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控制身高基因是随机组合的,人有46条染色体分别来自妈妈23爸爸23,可以组成很多组合。任何一个组合的不一样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表现,而且控制身高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外部环境的调控,性别差异,成长环境,饮食,作息都能对控制身高的基因产生影响。

亲姐妹身高相差15cm,背后的原因竟是

王先生与妻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4岁,却只有150cm ,而且身高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增长了;而 二女儿刚11岁,虽然年龄比姐姐小,但身高却已经开始超过姐姐,长到了154cm ,而且目前每年还能长高6cm,与姐姐的身高差不断拉大。

据王先生讲:

大女儿出生时,由于两口子工作比较忙,没过多久就让姥姥带了。二女儿是一直带在身边的,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爱运动,睡眠好,营养好。

姥姥年轻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没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便把对孩子的爱都转移到孙辈身上来,对王先生的大女儿很是宠爱,对孩子听之任之,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

久而久之,王先生的大女儿便 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不爱运动、很少晒太阳,挑食、偏食,经常吃垃圾食品,作息时间不规律,看电视玩电脑熬夜,姥姥也不管。 10岁月经初潮后,姥姥也没当回事;对于身高不高,姥姥也没在意,觉得自己女儿就是晚长的,十八还长个呢,外孙女随妈以后会长高的。

等到大女儿14岁,身高已经不怎么长的时候,王先生开始着急了,急忙带着女儿到专业的生长发育机构咨询,希望能找到让孩子长高的方法。

接待王先生一家的是健高儿科的李辉医生,李辉医生通过详细的问诊和骨龄等科学的检查发现,王先生 大女儿的骨骺已经闭合,身高增长空间已经没有了,将来的身高也就是150cm 。而二女儿的骨龄与年龄相符,生长空间还很足,通过身高预测,二女儿将来的身高能长到165cm,两姐妹将来的身高相差至少15cm。

李辉医生讲到:

一个人的身高只有60%是由先天遗传作用决定的,剩余的40%受到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内分泌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后天因素作用发挥的好,矮个父母也能养出高个的孩子;

如果后天因素作用发挥的不好,即使父母个子都高,孩子的身高也不会高。

虽然王先生身高178cm、妻子身高165cm,两人身高都很高,但由于大女儿不良生活习惯,营养、运动、睡眠等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不仅没有起到对身高的促进作用,反而危害了身高的增长。 而二女儿刚好相反,后天因素对身高的积极作用发挥得好,让她将来能长成大高个。

听到这样的结果,王先生后悔不已,本来在大女儿小时候没有好好照顾她就已经很亏欠了,如今又导致她长不高,自己将来该怎么面对因身高遭受挫折的女儿啊!

★身高增长有时限

临床医学表明:

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14、15岁的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很多家长等孩子“晚长”。

研究表明:

在100名等待“晚长”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最终贻误孩子!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孩子到初中毕业,骨骺还没有闭合,还能长高,那确实属于“晚长,晚发育”。但这样的例子极为个别,99%的孩子一般初中毕业肯定是不能再长高了。

★身高可以科学管理

美国爱心基金会会长翁永凯在人民网、健康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2016年度)论坛上介绍说:在美国,59%的孩子在6~10岁就开始接受身高管理。

这是因为, 青春期之前完成整个人体身高80%左右的增长幅度,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长2-4cm!年龄越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就越大,将来长成大高个的可能越大。

因此当发现孩子身高比人矮时,越早诊疗,效果越好,一定要让孩子赶在青春期前实现身高优势成长!

兄弟姐妹为什么有的高有的矮

亲兄弟的话,不一定身高就会差不多。

如果不是双胞胎的话,就更不用说,就算亲兄弟,身高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除了遗传基因的因素,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像出生季节的差异,食物爱好还有性格的差异。

出生季节的差异就在于不同的季节,能够为婴孩及哺乳期的母亲提供的食物的丰富程度不同,母亲的进食不同,那么对她分泌的母乳质量有很大影响,这样可以直接影响到婴儿的营养问题,这对往后孩子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

食物的爱好就在于兄弟俩是否在进食方面有不同的偏好,譬如说是否其中一个很爱喝牛奶之类有助于长高的食物而另一个则不喜欢呢?这样的话,就自身而言,吸收的营养成分就不同,就算遗传的身高基因很相似也没有用。

性格方面,是否兄弟俩其中一个比较好动开朗,顾虑比较少而另一个性格就恰恰相反呢?据研究表明,考虑事情比较浅比较少的人相对而言会比较高,因为常常多虑的人会影响生长激素的生成。所以想东西简单的人通常长得比较高。而且喜欢运动的那个也理应比不喜欢运动的那一个长得高。

上述只是其中的几个原因,影响身高的还有很多因素。总而言之,尽管基因很重要,但后天的影响更不容忽视。而且,决定身高的基因属于多基因遗传,所以就算是亲兄弟姐妹也不一定相同,除非他们是同卵的双胞胎或多胞胎。

我发现一个问题,同样是亲姐妹身高差距怎么这么大,姐姐张金玲身高149...

这就是遗传神奇的地方啊 , 说不定父母双方在前代的长辈有非常高的基因 , 在银玲身上成了显性基因 ,而金玲身上的显性基因和父母一样 , 所以长不高, 结论就是应该不是基因变异 , 应该是原本隐性的基因在银玲身上发辉了显性的功能 .. 使她头好壮壮 ... ^ ^

兄弟或姐妹身高的比较

在没有特殊基因作用的机理下,一般都是小辈比长辈个高,而且在同辈中,年龄较小者也有此现象出现,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认识是营养水平的提高或者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后代的巨大化,但是无法解释相差几年甚至是1~2年之间的同辈中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

我个人的角度可以从进化的适应性来考虑,生物为了终于的延续,需要“最大化发展”,就是说,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来使本种族延续概率的最大化,那就是占有更大空间,资源,减少其他物种的威胁(体型巨大化比物种技能化需要的时间更短),那么知道这个前提后,我们就可以这么理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身高差异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所以个体差异不大,但是到了物质条件及其丰富的今天,制约的条件被去除了(完全可以这么说),体内某些基因被激活,生物本能凸显出来,个体处于“最大化发展”状态,所以就呈现个体节节高的现象了

【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你考虑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