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连接,一般是把液压缸的进油和回油连接在一起,把油缸的有杆腔油液压回流到无杆腔,以增加液压缸往外伸出的速度,这种连接方式一般用在无负载或小负载的快进行程中,它是以牺牲输出力为代价而提高运动速度。

差动连接的特点:

在作用力较小的环节,以牺牲输出力为代价而提高运动速度为代价,在较小的供油量情况下实现较快的速度。推力减小了,速度提高了。当元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是有杆腔的两倍时,亦即活塞直径等于活塞杆直径时,差动连接的速度较没有差动连接的速度提高了一倍,而推力则减小了一半。

液压系统的差动连接,有什么特点

液压系统的差动连接的特点是推力减小,速度提高了。快进时有杆腔和无杆腔联通,输出压力小,但是速度快。差动连接是增速的一种有效手段,别的动作顺序特点跟普通的一样。

当元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是有杆腔的两倍时,亦即活塞直径D=d时(d为活塞杆直径),差动连接的速度较没有差动连接的速度提高了一倍,而推力则减小了一半。

对单活塞杆液压缸来说,其左右两腔相互连通,并同时都和进油管路相通的连接方式叫做液压缸的差动连接。液压缸的差动连接主要用于有快速要求的空行程动作循环中,因其结构简单,故应用较广。

扩展资料:

液压缸的五大组成部分是:缸筒组件、活塞组件、密封装置、缓冲装置、排气装置。

所谓液压缸差动连接,是指将缸的不等面积的两个腔(比如活塞缸的活塞头腔和活塞杆腔),通过控制阀连接在一起。一般用在空程快进(或快退),或要求作用力较小的环节。可以在较小的供油量情况下实现较快的速度。

差动连接,一般是把液压缸的进油和回油连接在一起,把油缸的有杆腔油液压回流到无杆腔,以增加液压缸往外伸出的速度。

这种连接方式一般用在无负载或小负载的快进行程中,它是以牺牲输出力为代价而提高运动速度的。差动连接是在不增加液压泵流量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运动的有效方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差动连接

什么是差动连接?其特点是什么

差动连接,一般是把液压缸的进油和回油连接在一起,把油缸的有杆腔油液压回流到无杆腔,以增加液压缸往外伸出的速度,这种连接方式一般用在无负载或小负载的快进行程中,它是以牺牲输出力为代价而提高运动速度的。

液压与气压传动中什么是差动连接

实现差动的前提是:执行元件(比如油缸或气缸)的进出端有面积差;
方法:把进油(进气)端与出油(排气)端连接起来,利用面积差产生的力工作。特点:在相同进油(气)量下,速度较快,但相应的产生的力较小。

什么是液压缸差动连接?其活塞运动速度和输出力怎样

正常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无杆腔进油,活塞杆腔出油。
差动连接,是指活塞杆伸出时,把活塞杆腔出来的油引到无杆腔。
差动连接时:
活塞杆速度增加,大于正常速度。这是因为无杆腔进油,除了泵的油,还有活塞杆腔过来的油。
输出力减小,差动连接时,无杆腔和活塞杆腔是连通的,两腔压力一样,活塞上的推力被抵消一部分。

液压缸差动连接的原理

液压缸的差动原理,就是两端同时接供油管路,一端由于活塞杆作用面积要小于另一端,利用差动原理实现运动。差动连接是在不增加液压泵容量和功率的条件下,实现快速运动的有效办法。

差动连接缸左右两腔的油液压力相同,但是由于左腔(无杆腔)的有效面积大于右腔(有杆腔)的有效面积,故活塞向右运动,同时使右腔中排出的油液(流量为q′)也进入左腔,加大了流入左腔的流量(q+q′),从而也加快了活塞移动的速度。

实际上活塞在运动时,由于差动连接时两腔间的管路中有压力损失,所以右腔中油液的压力稍大于左腔油液压力,而这个差值一般都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差动连接时活塞推力F3和运动速度v3为:F3=p1(A1-A2)=p1πd2/4 (4-24),进入无杆腔的流量:q1=v3=4q/πd2   (4-25)

由式(4-24)、式(4-25)可知,差动连接时液压缸的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小,速度比非差动连接时大,正好利用这一点,可使在不加大油源流量的情况下得到较快的运动速度,这种连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组合机床的液压动力系统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快速运动中。

扩展资料

液压缸的结构型式有活塞缸、柱塞缸、摆动缸三大类,活塞缸和柱塞缸实现往复直线运动,输出速度和推力,摆动缸实现往复摆动,输出角速度(转速)和转矩。

液压缸除了单个地使用外,还可以两个或多个地组合起来或和其他机构组合起来使用。以完成特殊的功用。液压缸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机床的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压缸

什么是差动链接?

对于推挽式编码器的接线可参考制造商推荐的单端或差动方式连接。
差动线路用在具有正弦长线驱动器的模拟编码器中,这时,要求信号的传送不受干扰。像长线驱动器线路那样,对于数字信号产生两个相位相差180度的信号。这种线路特意设置了120欧姆的特有线路阻抗,它与接收器的输入电阻相平衡,而接收器必须有相等的负载阻抗。通常,在互补信号之间并联连,120欧姆的终端电阻就达到了这种目的。
http://blog.gkong.com/more.asp?name=zhyo720211&id=13925

参考资料:


http://www.xdkj.net.cn/shouce/ABB/ACS550/otac_cn.pdf
http://www.cnctechnet.com/catalog.asp?tags=%E7%BC%96%E7%A0%81%E5%99%A8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86755.html?si=5

什么叫液压缸的差动连接?

活塞无杆端面比有杆端面的受压面积大(大杆的面积),(这面积差是差动的根本原因。)在两端面受压力(压强)相同时,无杆端面的总压力大,会将活塞推着向有杆端移动,这就是差动。这时,将有杆腔排出的油导入无杆腔,就在泵油的基础上增加了流量,能使活塞更快移动,形成差的快速。这种油路的连接方法,叫做差动连接。

什么是差动保护?为什么叫差动?这样有什么优点?

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是按循环电流原理装设的。

主要用来保护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同时也可以用来保护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

在绕组变压器的两侧均装设电流互感器,其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即如果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同级性端都朝向母线侧,则将同级性端子相连,并在两接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只差,也就是说差动继电器是接在差动回路的。

从理论上讲,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差动回路电流为零。实际上由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不可能完全一致等原因,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差动回路中仍有不平衡点流Iumb流过,此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IK为 Ik=I1-I2=Iumb

优点:如果采用单线输入输出,那仪表的量程将需要很大,量程大就意味着精度不高,所以这时采用差动的方式,使得控制的量始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这样就有利于获得比较高的控制精度。

扩展资料: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的和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单纯、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于变压器做主保护。另外差动保护还有线路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等等。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防止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其接线方式,按回路电流法原理,把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接成环流,变压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如果忽略不平衡电流,在两个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臂上没有差电流流入继电器,即:iJ=ibp=iI-iII=0。

如果内部故障,如图ZD点短路,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等于短路点的总电流。即:iJ=ibp=iI2+iII2。当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动作电流,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

主要措施

(1)减小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各侧用的电流互感器,选用变压器差动保护专用的D级电流互感器;当通过外部最大稳态短路电流时,差动保护回路的二次负荷要能满足10%误差的要求。

(2)减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

这实际上相当于减小二次侧的端电压,相应地减少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减小二次负荷的常用办法有:减小控制电缆的电阻(适当增大导线截面,尽量缩短控制电缆长度);采用弱电控制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为lA)等。

(3)采用带小气隙的电流互感器

这种电流互感器铁芯的剩磁较小,在一次侧电流较大的情况下,电流互感器不容易饱和。因而励磁电流较小,有利于减小不平衡电流。同时也改善了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

比率差动保护是差动保护的一种。

差动保护需采取比率差动的原理:防止在变压器区外故障(穿越性故障)时,高低压侧CT传变特性不一致,导致差流的产生,并且超过定值而动作,当采用了带比率制动的差动保护后,随着穿越电流的增大,差动启动的门槛将会抬高,保证穿越性故障不误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差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