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资源共享服务器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服务器形式。

分布式资源共享服务器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分布式资源共享服务器的特点:

1、其具有一个以全局数据库管理员为基础的分层控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一个硬件或软件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网络计算机上,彼此之间仅仅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协调的系统。

正是因为软件的特性,所以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内聚性和透明性。因此,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在于高层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

扩展资料

分布式系统系统优点

1、经济:微处理机提供了比大型主机更好的性能价格比

2、速度:分布式系统总的计算能力比单个大型主机更强

3、固有的分布性:一些应用涉及到空间上分散的机器 

4、可靠性:如果一个机器崩溃,整个系统还可以运转 

5、渐增:计算能力可以逐渐有所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布式系统

什么是分布式?

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上的软件系统。 处理协助任务,然后整合结果。在分布式系统中,一组独立的计算机向用户呈现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像一个系统一样。系统具有多种通用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以动态分配任务,分散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系统中有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全局方式管理计算机资源。通常,对于用户来说,分布式系统只有一个模型或范例。在操作系统之上,一个软件中间件层负责实现这个模型。分布式系统的一个著名例子是万维网,在万维网中,一切看起来都像一个文档(网页)。在计算机网络中,这种统一性、模型和软件是不存在的。用户看到的是实际的机器,计算机网络并没有让这些机器看起来千篇一律。如果这些机器有不同的硬件或不同的操作系统,那么这些差异对用户来说是完全可见的。如果用户想要在远程机器上运行程序,他必须登录到远程机器上并在该机器上运行程序。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共同点是大部分分布式系统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在结构、工作方式和功能上也是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要求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首先了解网络资源。网络用户必须了解网络中每台计算机的功能和配置、软件资源和网络文件结构。如果用户想要读取网络中的共享文件,他们必须知道该文件放在哪个计算机和目录中。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可以随意为用户调度网络资源,调度过程“透明”。当用户提交作业时,分布式操作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系统中最合适的处理器,将用户的作业提交给处理程序,在处理程序完成作业后将结果传递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并没有意识到多个处理器的存在,系统就像一个处理器。

一分钟弄懂什么是分布式和微服务

简单的说,微服务是架构设计方式,分布式是系统部署方式,两者概念不同

微服务是啥?

这里不引用书本上的复杂概论了,简单来说微服务就是很小的服务,小到一个服务只对应一个单一的功能,只做一件事。这个服务可以单独部署运行,服务之间可以通过RPC来相互交互,每个微服务都是由独立的小团队开发,测试,部署,上线,负责它的整个生命周期。

微服务架构又是啥?

在做架构设计的时候,先做逻辑架构,再做物理架构,当你拿到需求后,估算过最大用户量和并发量后,计算单个应用服务器能否满足需求,如果用户量只有几百人的小应用,单体应用就能搞定,即所有应用部署在一个应用服务器里,如果是很大用户量,且某些功能会被频繁访问,或者某些功能计算量很大,建议将应用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各自负责各自功能,这就是微服务架构。

那么分布式又是啥?

分布式服务顾名思义服务是分散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的,一个服务可能负责几个功能,是一种面向SOA架构的,服务之间也是通过rpc来交互或者是webservice来交互的。逻辑架构设计完后就该做物理架构设计,系统应用部署在超过一台服务器或虚拟机上,且各分开部署的部分彼此通过各种通讯协议交互信息,就可算作分布式部署,生产环境下的微服务肯定是分布式部署的,分布式部署的应用不一定是微服务架构的,比如集群部署,它是把相同应用复制到不同服务器上,但是逻辑功能上还是单体应用。

微服务相比分布式服务来说,它的粒度更小,服务之间耦合度更低,由于每个微服务都由独立的小团队负责,因此它敏捷性更高,分布式服务最后都会向微服务架构演化,这是一种趋势, 不过服务微服务化后带来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服务粒度小,数量大,后期运维将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