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树人

解释: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举例:古人都知道百年树人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表达人才造就不易。

看图猜成语鲁迅头像1881

成语为:百年树人

百年树人

【拼音】: bǎi nián shù rén

【解释】: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举例造句】:

1、 办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要有长远的规划。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年树人的教育大业,必须从娃娃抓起。

4、西人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培养人才必须从小抓起。

一个人头上方有1981猜成语是什么

答案是:百年树人。

答案分析:那人笔名叫鲁迅,生于1881人,原名周树人,1981年是他的百年诞辰纪念,因此可用成语(百年树人)来形容。但这不是这个成语的本意。

【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于表达人才造就不易;要有长远计划。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人;不能读作“yén”。

【辨形】人;不能写作“入”。

【近义词】百载树人

【例句】

(1)办教育是~的大业;要有长远的规划。

(2)培养和造就人才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所谓~;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见效的。

一个男人头像打一成语

成语是【智者不惑】

(如果是鲁迅头像,成语是【百年树人】)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

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

智慧,我们要注意,"知"在东方文化里并

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

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研究佛

学,就看出来了。照梵文的音译,"般若"

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当

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中的《金刚般若波罗

蜜多经》,其中的"波罗蜜多"、"般若"都

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为什

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蜜多经》呢?因

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外文有此意

义而中文无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

的一种。

一个人头下面写者是鲁迅还写时间是1881-1981是什么成语

百年树人_金山词霸

【拼 音】:

bǎi nián shùrén

【解 释】:

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出 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大计莫如树木;终身大计莫如树人.”

【示 例】:

办教育是~的大业;要有长远的规划.&^^&培养和造就人才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所谓~;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见效的.

1981下面有个人头猜成语

1981下面有个人头猜成语——百年树人。

分析:那个人像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981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因此可用成语“百年树人”来形容。

百年树人

bǎi nián shùrén

【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于表达人才造就不易;要有长远计划。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人;不能读作“yén”。

【辨形】人;不能写作“入”。

【近义词】百载树人

【例句】办教育是~的大业;要有长远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