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调又称为连接变调,即将声调变化之方法使用于字词音节并合上的处理。变调在梵文里意思为 "合并在一起"。在所有的声调性语言里改变声调的程序是一种主动形态的作为,不过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是一种语言上比较普偏性的声调并合运作形态。

变调主要分为两种:

1、普通话语音中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字变成阳平。例如:“一致”中的“一”为阳平。

2、转调。例如:处分、处罚、处置、处理,“处”为三声,而处长、处所中的“处”却为四声;一个人、一朵花,“一”为一声,想一想、拉一拉中的“一”

什么是变调,举例说明主要有几种?

变调,指汉语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调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又称为连接变调,即是将声调变化之方法使用于字词音节并合上的处理。

变调在梵文里意思为 "合并在一起"。在所有的声调性语言里改变声调的程序是一种主动形态的作为,不过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是一种语言上比较普遍性的声调并合运作形态。

什么是变调,举例说明主要有几种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主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

??1.上声的变调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35,如“水果”,“水”变读35。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有的变35,如“早起”的“早”变读35;有的变21,如“毯子”的“毯”变读21。三个上声字连读,若是“双+单”格,前两个变读35,如“草稿纸”的“草稿”两字都变读35。若是“单+双”格,则分别变为21+35+214如“武厂长”在非上声的前面,如“统一”、“海关”、“土地”、“尾巴”等的前一上声都变读21。

??2.去声的变调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如“变化、互助”的“变、互”。

??3.“一、不”的变调

在去声前,如“一样、一定”的“一”,“不怕、不看”的“不”一律变读35。在非去声前,如“一般、一年”的“一”变读51。“一”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如“谈一谈、管一管”)变读轻声。“不”在肯定否定连用时(如“来不来、开不开”)也变读轻声。

??4.“七、八”的变调

在去声前,如“七块、八岁”的“七、八”可以变读35;也可不变,仍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