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向高通提出约12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以此向对方施压,迫使高通重新与其谈判,知情人士表示,博通敲定了一份报价为每股80至82美元的收购要约,之前博通的收购报价为每股70美元,其中包括60美元现金和每股10美元的股票,而且为了防止监管部门的阻挠,博通还向高通提供高于正常水平的分手费,其规模约等于交易规模的3%到4%,博通这项提高收购报价的计划仍然没有得逞,2月9日,该公司董事会成员一致投票决定否决博通修改后的约1200亿美元收购要约,董事会认为博通的收购要约严重低估了高通的价值,而且交易失败的风险很大,无法满足监管要求,高通还主动提出与博通召开会议,就高通估值过低问题进行商讨,高通将举行2018年度股东大会,届时博通预计将提名自己的董事候选人,以取代高通董事会现有成员,高通会上将就是否接受博通提出的替换现有高通董事会成员和要约收购进行表决。

博通比高通小,为什么能收购

中关村在线消息:博通正式宣布计划以每股70美元现金加股票价格收购高通公司,其总交易价值为1300亿美元。

若次交易能够达成,这也将成为半导体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交易并购案。

目前高通还正在针对此次交易进行评估,还未进行任何正面答复。

博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Wlan芯片厂商,而高通则是移动技术领域的芯片巨头,两者的结合必然会重构整个行业格局。

高通在消费级市场名声赫赫,而相比之下博通不那么为人所知。

作为无线局域网络方面的巨头,博通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前博通总裁CEOScottMcGregor曾经公开表示,全球99.98%的通信数据传输至少需要通过一颗博通芯片来完成,其行业地位可见一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两家都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供货商,之前还因为专利问题产生过法律纠纷。博通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收购、收购之后会给双方带来什么?

这些问题可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高通正值调整期或为收购最佳时期

在3G、4G时代高通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王者,而5G时代标准的高度统一让每家移动芯片公司都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除了高通之外,目前包括华为、MTK、英特尔等公司都在积极布局5G,这对于高通来说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另外一方面,和苹果的专利纠纷也让高通的业绩受到的影响。

以刚刚公布的其第四财季财报为例,由于受到专利诉讼苹果拖欠专利费的影响,其净利润仅为1.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下滑89%,上季度为净利润9亿美元,环比下降81%。

为此,高通的股价今年累计已经下跌了16%。

目前高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芯片出售与专利授权,目前专利授权模式在全球几个主要市场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这也是高通业绩近期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博通与高通股价对比

不过,即便如此高通依然是5G技术先行者,在今年10月份高通技术峰会上,高通就展示了X50Modem,其实现了全球首个5G数据连接,可见高通在5G发展方面的步伐一直领先,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小鱼吃大鱼?实事并非如此

现在的博通,可能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在2015年,模拟半导体设备厂商Avago(安华高)以370亿美元的价格全资BROADCOMCooperation,随即成立了BroadcomLimited。

据相关媒体报道,Avago的前身来源于惠普,在1999年,惠普宣布拆分旗下的医疗和测试仪器部分,并成立了Agilent公司。

到了2005年,Agilent又将旗下的半导体业务拆分,著名私募基金KKR以2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并将其独立更名为Avago。

2013年,它以66亿美元全面收购LSI,并在2015年收购博通,2016年Avago又以5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rocade。

Avago发展历史

从运营情况来看,博通的市值已经超越高通,并非是我们想象的“蛇吞象”。

根据BroadcomLimited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表明,公司手中已经握有54亿现金,而这次千亿的收购股票部分将会占据更高份额。

黎明还是黄昏?并购成功后的猜想

如果博通并购高通成功,必然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

在移动终端领域高通的SoC中处理芯片和基带有着绝对的统治力,而博通的Wifi芯片也在行业中处于主宰地位,目前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都在使用博通的Wifi芯片。

若两者结合,博通将会掌握手机终端最为核心部件的控制权,其中包括AP、WIFI、Modem,拿到控制权之后,博通在OEM面前将会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后续博通很有可能会以“套餐”的形式为OEM厂商提供芯片和技术,而这个套餐的控制权完全在于博通手上,对于OEM厂商来看成本是增是减目前还无法判定。

从博通的角度来看,此次并购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而对于OEM或者整个市场来看,寡头的出现并非好事,缺乏竞争和技术垄断将会让博通能够任意提高零部件价格,使移动终端的成本提高。

目前有业内人士认为,博通并购高通很有可能遭到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而最终流产。

市场只有在不断竞争和制衡下才能够创新发展,我们也希望未来行业能够更加健康生态环境。

提起高通,相信大多数国内消费者都耳目能详。

大多数人由于使用智能手机的原因,对高通知之甚详。但

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博通(Broadcom)却有些一无所知,那么这家公司是什么来历?

又凭什么要收购高通呢?

高通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半导体公司,博通亦是。

并且博通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生产半导体公司之一, 年收入超过25亿美元。

它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还有数字娱乐上起家,后又涉及到移动设备制造等业务,与高通相比,两者也算的上是竞争对手。

说这两家公司不分伯仲实际也差不多。

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之所以为消费者熟知,是因为高通的营收利润均来自大众熟知的企业,其中包括三星、英特尔、小米等。

而在智能手机领域,当营销产品时,高通骁龙处理器的高性能又会被各个手机厂商大肆宣扬,所以国内消费者对于高通的品牌印象开始与日俱增,这也是为什么高通在国内知名的原因所在。

而博通的芯片主要的服务客户为HTC、苹果与谷歌等,特别适用于一些小型设备的性能处理,所以在知名度上与对比高通的话,相差甚远。

在全球的半导体领域,博通算是个异类。

因为从营收规模来看,它与高通在营收上不相上下,但在品牌知名度上却远没有高通名气大。

这也能看出两家公司的行事作风的天差地别,高通属于激进派,做什么都会搅的满城风雨。

而博通则更像是一个保守派,看似籍籍无名,实际上却是个扮猪吃老虎,闷声发大财的角色。

今年年初高通遭遇滑铁卢,公司股价持续下跌。

墙倒众人推,苹果率先向高通提起诉讼,随后各个手机厂商也纷纷加入阵营。

也就在此次高通内忧外患之时,博通选择“趁火打劫”般的收购高通,芯片制造商博通提议以每股 70 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高通,交易总价值 1300 亿美元。

根据博通的提议,该 70 美元包括 60 美元的现金和 10 美元价值的博通股票。若收购提议获得同意,此交易将是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对高通 1300 亿美元的收购提议中,将包括 250 亿美元的净负债。

高通公司的品牌往往与骁龙 Snapdragon 芯片相关,这些芯片为三星 Galaxy S8,LG V30 手机和 Daydream 等 VR 设备提供性能方面的一系列设计。

可能消费者对 Broadcom 博通这个名字不太了解。那么它是什么,为什么它要试图获得这个困扰的芯片制造商呢?

与高通一样,Broadcom 博通是一家半导体公司,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据中心,机顶盒,游戏控制台等芯片和计算机组件。

在周五,博通收购高通传闻爆发之后,高通股价上涨了约 3.5%,至每股 65 美元左右,这是自 2017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法律纠纷之前,高通股价高于每股 70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购提议传闻发布的前一天,Broadcom 博通官方曾宣布计划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往美国。

博通和高通哪个公司大

当然是博通公司更大,因为两个公司产生联系的时候,就是博通要收购高通,只是高通不愿意,认为自己更加值钱,但也没提什么反收购的问题,显然两者公司级别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高通正式拒绝博通收购: 1300亿美元, 低估我们了。
据报道:11月6日晚,美国通信芯片制造商博通公司通过其官网宣布,将斥资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公司,如果这项交易能够成功,这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并购交易。11月7日高通公司回应称将进行评估。昨天,高通正式拒绝了博通的收购。下面来看详情。
高通拒绝博通收购
11月12日,高通公司宣布,公司董事会拒绝了博通公司(Broadcom)11月6日主动提出的1300亿美元的收购提议。高通执行董事长、CEO和主持董事分别表达了公司董事会的意见。
高通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PaulJacobs)这样说:“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博通的报价低估了高通的价值。”
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Mollenkopf)这样说:“在移动、互联网、汽车、边缘计算(Edgecomputing)和联网等领域,高通比其他任何企业都有优势。我们相信,我们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额外价值。”
高通
高通主持董事(PresidingDirector)汤姆·霍顿(TomHorton)称:“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专注于为公司股东创造价值。在金融和法律顾问的帮助下,经过全面评估,董事会一致认为博通的报价严重低估了高通的价值。”
这意味着双通合并不会发生。此前就有知情人士预测,高通会从报价低和政府反垄断这两方面来拒绝博通,果不其然。
博通
但,博通方面仍不死心,博通CEO表示:“我们仍然认为,我们的提议是高通股东所能见到的最具吸引力、最能提升价值的一个选择,而且他们的反应令我们感到鼓舞。
他同时还表示,“很多人都向我们表示过他们希望看到高通坐下来和我们讨论一下我们的提议。我们仍然十分倾向于与高通董事会以及管理层开展积极互动。”
可见,博通与高通之间到底会怎样,应该还没完。

30多年来改变芯片行业的重大并购交易

英伟达(Nvidia)如果成功以400亿美元收购Arm,预计将对芯片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但要完全理解这一交易的影响还需要很多年。

由于多种因素,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更多此类交易,对于拥有创新技术的初创公司的收购兴趣增加,以及从股市筹钱更加容易都是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许多新兴市场正在逐渐升温,比如5G、边缘计算、AI / ML以及自动驾驶 汽车 的持续发展。

短期内,大多数行业的并购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这不会持续下去。 收购是实现规模增长以及完善公司产品的最快方法,也是快速吸纳人才的方法。

Nvidia收购Arm的交易,是全球最大的GPU供应商与第一大移动处理器IP供应商的结合,将帮助Nvidia的业务范围从数据中心扩展到了边缘和终端。这笔交易也有助于两家公司将自己定位在边缘计算的不确定但新兴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高度专业化的设备和服务器用于预处理或完成大量数据的处理。此外,Arm拥有广泛的生态系统。

“作为一家合并公司,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增加的投资将使我们能够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的发展,并将已经在数据中心中大量应用的AI推广到各个角落,并到达边缘。” Arm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说:“英伟达拥有大量的IP产品组合,可用于构建芯片、产品和系统。我们向全球半导体行业授予IP许可,并围绕此建立了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将拥有更多的IP许可给客户。”

并购的成败,时间会给出答案

目前,Nvidia对Arm的收购交易还要通过各国监管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据熟悉并购交易的几位业内人士称,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2000年以7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urr-Brown,这似乎是一项轰动的交易,但事实证明,这一收购的结果比最初的预期要局限得多。

两家公司的合并增强了TI在模拟技术领域的能力,并加强了公司的业务重点,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却不那么明显。TI 2011年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情况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ADI公司在2017年以1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Linear Technology,并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axim Integrated,使其成为TI强大的竞争对手,TI数十年来一直主导着模拟领域。ADI的收购让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迎来了更多的价格和性能竞争,也为初创公司带来了机会。

“英特尔对Mobileye的收购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Segars说:“ Broadcom(博通)被Avago(安高华)收购也是一笔重要的交易。人们谈论半导体整合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也确实正在发生。如果绘制这些公司市值的图表,就会发现长尾巴,这确实很有趣。ADI收购Maxim是另一回事。由于COVID-19,收购的进度要慢一些。对于从未有过交集的公司而言,很难融合在一起。Maxim和ADI有长期的合作关系。Arm、Nvidia和Softbank也彼此熟知。”

EDA和IP领域的并购超过芯片行业其他领域

EDA的收购交易数超过了芯片行业的任何其他领域,不过EDA行业的大多数收购规模都相对较小。 然而,三大EDA公司如果没有收购推动其增长,就永远不会成为三大巨头,而且芯片业不太可能会像以前那样发展。 仅Synopsys就完成了100多次收购。Mentor已经完成了70多次并购,而Cadence已经完成了50多次。(这个数字并不精确,因为有些是资产的分拆和收购,而不是整个公司。)

“许多产品属于增量产品,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有所提升。我们非常大的收购的交易之一是Avant,Synopsys在那时建立了所谓的设计前端、综合、仿真、时序、功耗等。那时的后端是物理设计,它是布局布线和一些验证,是由不同公司完成的。”Synopsys董事长兼联合首席执行官Aart de Geus表示,

“在90年代后期,我越来越担心,从技术角度来看,设计和后端设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将变得越来越强。这种情况发生在2000年左右,当时人们担心经济低迷带来的影响。事实证明,在2001年经济大萧条时,许多消费者打算减少开支。只有一家公司——Mentor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升我们的能力参与这场竞争。”

正是Cadence开启了EDA行业的并购。“在EDA中引人注目的两个收购是Cadence-Gateway和Cadence-Tangent。”西门子Mentor的名誉首席执行官Wally Rhines说,“随着世界正从原理图转向RTL,Gateway使Cadence进入了网关开发的Verilog业务,这推动了Verilog成为标准。虽然行业协会是VHDL,但Verilog处于领先地位。”

“同样重要的是Cadence对Tangent的收购。Tangent是一家门阵列路由器公司(最好的门阵列路由器公司),他们也开发了面向标准单元迁移的能力。更早之前,Mentor IC Station和Cadence从Solomon Design Automation出来的Virtuoso的前身,都提供相似的产品。今天的IC Station可能就是Virtuoso,只不过SCS(硅编译器系统)和Mentor的IC Station之间的内部争使他们陷入了完全停滞,为Cadence提供了机会。”

可以说,EDA行业中最重大的收购涉及2016年西门子(Siemens AG)对Mentor的收购。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制造公司,这笔45亿美元的交易使西门子可以提供了从设计软件到完整的半导体流程的完整服务。

同时,也让Mentor成为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其资金规模远大于所有EDA公司的总和。从这个角度来看,2019年,西门子的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所有EDA公司的市值之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IP公司也积极购买其他IP公司,Arm的增长至少部分也是来源于多年来的收购。一些EDA公司,特别是Cadence和Synopsys,也收购了许多小型的IP公司。

Arteris IP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 Charles Janac表示:“迄今为止,在IP领域,最重要的收购是Synopsys进行了一项将近10亿美元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外围I/O IP和PHY技术。 英伟达对Arm的收购对于IP行业和半导体行业都是极为重要的。Nvidia试图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与Intel和AMD直接竞争。因此,在Nvidia的支持下,也许Arm架构将成为SoC的下一个核心。”

关键是协同作用。“我曾经为Joe Costello工作,那时他担任Cadence首席执行官,他有几个有趣的想法。”Janac说,“这笔交易是很好的财务交易,但也必须能够有一些协同作用。如果将2两家公合并放在一起,它们的总和不应等于2或者2.5,应该为3或4。两家公司还需要在文化上兼容并积极地合作。Costello说的另一件事是,最好的交易是双方都对交易有些不满。如果有人真的很高兴,那可能就不算什么了。”

处理器和内存领域的重大并购

在处理器方面, Nvidia收Arm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Arm的生态系统是如此广泛,以至于Arm处理器内核主导着从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处理器到各种各样的便携式设备,当然,这不是收购唯一重要的意义。

AMD在2006年以54亿美元收购了GPU制造商ATI,从而使AMD在数据中心市场成为英特尔重要的竞争对手。 “ AMD收购了ATI的图形业务,这使他们能够在与Intel兼容的CPU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CPU业务。” 西门子Mentor的名誉首席执行官Wally Rhines说。“ ATI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如果回顾 历史 ,你会发现随着图形标准的改变,大约每10年就会出现一家新的图形公司。ATI是唯一延续了几代,并幸存下来的公司。”

在存储领域,一系列收购促成了美光的复兴。 他说:“日立和NEC合并成为Elpida(尔必达),被美光(Micron)收购。这的确使美光 科技 保留了DRAM业务,今天全球有三大DRAM供应商,虽然美光公司是最小的,但那笔交易使他们拥有了足够的技术和竞争力,以及日本公司的影响力。”

IDC研究副总裁Shane Rau表示同意。他说:“美光收购尔必达使他们迈过了门槛。现在有三大内存公司,这对于它们在DRAM中具有足够的供需是必要的。我们预计NAND市场也将出现整合。”

政府对收购的干预和影响

不过,并非所有宣布的收购都能实现。审查过程可能会产生令人意外的结果,而且政府可能认为国家受到威胁。 过去,主要是美国政府负责终止或推迟重大交易,但中国等其他国家开始发挥其市场力量 ,中国否决了高通公司的440亿美元收购NXP的计划。

“由于富士通收购交易的失败,美国国家半导体收购了仙童半导体。”Rhines说,“这笔交易意义重大,因为美国国家半导体数十年来一直将其研发投资降至最低,而Don Brooks(当时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领导下的仙童半导体开发了出色的新技术。它使美国国家半导体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因为一家将研发投入最小化和运营卓越最大化的公司收购了一家研发投入最大化的公司。”

美国政府在另外两项间接影响芯片产业的交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项涉及1956年IBM签署的同意法令,当时该法令旨在限制IBM捆绑服务、软件和大型计算机的,被称为“市场篮子”的垄断定价。

IBM是当时唯一提供这三个功能的公司,而且由于当时的平台也是行业的标准,所有软件都必须与IBM的设备兼容。因此,IBM利用其市场影响力使用低价策略与这三个细分市场中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竞争。

到1980年代初期开始PC时代时,IBM仍主要通过大型机和微型计算机来赚取收入,其高管的观点是,PC只是一种玩具。因此,IBM的想法是,与其再次扼杀市场竞争者使自己面临政府的更多干预,不如与英特尔和微软签署交易,而不是试图拥有所有技术。

美国政府还于1982年中断了贝尔系统的交易,让另一项交易达成。AT&T放弃了对贝尔运营公司的控制,而贝尔运营公司又被拆分为地区运营公司。贝尔实验室(Bell Labs)与联邦政府合作开展了大量工作,当时贝尔实验室是全球主要的研发部门之一,与IBM不相上下。 贝尔实验室在1947年发明了第一个晶体管,这是成为Linux基础的Unix操作系统,也是第一个光路由器。

贝尔实验室于2006年作为朗讯(Lucent)的一部分出售给了阿尔卡特(Alcatel),这是分拆的一部分,在2016年又被诺基亚收购。同时,GlobalFoundries在2015年收购了IBM的微电子业务。这两项收购终结了两个最大的半导体研究业务。

尽管IBM仍在为AI系统进行芯片研究,但在美国,公司以及公司/政府资助的半导体研究,尤其是通信和计算研究的全盛时期已经结束。

各国政府也阻止了芯片行业的其他交易。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阻止了清华紫光集团在2018年以2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光的交易。美国司法部还阻止了Applied Materials(应用材料公司)和TEL(东京威力科创)在2015年的93亿美元合并。

400亿美元的并购规模上限

Nvidia并购Arm的交易仍然是半导体行业规模最大的交易,尽管数量不多。Avago以37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Broadcom。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似乎有一个可接受的上限。

IC Insights的高级市场研究分析师Rob Lineback表示:“几年前,我们确定半导体并购协议(不包括与系统级和软件业务相关的交易)已达到约400亿美元的上限。 高通公司未能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在2018年7月被取消,因为中国在贸易战中一直推迟批准该交易。美国博通以1210亿美元的对高通的恶意收购报价(后来降至1170亿美元)被阻止,是因为担心该国在蜂窝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的丧失。”

尽管有足够的资金和公司参与的意愿,但规模仍然很重要。“由于大型交易的高价值,更多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大约400亿美元似乎已成为半导体行业可行的收购规模限制。” Lineback说,

“地缘政治环境和贸易战可能会继续限制半导体并购的规模。但是,Nvidia的400亿美元协议违反了这一假设上限。Nvidia与Arm的交易不仅影响了IC行业许多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而且似乎也是对当今地缘政治下芯片并购限制的考验。”

在中国,也有对收购交易的股份限制。非本土公司要建立合资公司,需要由中国合作伙伴公司拥有股份子公司51%或更多股份。IDC的Rau说:“这笔交易使Arm剥离了Arm China 51%的股份,意义重大。这是将知识产权带到中国的几笔交易之一。MIPS向中国开放,RISC-V也向中国开放。”

半导体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新收购将如何改变芯片行业还有待观察,但是摩尔定律的放缓,以及芯片设计向更异构的方向发展以及对处理和智能需求的推动力,正在改变着芯片行业的动态。

“我们似乎正在进入半导体行业的新阶段,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通常与大型半导体公司进行纵向集成,这些大型半导体公司开发自己的处理器内核、EDA工具、有时甚至还包括处理设备。” Codasip的高级市场总监Roddy Urquhart说。

“到1990年代,这种情况已经被诸如德州仪器和西门子半导体(于1998年分拆)之类的公司所打破,放弃了内部EDA工具,转而采用商业工具。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包括Arm、MIPS、ARC和Tensilica在内的IP公司应运而生,以提供内部内核的替代方案。到2000年,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依靠三大EDA公司和Arm来满足大多数设计工具和IP需求。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我们看到了纯晶圆代工厂的出现和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的增长。凭借稳定的商业环境,全球IC设计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

更多的并购让市场在不同的地区进行重组,采用新技术以及需要在更多地方处理更多数据的需求,将会有更多的收购,但是速度如何尚不清楚。 雷锋网

原文链接:https://semiengineering.com/deals-that-change-the-chip-industry/雷锋网雷锋网

美国为什么不肯放过中兴?

高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这不是高通造成的,也不是高通愿意看到的。这家移动芯片与通信巨头只是不幸地在尴尬的时间,用尴尬的方式,以尴尬的原因卡在正在掰手腕的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成为了又一个牺牲品。左右不是,进退两难。

对中兴赶尽杀绝

美国商务部周四重申,对中兴的禁令目前没有扭转的余地或者协商空间,要等待七年之后才有望重启协商。这意味着,在这七年时间,中兴再也无法使用和采购美国的软件、硬件、技术和服务。对中兴来说,这不啻是灭顶之灾。

中兴目前有30%的供应链来自美国,但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智能手机,其中最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赖于美国供应商。操作系统、手机芯片、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手机玻璃、光学元件等核心零部件都来自于美国谷歌、高通、博通、英特尔、美光、甲骨文、康宁等科技巨头,短期无法找到能保持相同竞争力的替代产品,甚至根本没有替代产品。没有这些美国零部件和技术,中兴就造不出网络设备和智能手机。正如中兴自己所说,禁令将使得公司进入休克状态。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中兴企业本身可以挽回的,只有依靠政府出面协调谈判。然而,即便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昨天已经明确表示,中方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今天美国商务部还是给出了一个极其坚决不松口的态度,看不出任何给台阶的空间,也没有要给中国商务部介入周旋的意思。

十年前美国金融危机中有一个热门词“大而不能倒”,意思是即便一些巨头企业自己作死,国家也不能坐视不管,因为这些企业的倒闭会对行业乃至国家利益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正因为如此,美国才被迫出手救援大摩、高盛和美国国际集团(AIG),才不得不出钱支撑底特律汽车三巨头。

原本谈判就是利益交换,双方各让一步,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现在一方全程铁面不肯交易,那另一方也只能弃子准备后续报复了。毕竟中兴是中国两大全球化通信巨头之一,拥有6万多名员工,年营收超过千亿人民币,去年净利润45.5亿元。中兴的生死存亡不仅关系到一个庞大企业乃至一个生态链的就业问题和财政收入,更关系到中国在未来5G通信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这是一家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龙头企业。

高通急于完成收购

高通正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特殊的夹板境地。高通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成为尴尬的主角,只是他们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的交易正好就卡在中国商务部手中。这是高通完成收购案的最后一道反垄断监管审核关,而且也是中国商务部正好捏在手里的一个筹码。

高通极其迫切地希望完成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交易,扩大自己的未来芯片业务版图。这笔交易是高通梦寐以求的,两家芯片公司的业务正好彼此相错,重合业务不多。高通芯片专注于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而恩智浦芯片侧重于智能汽车、物联网、移动支付和安全领域。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在整合大潮涌动的大背景。安华高连续以370亿美元和59亿美元收购了博通和博科(Broadcade),在短短几年内打造了一个半导体行业排名第四的新巨头;英特尔同样连续以167亿美元和153亿美元收购了FPGA芯片巨头Altera和自动驾驶芯片巨头Mobileye,横向在无人驾驶领域完成了完整布局。

对于刚刚摆脱博通千亿美元恶意并购案阴影的高通来说,这种危机意识显得尤为强烈。他们迫切需要通过并购恩智浦实现强强联合,在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汽车和移动支付五大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才能确保自己未来的行业地位。这笔交易已经通过了全球八个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核,就差中国这一道关口了。

但中国商务部昨天表示,高通提出的并购方案不足以消除交易对市场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高通已经撤回原先方案并重新申报。这也意味着,高通和恩智浦已经无法按照原先设定时间(4月25日)完成交易,只能协商推迟到7月份。如果两次推迟仍然无法通过审核的话,那么高通就不得不放弃这笔已经耗时18个月的交易,还要支付20亿美元的违约金。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为什么高通收购恩智浦需要中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批?因为这笔交易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的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而且高通在中国的营业收入远远超过了中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审查级别。如果高通不经中国审查强行完成交易,那么因此引发的退出中国市场的惩罚,对高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沉重。

或许在美国科技巨头中,没有哪家比高通更在乎中国市场。这家芯片巨头上一财年全球营收223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接近150亿美元,营收贡献占比三分之二,而且近年来还在不断提升。而本土美国市场的营收已经微乎其微,毕竟美国唯一的手机厂商苹果使用自己的A系列处理器,何况苹果还因为专利纠纷拒绝缴纳专利授权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近年来,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强势崛起,已经组成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第二阵营,把LG、索尼、HTC等传统厂商甩在了后面。失去中国市场是高通万万无法接受的结果。这也是高通2015年非常配合地低头认错,向中国政府9.75亿美元罚金的主要原因。

单是失去中兴这个重要客户,对高通来说已经是损失惨重。去年中兴手机全球出货量高达4300万部,其中的处理器、基带芯片和专利授权费等等,都是高通的营收来源。这意味着高通今年的业绩又是雪上加霜;他们刚刚宣布在加州总部裁员1500人,以节省10亿美元成本。去年苹果拒绝支付专利授权费,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通的业绩。

但高通现在并没有多少游说美国政府的底气。今年3月,他们刚刚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帮助,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摆脱了博通长达半年时间的1200亿美元恶意收购阴影,才得以继续保持独立。哪怕博通把总部搬回美国,也没有打动联邦监管部门。美国政府的否决交易理由是国家安全,担心博通入主高通会损害后者的研发投入,给中国华为在未来通信技术标准中带来竞争优势。

贸易大战一损俱损

所以,高通始终对美国商务部的中兴禁售保持着沉默。一方面,高通作为美国公司,必须要遵守美国政府的法规,更要感谢特朗普政府帮助摆脱博通的恶意收购;另一方面,高通也非常谨慎地避免任何有令中国不满的举动,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放行自己收购恩智浦的交易,未来继续在中国保持营收增长。

中美两国经贸关系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剑拔弩张阶段。上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开征惩罚性关税以来,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中国也很快宣布了同等的500亿美元关税报复措施。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随后还可能会提出1000亿美元的额外惩罚关税。

美国政府近期连续推出举措,基本将华为彻底排挤出了美国市场,并对中兴实施了几乎绝杀的禁售令,甚至可能对联想和阿里在美国的业务采取不利举措。这些非贸易壁垒举动一方面意在遏制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另一方面意在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进一步向美国产品和企业打开市场,扩大美国商品的进口额。

接下来中国政府还会采取哪些报复措施?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在手机芯片领域,中国手机厂商和高通几乎是唇齿相依,贸易战的结局是极其惨烈的,也是彼此都无法承受的。没有高通的芯片,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中高端产品竞争力会大打折扣(华为除外),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会直接处于不利局面。而没有中国市场,高通更会骤然失去三分之二的营收收入,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持续研发竞争力。

实际上,随着此次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任何一家存在经贸往来的中美科技企业都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在两个经济大国扳手腕的过程中无奈地被夹在中间。大国角力的进程已经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左右的。经济全球化使得中美两国的科技行业利益密切相关,虽然美国科技巨头占据着芯片等上流技术,但他们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也在制造、供应、市场等方面无法离开中国合作伙伴。一损俱损,共生共荣。

解开当前这个困局的唯一手段,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贸易谈判和利益博弈,而这场贸易战的结果会彻底重写未来两国的贸易规则。

华为、中兴、高通,下一个会是谁?希望这个名单,越少越好。

博通cpu和高通cpu有什么区别?

解答如下:

1.高通CPU只买ARM指令集,自己设计架构,异步多核。GPU是在原来ATI移动图形技术基础上开发的Adreno系列,最高支持DirectX 9。

2.博通CPU整个买ARM架构,GPU是SGX系列。

高通(Qualcomm)是一家美国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在以技术创新推动无线通讯向前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在CDMA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闻名,而LTE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无线技术。高通十分重视研究和开发,并已经向100多位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涉及了世界上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品牌。

高通创立于1985年,总部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33,000多名员工遍布全球。高通连续12年入选《财富》“美国500强”,并入围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连续16年被《财富》评为美国100家“最适合工作的公司”之一。公司股票是标准普尔100和500指数的成分股,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交易代码为QCOM。

高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既包括全世界知名的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和系统制造厂商,也涵盖全球领先的无线运营商,高通致力于帮助无线产业链上各方的成员获得成功。秉承一贯的创新精神,依靠技术创新和进步,高通不断引领3G、4G以及下一代无线技术的演进,在推动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同时,让先进的无线数字技术能够更好的造福人类。

2017年11月6日,博通正式宣布收购高通,总价超1300亿美元。2018年3月14日,博通公司宣布,已经撤回并终止了收购高通公司的要约,并同时撤回在高通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的独立董事提名。

为什么OPPO,VIVO,小米都反对博通并购高通

博通并购高通的事情愈演愈烈,最近OPPO、VIVO、小米等厂家都表示支持高通,反对博通的并购。
博通并购高通将是更大的垄断
高通和博通都是知名的Falbless厂家,都是负责芯片的设计。根据知名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2017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排名,高通和博通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并大幅领先其它厂家,如果并购成功,将成为Falbless领域的巨无霸,两者2017年加起来的营收比Nvidia的四倍还多,约是AMD的七倍,多么恐怖。这样的体量不管是与Fab厂的合作代工还是与下游厂商的供应在谈价格的时候都有着强大的议价能力。
高通以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NXP)的交易到目前都没有被批准,因为需要经过全球主要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博通并购高通将会是更大的垄断,各国的反垄断组织也都不会视而不见。
OPPO等厂家的担忧
在通信领域,都有过被高通的专利支配的恐惧,专利方面如此,高通也因此被中国发改委处以巨额罚款。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机片上系统(SoC)市场统计报告显示,按照收入计算,高通智能机 SoC 市场占有率为 42%,排名第一,在手机处理器的公开市场上高通也垄断了中高端市场。
OPPO、vivo都无法自己设计制造芯片,联发科也推出了高端手机芯片市场,目前只有高通可选。在这种情况,厂家对于博通并购高通存在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垄断是不利于厂家的。
OPPO公司CEO陈明永表示:“我的想法无非就是高通现在和之前是什么样的一家公司,被收购后可能会是一家什么公司,被收购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跟高通接近十年的合作,高通这群人有情怀、很喜欢技术驱动的创新,他们为社会和消费者带来新东西,这是我喜欢的。”

英特尔收购哪一家?

3月10日,英特尔正在考虑一系列收购方案,包括收购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英特尔正在密切关注博通与高通的收购战,很希望看到博通收购失败,因为合并后的公司将会对英特尔构成严重竞争威胁。如果博通看起来很可能会获胜,英特尔可能会介入,提出对博通的收购要约。

3月10日上午联系了英特尔方面核实并了解情况,英特尔回应称,“对于传言,我们不予评论”。

事实上,过去几个月中,博通天价收购高通一事已经掀起了芯片市场的“巨浪”。如若该并购案成功,势必将写下半导体并购案的历史新高纪录,同时也开启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全新里程碑。事实上,博通对高通垂涎已久,其一直希望能借收购高通成为占据无线行业领先地位的通信芯片供应商,而高通则觉得博通出价太低。目前,高通董事会已经至少两次拒绝了博通的收购要约,原因是博通开出的价格相对于公司的增长前景显得太低——尤其是目前高通对荷兰汽车芯片制造商恩智浦43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有望帮助其拓展智能手机之外的市场。

此外,博通收购高通一事也正在面临来自于美国财政部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审查,避免这笔交易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

不过,随着高通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离职,博通收购高通一事或许有了新的变数。3月9日晚间,高通宣布,公司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已去职,不再担任董事长,但仍将留在董事会,其父亲于1985年与他人联合创建高通公司。

而高通首席执行官汤姆·霍顿(Tom Horton)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董事会将继续高效有力的企业治理原则,公司认为在这个重要时刻任命一位独立董事成为董事长,符合公司和股东的最大利益。我们专注于为股东创造最大化价值,并会考虑所有能够实现该目标的方法。

年销售额预期少20亿美元 美公司博通称受华为禁令影响

6月14日,美国芯片公司博通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发布财报,博通表示,受到华为等公司影响,其年销售额将比预期削减20亿美元。

博通成为华为事件影响下首个对营收影响做出量化预估的大型芯片厂商。在电话分析师会议上,该公司总裁兼CEO陈福阳(Hock Tan)称,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对增加订单和主动减少库存的担忧。

博通净利同比降81%,股价跌超8%

当日,博通公布了截至5月5日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并宣布更新其2019财年业绩预期。该公司净收入为5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持续经营业务的营收为29.49亿美元,同比增长20.1%,但净利润(含有非持续经营业务的影响)为6.91亿美元,同比下降81%。

这样的业绩未能达到此前FaceSet调查的分析师预期,后者预计博通该季度收入为56.8亿美元。不仅如此,博通宣布下调2019财年的收入预期,从245亿美元减少到225亿美元。此举,导致博通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小幅上涨后即暴跌超过8%。

从具体业务来看,博通最大的业务部门半导体解决方案的收入为40.9亿美元,低于此前分析师预计的41.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9%;基础设施软件部门虽然收入大幅度提升至14.13亿美元,但其包含了包括其2018年收购的CA业务;知识产权业务也减少了1400万美元收入,仅为1600万美元。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圣何塞的公司制造了一系列射频芯片和电路,这些芯片和电路被用于移动电话和移动网络基站内部。总裁兼CEO陈福阳表示,截至11月的2018财年中,来自华为的收入约为9亿美元,这占其总收入的4.3%。

业界预估华为禁令将产生达百亿美元影响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企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向华为提供来自美国的产品和技术。在这后,甚少有向华为发货的美国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提及这一影响的具体表现。但随着博通的披露,业界预估这将产生达百亿美元的影响。

华为是美国芯片行业最赚钱的客户之一。据业内人士表示,华为曾是博通的第一大客户,在交换机等产品中使用博通芯片。

2018年底,华为公布的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有33家美国公司,占比最高。华为曾披露,2018年其700亿美元采购预算中,约有110亿美元用于购买来自美国公司的零部件。华为的采购对象包括,为其提供智能手机芯片的高通和博通,为其提供基站组建的英特尔和软件的甲骨文,以及其他美国众多小型技术供应商。

据通信媒体报道,一些规模较小的芯片公司已经警告称,对华为的禁令将侵蚀它们的收入。生产射频产品的Qorvo Inc.和生产光网络产品的Lumentum Holdings Inc.上个月双双下调了约5000万美元的季度收入预期。

行业人士认为,美国商务部的命令还可能会影响到华为非美国供应商,因为这些公司业务涉及到美国。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Arm此前告诉员工必须暂停与华为的业务往来,就是因为其有部分技术研发位于美国,而美国政府或以此为借口要求Arm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往来。

不仅如此,谷歌也调整了与华为的业务关系。5月20日,谷歌总部回应记者称,其正在遵守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命令,并审查其影响。不过,该公司也表示这一举措并不影响华为现有设备运行。

在“实体清单”事件之后,华为开始陆续为其自有产品造势。最先做出反应的是芯片部门,5月17日,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在至员工信中披露,“备胎”转正。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随后响应,并表示消费芯片一直作为其“主胎”使用。接下来,华为在世界各地注册其自有操作系统商标。

在一系列自有产品陆续披露期间,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禁令下来,华为增长速度会下降,但不会造成公司的负增长,或者对产业造成伤害。事实上,华为已在中国移动40个城市的招标中中标37个。

CEO:地缘政治的担忧导致需求削减

博通起源于惠普1961年开始的半导体业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惠普CEO卡莉•菲奥莉娜一连串操作引发惠普大变革,1999年将惠普起家的包括半导体的测量设备业务剥离成立安捷伦。2005年,KKR和银湖两个善用杠杆交易的资本方联合从安捷伦手中以26.6亿美元买走了半导体业务改名为安华高。

1953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的陈福阳2006年开始担任安华高的CEO,公司在2008年上市。2007年开始,安华高陆续收购各种资产,2013年进入高潮,当年底其以66亿美元并购了LSI,而2016年其以370亿美元收购了博通。随后,安华高更名为BroadcomLimited(博通)。

2018年4月,博通宣布已将总部迁回美国。因为在宣布这一决定的几周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以国家安全为由下令禁止该公司以1170亿美元收购高通的交易。迁回美国,虽然会面临更高的税率,这将使该公司每年增加约5亿美元的支出,但是这将令博通收购美国公司时避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

博通公司总裁兼CEO陈福阳在白宫宣布把总部从新加坡迁往美国。

从博通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正在积累现金流。财报中,博通宣布以13.3亿美元回购并注销470万股股票,而该公司CFOTomKrasue表示,第二季度创造了2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的新纪录,同比增长了20%。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且收入前景不断变化,但仍然预计这一年增加的现金流比例为两位数。

陈福阳表示,虽然博通技术产品的潜在需求仍然强劲,但是地缘政治的担忧导致这些需求的削减。这些影响还将蔓延到第二季度,博通称由于无线业务销售疲软以及局势紧张,收入将比去年同比增长10%,至55.2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低于第一季度,而且低于FaceSet调查的分析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