长型棉田做好施肥、灌水、化学调控、整枝打顶、防治病虫。

控制好封行期和封行程度:棉花封行期和封行程度是衡量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求:7月上旬封小行(窄行),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封大行。封行程度:“远封近不封,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缝”。保证基部叶及根系正常生长。若封行太晚,表明群体太小,生长量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若封行太早,表明群体生长太旺,叶层过多,通风透光差,中下部荫蔽,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

控制好株型:群体密度增加,植株个体的高度要降低,果枝数和叶片数要减少,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数。适宜的密植条件下,覆膜棉花理想株型是植株矮壮、茎粗节短、叶量适中、果枝上举且短。高产覆膜棉田,一般打顶前株高60-65cm,果枝8-10台,主茎叶片数13-14,果节20-25节,平均节间4-5cm。

四、吐絮期管理

1、生育特点

营养生长减弱,趋于停止,棉铃由下而上逐渐吐絮。

2、管理目标

进早熟,防早衰和贪青晚熟,及时收花。长势长相指标:叶色开始褪淡,8月下旬至9月上旬吐絮,绿叶托白絮。

3、田管措施

整枝;推株并垄;人工催熟;收花;残膜回收。

五、棉花的长势长相与看苗诊断

1、长势长相

棉株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速度,是动态的变化,如主茎日增长量、展叶数、现蕾、开花日期等。

长相:棉株各个生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如棉花的株型、高矮、群体结构、主茎节间长短、茎色、叶色等。棉田常见的长相类型:

(1)健壮型:叶面积适中,发展动态合理,蕾铃生长高峰持续时间长,结铃重,脱落少,最终出现“绿叶托白絮,大桃封顶,小叶大桃”的长相。

(2)徒长型:叶片大,节间长,赘芽丛生,中后期株间荫蔽,群体光照不足,棉株顶端优势强,出现“高、大、空”的徒长长相。

(3)早衰型:叶面积小,叶片黄薄,结铃少,铃小,产量低,品质差。

2、看苗诊断营养诊断是依据植株体内生理过程某些营养物质动态指标判断棉花的生长发育状况。

看苗诊断是在棉花生长的各个生育,根据其外部形态指标,判断棉株的长势长相。生产中常用的看苗诊断指标有:叶龄、株高、主茎叶增长量、倒四叶宽、果枝数、红茎比等。

(1)叶龄:现蕾一般为5-6叶龄,开花11-12叶龄,若叶龄过多,则表明营养生长过快、发育推迟,有旺长趋势;若叶龄过少,即表明营养生长不良,长势弱,需加强肥水管理。

(2)株高:衡量棉花株型是否合理的一个指标。现蕾期为 16-18cm,开花期为35-40cm,盛花期50-55cm,打顶前60-65cm,过高表明生长过旺,过低表明生长不良。

(3)主茎日增长量:现蕾前0.6cm以下,初花期15cm左右,不超过2cm,盛花后缓慢下降。主茎日增长量过大,表示生长过旺,有徒长趋势;过小则表示长势太弱。盛花后减慢速度过快,则易早衰。

当前棉花技术管理措施

一、抓好苗床期管理

1、适时通风降湿,定苗除草。棉苗子叶平展转绿后,及时小通风降湿1-2天,抓住晴暖天气,晒板降湿,定苗除草。

2、搞好棉苗化调。棉苗挑心,开始出真叶时,要适时化调,每亩大田标准苗床使用苗床专用生化制剂促壮素1袋,兑水2kg,均匀喷洒,同时喷施“沃叶氨基酸”叶面肥,以防棉苗窜高,形成高脚苗。

3、科学调温。在床温调节上注意两点:一是坚持通风不揭膜。齐苗至2片真叶期间适当增高床温,以加快出叶速度促早苗;第2片真叶平展后,要坚持昼夜通风,尤其是抗虫棉苗势较强,应注意通风口位置大小的调节。二是防止无头苗。真叶出生后,棉苗要适当保温,遇有低温天气,应及时关闭通风口,避免冷害,造成生长点萎缩。

二、坚持搬钵蹲苗,适时移栽

多年的实践证明,搬钵蹲苗能有效地缩短棉苗栽后的蹲苗期,提早醒棵发苗,一般于栽前10-15天搞好搬钵蹲苗,并注意大小苗分开,小苗放床中间,搬钵后要及时做好补土、补肥、补水及增加床温的“三补一增”工作。在坚持搞好大田整地、施肥的基础上,5月10-15日保证质量,适时移栽。

三、搞好棉田间套作物的培管

多年来我县仍以瓜棉、豆棉、玉米棉等复合种植类型为主。西瓜栽培上:一是继续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健壮瓜苗,二是及时搞好炼苗和大田整地、埋肥、护理前茬等工作。青毛豆、玉米等间套作物要抓好播栽后的大田管理,尤其是护理前茬、清沟理墒等工作。

四、抓好直播棉生产

我县沿海垦区一带,仍有一定面积的直播棉,注意抓好两点:一是要及时做好播前的大田整地、培肥、清沟理墒等大田备耕;二是抓住季节(4月25日前后)和适宜墒情及时播种,推广地膜直播技术,力争早发夺高产。

怎么辨别真假霍山铁皮石斛

如何鉴别霍山石斛的真假: 你可以记住霍山石斛的几种外观特征,如圆形、饱满的质地、细腻的质地、不同的大小,由于胶质丰富,许多枫斗在制环过程中爆裂,这些裂缝很明显,这也是霍山石斛明显的外部特征。

霍山石斛中有没有残留?

很多朋友在买霍山石斛时都会问这个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霍山石斛不含渣,答案是正确的,但不全面。毕竟,霍山石斛是一种植物。所谓的渣就是它的纤维。没有纤维,就像没有血管的人一样。

因此,霍山石斛有渣,但在最佳收获时间收集和加工的渣并不明显。一般来说,霍山石斛的最佳收获时间是在新年前后,下一个清明节之前。清明节后,霍山石斛缓慢进入花期,纤维增加,石斛根部附近部位以纤维化为主。因此,同一批石斛有渣或无渣是其原因。

霍山石斛浸水后有残渣,让我们了解这一点,霍山石斛和石斛渣的存在,说明石斛已到成熟期,各方面的营养十分平衡,此外,市面上试管式紫苗加工的优质仿制品根本没有渣,胶体也很粘,所以大家都用这个来判断真理和谎言。

顺便问一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几个顾客问,为什么同一批石斛浸在水里,有的沉了,有的浮了。"这与它的密度有关,就像任何茶叶和有香味的茶花一样。霍山石斛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让我们知道关于这件事的另一件事是,一些朋友喜欢吃新鲜的棍子。食鲜枝条的最佳时机是石斛的收获时间。如前所述,霍山石斛在开花期一方面水分较多,另一方面营养成分较多,因此此时石斛品质不佳。

霍山石斛制成枫斗后是黄色还是绿色?

许多企业在营销中也经常提到这一点。有人说霍山枫斗是黄色的,有人说它是绿色的,答案只有一个,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因为霍山铁皮石斛也分为几种类型,有红茎软腿和绿茎硬腿。干燥后红色茎变成黄色,干燥后绿色茎变成绿色。哪种质量更好?当然,红茎比绿茎长得慢,营养更丰富,味道更好。 绿色茎干的另一个问题是纤维比红色茎干多,所以绿色茎干通常提前一年收割,所以加工过的枫斗渣会更少,当然,提前收割会直接导致比红色茎干营养价值更低。 然后有人会问,为什么我要买一些黄色的枫斗和一些绿色的?这与光有关。一般来说,一边是红色的,另一边是绿色的,这是典型的阳光不均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