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 ,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出口补贴基本形式有直接出口补贴和间接出口补贴。 直接补贴是指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所带来的损失。 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如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所缴纳的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出口补贴的方式有:
1.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ies):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今补贴。
2.间接补贴(Indirect Subsidies):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乌拉圭回合”达成“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又把名目繁多的补贴措施分为三大类:
1.被禁止使用的补贴措施,即对进口替代品或出口品在生产、销售环节,直接间接提供的补贴。它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或严重损害别国经济利益。
2.允许使用,但可提出反对申诉的补贴措施。它可在一定范围实施,但如在实施中对其他缔约国贸易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产生严重歧视性影响时,受损的缔约方可以向实施补贴的缔约方提出反对,或提起申诉。
3.不可申诉的补贴措施。它一般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发展经济的必要性,不会受到其他缔约方的反对或引起反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将出口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三种。禁止性补贴是不允许成员政府实施的补贴,如果实施,有关利益方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可申诉补贴指一成员所使用的各种补贴如果对其他成员国内的工业造成损害,或者使其他成员利益受损时,该补贴行为可被诉诸争端解决;不可申诉补贴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大,不可被诉诸争端解决,但需要及时通知成员。实施不可申诉补贴的主要目的是对某些地区的发展给予支持,或对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及就业调整提供的援助等。
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利用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在国内行政法律制度上,授予利益的行政行为不会构成违法受到追究,但在国际贸易中对国内相关人的利益行为可能构成对其他成员方贸易商的不利,补贴可以影响国际市场的货物流向,补贴经常被作为刺激出口或限制进口的一种手段。

关税与生产补贴的比较_示醚

两者的定义不同。关税:是指国家授权海关对出入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在各国一般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单位指定税率的高级税种,对于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而言,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一般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特别关税。生产补贴:政府为控制价格和扶持生产而对生产部门提供的补助。包括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补贴视为负的生产税。
:
1、 关税可以抵扣吗
关税不能抵扣。进口关税应当计入进口材料成本,不能抵扣,进口增值税可以抵扣,进口货物海关代征的关税也是不能抵扣的,只能抵扣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对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开据的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标明有两个单位名称,即既有代理进口单位名称,又有委托进口单位名称的,只准予其中取得专用缴款书原件的一个单位抵扣税款。 申报抵扣税款的委托进口单位,必须提供相应的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原件,委托代理合同及付款凭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款。
2、 关税计算怎么算
①从价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②从量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关税税额=货物数量*单位关税税额。
③复合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关税税额=货物数量*从量关税税率+关税完税价格*从价关税税率。
3、 关税与增值税的关系是什么
增值税同关税存在着配合关系。一般说来,出口商品大都免征关税,与此同时,出口商品也大都免征增值税,或者将已征收的增值税予以退还。反之,进口商品大都征收进口关税,同时,也大都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进口环节:关税=完税价格X关税率,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率)X增值税率。
4、 出口补贴基本形式有哪些
①直接补贴,指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所带来的损失。
②间接补贴,指政府对部分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其目的在于降低商品的成本以及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出口退税与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一国政府、垄断组织或同业公会为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商以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成本和销售价格,加强竞争能力,争夺市场。补贴的方式有两种:(1)直接补贴。即直接付给厂商现金,金额一般为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的差额;(2)间接补贴。即政府对于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运输上的优惠。
出口退税:一国为了奖励出口,对于已纳税的进口原料,如经加工制成成品再出口,一般退还进口税。有的国家全部退还,有的退还大部分,还有些国家则规定了期限,逾期不退还。

中国出口补贴哪些产业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规定,将补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红灯补贴——禁止性补贴
红灯补贴又称禁止性补贴。禁止性补贴在贸易实践中又称“红箱补贴”,是指世贸组织反补贴协议规定禁止成员方给予或者予以维持的补贴行为。由于禁止性补贴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反补贴协议对此类补贴以及维持此类补贴的行为予以严格禁止。
黄灯补贴——可诉补贴
黄灯补贴又称可诉补贴,指那些不是一律被禁止,但又不能自动免于质疑的补贴。对这类补贴,往往要根据其客观效果才能判定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绿色补贴——不可诉补贴
根据反补贴协议规定,不可诉补贴是指不会招致其他成员方提起反补贴申诉的补贴。不可诉补贴分以下两种:
以上就是对出口补贴的介绍,希望对各位卖家有所帮助。

财政补贴和出口补贴分为几类?

按照财政补贴的政策目的分类,可以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补贴、财政贴息和税收支出等;按照财政补贴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生活补贴、生产补贴和其他补贴;按照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可以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按照财政补贴最终受益者分类,可以分为对生产者的财政补贴和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分类法多指价格补贴;按照补贴方式不同,财政补贴可以分为暗补和明补两类。最主要的是第一种。
出口补贴可分为:1.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ies):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今补贴。
2.间接补贴(Indirect Subsidies):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乌拉圭回合”达成“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又把名目繁多的补贴措施分为三大类:
1.被禁止使用的补贴措施,即对进口替代品或出口品在生产、销售环节,直接间接提供的补贴。它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或严重损害别国经济利益。
2.允许使用,但可提出反对申诉的补贴措施。它可在一定范围实施,但如在实施中对其他缔约国贸易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产生严重歧视性影响时,受损的缔约方可以向实施补贴的缔约方提出反对,或提起申诉。
3.不可申诉的补贴措施。它一般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发展经济的必要性,不会受到其他缔约方的反对或引起反措施。
希望这个答案可以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