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性”是好茶内质的转变,给人一种神秘的微妙感。香气不张扬,内敛。苦味不论味道是浓还是淡,都恰到好处,苦得爽朗,轻得柔美。茶汤入口很涩,之后在口里的回味还是很涩,这种茶叶就是涩的。茶汤入口感觉涩,之后在口里有回甘,这种就是收敛性。

茶叶滋味的专业术语

不管红茶还是绿茶,说到口感都喜欢用“甘甜浓醇”等百搭词语来形容,懂茶的朋友表示很无奈,要想把茶喝懂,就必须学会如何形容口感。

但是茶叶滋味术语太多记不住咋办?这一期,茶小妹为大家准备了6大茶类形容口感的典型说法,绝对是爱茶人居家旅行之必备啊。

(一)绿茶

褒义术语

1、鲜爽

对于绿茶来说,“鲜爽”绝对是一种不能错过的口感。

茶友们在喝到极好的绿茶时,最爱发出这样的感叹:“汤感稠厚鲜爽,如饮了海鲜汤……”。

贬义术语

2、生涩

指味道生青涩口,由于夏、秋季生产的绿茶杀青不均匀导致的。

3、火味

指类似炒熟的黄豆味,由于干燥工序锅温或烘温太高导致的。

(二)乌龙茶

褒义术语

4、岩韵

指武夷岩茶特有,如著名的大红袍,具备“岩骨花香”韵味的特征,在冲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浓重的茶香。

5、音韵

指铁观音茶特有,在不同的茶人,包括茶叶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

通常来说,品质高的铁观音其香型独特且留香较长,入口回甘带蜜味,这种独特的韵味为“观音韵”。

(三)红茶

褒义术语

6、浓强鲜

指味浓而鲜爽,富有刺激性,常见于优质红茶。

贬义术语

7、生味

指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

中性术语

8、收敛性

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

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四)白茶

褒义术语

9、清甜

指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贬义术语

10、青味

指茶味淡而青草味重。

(五)黄茶

褒义术语

11、甜爽

指爽口而感到有甜味。

(六)黑茶

褒义术语

12、陈醇

指有陈香味,醇和可口,且无霉味,常用于普洱茶滋味。

13、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特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14、槟榔味

类似咀嚼槟榔后产生的滋味,辛、涩后回甘,是六堡茶的特有滋味。

什么才是普洱茶的收敛性?

有人这样描述“茶汤入口很涩,之后在口里的回味还是很涩,这种茶叶就是涩的。茶汤入口感觉涩,之后在口里有回甘,这种就是收敛性。” 我们认为,收敛性其实可以这样理解茶汤的「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的过程。那么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普洱茶的“收敛性”呢?在若干个说法中,到底那个才是最接近“收敛性”的呢?收敛性到底描述的是茶叶的什么特质呢? 茶汤入口很苦(涩),之后在口里的还是苦(涩)味,这种茶叶就是苦涩底的茶。茶汤入口感觉苦和涩,而后苦有回甘、有喉韵,这种被感知至消退的过程就是收敛性。在一款普洱茶汤入口的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收敛性较强的茶:苦(涩)味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后,又迅速消退,转成回甘迅速; 收敛性较弱的茶:苦(涩)味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后,消退的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收敛性一词,有收缩、内敛、含蓄的解释。同样也有一种药物叫“收敛剂”-主要成分为单宁,收敛性=涩,也许正是来自于此。 对于茶叶的品质的描述,通常的惯例人们会说好的方面,比如说某款茶,香气特别好。如果收敛性性等于刺激性的话,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收敛性好”这句话是在说这茶好?还是不好?苦涩是刺激性,那么苦涩重的茶是好呢?还是不好?问题恐怕还不是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些感官,直接用苦、涩、甜、等各种指标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破费周折的用“收敛性”呢?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某位朋友转的关于收敛性的一些‘类官方’的说法: 中国国家(GB)茶叶标准: 《GB10221.2-88感官分析术语与感官有关的术语》中对收敛的说法如下:收敛效应convergenceeffect降低了对两个同时的或连续的刺激的差别的反应。与对比效应相反。 《GB10221.3-88感官分析术语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中对苦,涩的定义如下:苦味的bitter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涩味的astringent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看到这里,似乎明白,“收敛性”并不是简单的对苦涩的描述,而是说明一种复合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在品饮茶叶的过程中,带来给人除了身体以外的心的愉悦! 能否可以这样说:收敛性表面上是一种对感官的描述或评价,却意在道出茶品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某些因素的指标。 又能否可以这样说:虽然这些因素能够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却有着某些‘有目共睹’的共性。(好茶的共性,不得不让我又想到某人说的“好茶是给有思想的人喝的”) 再能否可以这样说:收敛性正是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而这些“因素”已经不是简单的苦涩概念。如果能对这些因素有个明确的认识,认识“收敛性”,认识“好茶”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就又说到‘喝茶’上来了。喝茶理应追求好的感觉,首先是感官的方面,然后是心灵的方面,这符合东方人喝茶的追求。好的口感、香气、回甘、生津、滋味,能够给人喝着爽,但却不一定能够让人有心的愉悦,也就是说,饮者感觉不到这茶的灵性,或者说这茶"不活"!~没有茶韵!好的感觉来得太直接了,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经不住把玩!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里面,都有一种以含蓄、内敛为美的倾向。这如果体现在茶给人的复合感觉上,应该就能够给人带来韵味,让人觉得这茶有灵气-“活”。这就是茶的收敛性强的定义吧!(个人观点) 举几个指标来试验证一下什么是收敛的感觉:香气--香气不张扬,内敛;苦--无论轻重否,恰到好处,苦得爽朗,轻得柔美,不要苦得要死甜香得要命的那种感觉;涩--适当即可,能悠然而化;生津--姗姗而来,而不是一口下肚,马上就来,太直接了,如同吃药,何韵之有?等等,总之是一种含蓄,内敛的感觉。这些感觉对于普洱茶,尤为重要。 这些感觉复合而出的“复合感觉”,饮者喝茶在口,感觉在心,评判以‘收敛’为上,自然会对一款茶的收敛性如何,做出客观的评价。

茶叶的内含物质有哪些?茶叶的内含物质与茶叶的滋味有什么联系?

我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茶类花色繁复、茶名多种多样,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陈启坤教授,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研究茶叶,提出了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把茶叶分为基本的六大茶类。六大茶类因为加工工艺不同,成茶内含物质有所区别,所以六大茶类的色、香、味、形各不相同。 

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多种多样,目前已经统计出的就有140多种。总的来说,茶叶的主要内含物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糖类、蛋白质、果胶、芳香物质、叶绿素等。茶叶的品质特征即是这些内含物质的在外表现。

其中叶绿素、叶黄素、叶红素等物质决定了茶叶的颜色,绿茶中茶叶的原有物质保留的最为全面,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因此绿茶呈现出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红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发生了酶促氧化反应,生成了叶黄素和叶红素,叶红素堆积在一起呈现出红茶干茶乌黑油润的品质特征。叶黄素被较多的溶解在茶汤中,所以红茶的茶汤呈金黄色。黑茶中普遍含有较多的叶红素,因此黑茶的茶汤多是红艳透亮的颜色。

氨基酸溶解在茶汤中,带给我们的感官体验是鲜爽度和甘甜。茶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中主要成分有茶氨酸,茶氨酸只存在于茶叶里,其他花草树木果蔬等都不含有茶氨酸。茶氨酸主要决定了茶叶的鲜爽度,另外也略带甜叶和苦味。大体上讲,氨基酸的含量越高,茶汤的鲜爽度就越高。

茶多酚是茶叶当中的主要内含物,它是无色透明的,表现在茶汤的滋味上就是大家常说的“收敛性”。所谓收敛性指的是茶多酚于口腔粘膜蛋白质发生反应,会在口腔中生成一种不透水的新产物,新产物使口腔感到收敛感。茶多酚主要影响茶汤的浓度和收敛性,茶多酚含量越多,茶汤浓度越高,收敛性越强。

茶叶中也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俗话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茶汤中的苦涩物质就是咖啡碱。咖啡碱具有遇热则挥发的特性,因此随着茶叶冲泡次数的增多,茶汤中的咖啡碱会越来越少,苦涩味也会越来越不明显。

绿茶的特点

绿茶的特点为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绿茶的四大种类及代表茶

1、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是指采用滚筒或锅炒的方式杀青、干燥的绿茶,其外形紧结、色泽绿润、香气高鲜、汤色绿眀,滋味浓而爽口。炒青绿茶是绿茶中产量最庞大的,还可以细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代表性名茶如:婺绿、平水珠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松萝茶、信阳毛尖等。

2、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是指在干燥工艺中,用烘笼或烘干机烘干的绿茶,其外形完整、色泽深绿油润、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其中名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天山绿茶、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南糯白毫等。

3、蒸青绿茶

蒸青绿茶是中国绿茶最早的制法,利用热蒸汽来对鲜叶进行杀青,再经揉捻、干燥。蒸青绿茶外形紧细呈针状,色泽鲜绿或深绿油润有光,汤色澄清,呈浅黄绿色,有清香,滋味醇或略涩。目前我国蒸青绿茶生产量较少,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中国煎茶以及台湾部分茶区产品等。

4、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就是用日光进行干燥的绿茶,其外形粗大,色泽深绿尚油润,香气高,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尚醇,收敛性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其中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不过大都被用作紧压茶的原料了。

生普与绿茶到底有哪些不同

主要区别有,性质不同、品质特性不同、主要功效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生普洱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指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为生茶。

2、绿茶

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绿茶品种很多,如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等等。

二、品质特性不同

1、生普洱

普洱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茶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普洱减肥效果好一点 但是对胃的刺激比较大。不建议长期喝生茶。

2、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三、主要功效不同

1、生普洱

生普洱茶功效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 ,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病患者、不宜饮用。

2、绿茶

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抗衰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普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