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排距应该是指设置多排钢筋时,上排钢筋与下排钢筋之间的垂直间距。钢筋间距是指同一排钢筋平面水平间距。

其中分为:

1、板受力钢筋的排距指底排筋与上排筋或负弯矩钢筋间的距离。柱受力钢筋的间距指同侧钢筋之间的距离,柱受力钢筋的排距指不同侧钢筋之间的距离;

2、梁受力钢筋的排距是上下不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梁受力钢筋的间距是平行于水平面的某排钢筋中主筋之间的距离;

3、墙受力钢筋的间距、排距确定相当于双层板配筋竖立起来,同一钢筋帮扎网中竖向或水平钢筋之间的距

什么叫钢筋的垂直排距,什么叫钢筋的水平净距,各是多少?

梁中钢筋上下分排的距离称为排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离称为净距。排距不小于钢筋直径加净距,梁上部纵筋的水平净距不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纵筋的水平净距不小于25mm和1d。

什么是钢筋排距

你的问题问得不清楚。间距是单根钢筋与单根钢筋的距离的意思嘛,排距是一排钢筋跟另一排钢筋的距离的意思嘛。一般梁的配筋在平法标注上都很清楚的,比如:4φ16,那就一排钢筋;

4φ16

2/2,那就是两排钢筋,上面两根下面两根,上下排钢筋的距离就是排距了。不知道你清楚了没有。

钢筋的间距和排距是中对中,还是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 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 25mm。指的就是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

从监理的角度讲只要主筋的规格、间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就可以通过;出现间距不均匀必须返工重绑,说负弯矩筋的间距是250了,量了十个档才1900说明间距是密了。不可能局部的地方加一根主筋,必须返工重新绑扎。

钢筋间距大了可以补救,思想意识有了误差可就不好补救了。

再者说钢筋间距大的地方增加一根,增加后间距小了,钢筋用量大了,还需要增加人工,这是很不合算的,无形中增加投资减少利润。 因此,作为监理应该在过程控制中及时提出建议,让问题消除在萌芽中。召开会议提高工人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这样即能保证质量又能减少不必要浪费,增加利润。实现双赢。

扩展资料:

钢筋的绑扎间距应根据图纸要求施工,其位移偏差应控制在钢筋施工及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否则需返工重绑。

拉筋的间距如果图纸中有要求按图纸中的要求设置,如果图纸无具体要求,可以按软件默认设置的计算。因为软件的计算规则也是根据图集和规范编著的。

拉筋间距是分别按照100和200的两倍计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梁的底部纵向钢筋为两排时,上线两排钢筋间的间距应该是多少?

当梁的纵向钢筋有两层,甚至多层时,这时上下钢筋应对齐,不能错列。两层的话,各钢筋上下、左右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钢筋直径,且大于等于25mm就可以了。另外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

如果你说的是第二排钢筋与第一排钢筋之间的垂直间距,那么会影响受力钢筋的有效截面高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排距过小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力传递。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扩展资料:

1、梁工程量

(1)、梁体积;(2)、梁模板;(3)、梁高度超过3.6m增价;(4)、梁侧装修

2、梁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②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③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300px以内时,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300px以外时,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为挑檐天沟。

④预制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⑵、梁的模板面积=(梁侧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长度

天津2004计算规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⑶、砼梁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梁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

⑷、梁侧装修=梁外露长度*装修长度

3、梁工程量计算的难点

⑴、梁的体积计算,要考虑与柱子、砼墙、梁相交时的扣减情况。

⑵、梁的模板不好计算,要考虑净长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纵向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