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田是鲁迅的第一位真正的启蒙老师。周玉田1844―1898是鲁迅祖父的堂哥,按辈分他是鲁迅的伯祖父,他原名周兆蓝,因此鲁迅尊称他“蓝爷爷”。鲁迅7岁时便到周玉田塾馆学习,一直到11岁。他的第一本课本是官方历史启蒙教科书《鉴略》,从盘古开天地一直讲到清朝。这本书政治立场虽然保守,但能给读者一些历史知识,对儿童而言是有价值的。鲁迅先学习历史,这与他以后确立“治学先治史”的严谨治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周玉田是一个知识渊博、善诗作文的秀才,怀才不遇只好沉沦坐馆舌耕谋生。他历史知识丰富,精通考据学,写过很

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是谁?

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是寿镜吾先生。寿怀鉴(1849~1930年),字镜吾,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他教学认真,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诗经》等经典之外,他还经常给学生讲荆轲、聂政等人除暴安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寿镜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寿镜吾先生为人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为人正直,尚气节,崇礼义,生活俭朴。

寿镜吾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在《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作者对老师有较详细的介绍。寿镜吾外貌是高而瘦的老人,戴眼镜,为人和蔼,讲礼法,在大家心中是学识渊博的人。

相关信息

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读书。三味的意思,按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后来的解释是: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曾提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的情况,持批判的态度。

这主要是对当时的教育方法而言的,而对寿镜吾先生在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尊敬的心情。认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很慈祥的老师。有些人把寿镜吾先生描写成迂腐的秀才,那是不真实的。寿镜吾先生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一个比较好的老师。

鲁迅先生的三位老师是谁?

鲁迅先生的三位老师是寿镜吾(1849-1930)藤野严九郎(1874-1945)章太炎(1869-1936)

1、寿镜吾的教学方式有传统有所区别,注重文采,启发学生思路,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寿镜吾除了教书外,主要精力用来研读经史子集、稗官笔记,对于时政他也极为关心,常常与人讨论,对清廷多有不满。他生活极其简朴,家中的一条长衫,还与两个儿子换着穿。他无意于仕途,也不希望儿子考取功名。

2、藤野严九郎,出生于日本福井县的医生世家,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在家里排行老三,从小由大哥二哥抚养长大,他在小学时学过汉学,对于中国有些了解。1892年,藤野严九郎从福井学校退学,考入爱知医学校,即现在的名古屋大学就读,1896年毕业后,留校成为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

3、章太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思想家,影响到了后来的许多人,鲁迅只是其中之一,两人关系以及情感极为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

4、鲁迅对于章太炎还是极为尊崇的,1936年6月章太炎去世,面对一些报刊的贬低,病重中的鲁迅不顾身体连续写下了《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叫屈,等到第二篇文章还没有写完,鲁迅就已经是病情加重而去世了。

5、鲁迅曾经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也是被树立起来的旗帜性人物。本以为离我们很近,却是离我们很远的人;一个被过分解读,却难以读懂的人。我们也许曾经为他痴狂过,也许曾经为他着迷过,但他依然还是那个“独立于外”的人。

6、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均“自藏其锋芒”,不收“战斗的文章”,文中也说,章太炎先生以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退居于宁静的学者”,因此,鲁迅没有被章太炎接纳。但他对于最后一位老师的记忆最深,也最纠缠。最终,结果还是可悲可叹。

鲁迅的师生情结:一生只写过三位老师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只提到过三位老师,其一是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其二是在日本仙台求学时教授解剖学的藤野严九郎先生;其三是主持民报的章太炎老师。这三位老师在鲁迅成长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给予鲁迅深刻影响。

1、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可爱
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还记得《朝花夕拾》里那个承载童年快乐的“百草园”吗?少年鲁迅无疑对于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弹琴的蟋蟀等百草园的动植物更加钟爱,对于“三味书屋”简直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去的。

少年鲁迅也是个贪玩的孩子,对于上学本身就有着抵触情绪,上学了之后便碰见了人生中第一位老师寿镜吾,少不了肖像描写:

这是鲁迅第一次见到寿镜吾老先生时的印象:方正、质朴、博学。除此之外,在平日学习生活中,老先生看似很严厉,是可畏的;但也非常爱孩子,不太体罚孩子。同时,在描写与先生交往过程时,可以看出寿镜吾先生是一个有着儒学气质、对读书显示出陶醉之态的可爱幽默的老先生,也许正是因为鲁迅童年有着这样一位温如有趣的启蒙老师,才有着他最初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体验。

原文片段摘抄:
2、异国老师藤野严九郎:伟大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通过写他和藤野先生见面到分别间发生的几件事,来说明藤野先生在鲁迅精神成长中的作用,表达了他对于老师的敬意。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鲁迅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这样一个不拘小节、容易受到学生取笑的解剖学老师或许也是学生眼中的“弱老师”,鲁迅当时在日本学医,是抱着救国救民的心愿的,他之前认为,只有出国去钻研医学,回国后才能救助更多的伤患。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泄题门”和“幻灯事件”,使鲁迅心头为之一震,久久不能平静。在国外,中国是弱国,中国留学生自然也受歧视,被看作低能儿。这些都使鲁迅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虽然鲁迅回国后,一直没有联系藤野先生,但鲁迅时刻感激着他,并将他的照片放在书房里,他是这样评价藤野先生的:

藤野先生对于中国是有着好感的,之前他学过汉文,在回忆鲁迅时,他说对鲁迅有着一种亲切感,而这种关怀和亲切感使得异国他乡备受歧视的鲁迅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藤野先生是可敬的,在鲁迅先生看来,更是伟大的,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站在中日关系角度来审视,认为藤野先生没有受当时社会影响而有丝毫国别观念,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爱护这个弱势学生。
3、战斗精神影响者章太炎先生:可悲

鲁迅对于章太炎先生的讲述主要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写完此篇又于八天之后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文章未完就病倒,遽然离世了。鲁迅这一生的写作,“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

章太炎无论是在人格、思想,文化还是精神等方向都深刻影响了鲁迅,包括战斗精神和高尚人格。章太炎与鲁迅都精通医道,自然也有了许多看问题相似之处。除了文章内容,就连语言风格,鲁迅也是承袭了章太炎,有魏晋之风。章太炎敢作敢为、狂热进取、个性鲜明的特色在鲁迅作品中大量出现,如《狂人日记》、《雪》等等,可见,鲁迅之所以能有现今的创作深度和担荷人类罪恶的情感呼喊,与恩师章太炎的影响分不开。

然而,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均“自藏其锋芒”,不收“战斗的文章”,文中也说,章太炎先生以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退居于宁静的学者”,因此,鲁迅没有被章太炎接纳。但,鲁迅内心是无比痛苦的,他痛心于当初给了他这种勇气和灵魂的具有战斗精神的大师,如今和他观点会如此不同。他对于最后一位老师的记忆最深,也最纠缠。最终,结果还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