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行星的命名惯例是谁最先发现的谁就有资格命名,周杰伦星是由两岸天文爱好者蔡元生、陈韬、林启生和梁品于2009年在台湾玉山国家公园的鹿林天文台合作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编号257248。由于4人都是周杰伦的铁杆粉丝,他们一致商定用周杰伦的名字命名。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武汉高三学生发现小行星并拥有命名权,背后有着怎样的励志故事?

华中师大一附中熊家锐小组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确认,并被授予国际编号:2021 GB68。根据规定,熊家锐小组将拥有此小行星的命名权。据介绍,今年高三的熊家锐是该校学生科学院天文与地球科学分院的一位成员,从小喜爱天文学,曾两次入选天文奥赛国家集训队。对于个人而言,发现一颗新的小行星并进行命名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

第一,你必须是发现的主导者,或者是出资者。因为必须准确的算出小行星的轨道,也就是说至少要观测三次,全国拥有命名权的单位也仅有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天文台。其次,发现必须是得到IAU认可的。假设你发现了一颗从没有被其他人发现的小行星,那么你就要开始算出其的轨道,并将相关数据上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其审核后你就拥有了对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权,接下来就可以用你想要的名字去命名它了,小行星命名的原则是永久编号+名称,如”姚贝娜星“的正式名称为41981号“姚贝娜”星。

不过,获得小行星命名权可不容易。这个命名权非常珍贵,它是一项国际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一般只有发现小行星的人才有资格对这颗小行星命名。而每一颗已经命名的小行星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或惊人的贡献。粉丝将小行星命名为“周杰伦星”,杰伦感动写歌找一颗星,只为你命名。

这时,他们发现大家竟然都是周杰伦的铁杆粉丝,便一致决定将这颗行星命名为“周杰伦星”。最终,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通过,“周杰伦星”就诞生了。刚得知这一消息的周杰伦一度以为是粉丝和他开玩笑,最后得知是真的,感动不已,因此写了这首《爱的飞行日记》。杰伦获得这崇高的荣誉是来自粉丝的热爱,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获得小行星命名,是因为功勋卓着。

据说宇宙中有颗以周杰伦命名的星星?有这回事吗?

周杰伦星(Chouchiehlun)是由两岸天文爱好者蔡元生、陈韬和林启生等于2009年在台湾玉山国家公园的鹿林天文台发现合作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已,编号257248。小行星是目前天文学界唯一由发现者拥有命名权并获得公认的天体。

简介

周杰伦星属于主带I型小行星,永久编号为257248,临时编号2009 FA19。直径约为3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3.64地球年。2011年6月在金牛座运行,距离地球约5.4亿公里,亮度约23等。在冲日前后它的亮度在19-20等之间,可用大型望远镜观测到。“周杰伦”星下次冲日时间为2012年1月7日。

 你百度一下周杰伦星就可以了 我伦威武!

为什么用周杰伦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在全世界又有多少用明星名字命名的行星,会不会因此名留青史。

日前,杨丞琳在台北举办新专辑签唱会。唱片公司为犒劳杨丞琳,特别送了一颗天上的星星。这颗星星是经美国天文认证,价值约一万美金,以杨丞琳的英文名“Rainie”作为命名。而刚刚过去的7月,周杰伦、徐克也正式获得“命名小行星”的荣誉。但他们跟杨丞琳“上星”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花一分钱,而是粉丝把他们捧上天的。

早在1999年,璀璨的星空中已有“巴金星”、“陈景润星”等小行星。而在中国娱乐圈中,目前仅有金庸、鲍德熹、徐克、林青霞、周杰伦等已获得命名。有意思的是,这些以明星命名的小行星绝大多数并非本人申请,而是爱好天文的粉丝无私的赠送。如“周杰伦星”是在2009年,由台湾高雄天文学会蔡元生等4人共同发现,他们都是周董的粉丝,于是决定将小行星命名“周杰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