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度,就是考核的方面。绩效考核如果用最原始的平衡计分卡的话,那么四个维度就是: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绩效考核就是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考核。

2、示例:你找女朋友,最看重哪几个方面比如说相貌、身材、性格等,这几个方面就是维度。

什么事绩效考核中的维度

绩效考核有以下四个维度:

1、财务方面

企业财务性绩效指标能综合反应企业绩效,可以直接体现股东的利益,因此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对企业绩效进行控制和评价,并在平衡计分卡中予以保留。常用的财务性绩效指标重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现金流量和经济增加值等。

2、客户方面

客户方面的考评指标主要包括客户获取度,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度,客户忠诚度,客户盈利能力以及市场份额等。这些考评手段仅从表面反映了企业客户方面的绩效,为了企业长远的发展,还必须从整个业务流程中树立真正体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

即从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及服务等各个方面着手,从时间、质量和价格等多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从根本上吸引、保持客户,稳定一定的客户群,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内部经营过程方面

企业财务绩效的改进,客户各种需求的满足以及股东利益的追求,都需要靠企内部良好的经营来支撑。一般而言,企业的内部经营过程包括创新经营和售后服务三个方面。

4、学习和成长方面

企业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可视为前三个方面的推进器及培育器。一般来说,企业的学习和成长主要来自员工、信息系统和企业内部流程三个方面的资源。

反映员工方面的指标主要有员工的满意程度,员工的稳定性,员工的创新性等;信息系统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及时、准确地把关键客户和内部经营的信息传递给制定决策和工作的一线所用的时间来计量;内部流程的考评可以通过检查企业成功因素及内部经营提高率的情况来实现。

扩展资料:

考核维度的确定后就要针对每一考核维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设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使得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打分的影响。

考核标准的制定方法可以参照以下三种方法:等级描述法、关键事件法和确定里程碑法。

1、等级描述法

等级描述法是对工作成果或工作履行情况进行分级,并对各级别用数据或事实进行具体和清晰的界定,据此对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

等级描述法适用于考核那些经常或重复进行的工作,因为能够很清楚地用数据或事实描述出各个级别不同。具体操作中,建议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不合格”等五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详细的描述定义本级别的状态。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分3个或7个级别。

这是一种通过员工的关键行为和行为结果来对其绩效水平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一般由主管人员将其下属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非常优秀的行为事件或者非常糟糕的行为事件记录下来,然后在考核时点上(每季度,或者每半年)与该员工进行一次面谈,根据记录共同讨论来对其绩效水平做出考核。

2、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是针对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制定相应的扣分和加分标准,来对被考核者的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关键事件法适用于那些关键事件能够充分反映被考核者工作表现或业绩的情况。

3、确定里程碑法

确定里程碑法是根据任务的运行情况,根据时间节点制定相应的里程碑,在项目考核中运用较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绩效考核体系

百度百科-KPI考核

企业绩效考核的维度有哪些

很多人都知道绩效考核是什么,但是不知道绩效考核的维度有什么。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绩效考核的维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绩效考核的维度

考核维度是对被考核人考核时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包括绩效(包括任务绩效、管理绩效和周边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三个方面。

每一个考核内容由相应的考核指标组成,对不同的考核对象、不同考核周期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

绩效:包括任务绩效、管理绩效和周边绩效,任务绩效是体现本职工作任务完成的结果。

1. 任务绩效:每个岗位都有对应岗位职责的任务绩效指标,任务绩效指标分析为关键业绩指标(KPI),分为以下几类:

1) 财务效益类关键业绩指标:效益类关键业绩指标是反映经营管理情况的重要财务数据,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经营业绩和预算控制能力,包括利润总额、自由现金流等。从倡导以利润为中心、追求效益最大化和全局意识出发,各层管理人员都应考核效益类指标二是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如人工成本、管理和财务费用控制等各类预算执行情况等

2) 管理营运类关键业绩指标:营运类关键业绩指标是衡量利用营运手段实现经营目标的指标,主要是保证二航局总部战略中心、管理中心定位的实现。分为三类:一是生产经营指标,如工作计划完成率、任务完成情况、销售收入等二是流程管理类指标,主体部门是结合部门、岗位职责以及流程,通过对流程关键输出的过程监督,保证三级混和架构下流程体系的有效运转三是需要测评或考核确认的指标,如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等

3) 风险控制类关键业绩指标:控制类关键业绩指标是局总部重要工作的控制性要求指标,主要是保证二航局总部管理控制中心定位的实现。该类指标凡达到指标控制要求的不加分超过指标控制要求的,要按合同约定相应扣减综合业绩分值。主要有三项,即:安全质量指标,以避免和减少重大事故或损失的发生资金管理控制指标,以加强对全局资源的整合监控能力投资风险控制指标,以加强局总部对各项、各类投资安全性的监控

4) 组织成长类关键业绩指标:这方面的指标是随着组织核心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变化的一类指标,是保证局总部作为资源中心的指标:例如信息化系统的推进和维护指标。另一方面,是保证局未来向管理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指标,例如各类支撑管理体系和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效果等此外还包含如部门工作满意度、员工技能提升等指标。

2. 管理绩效:体现管理人员对下属的管理和工作指导的绩效。

3. 周边绩效:体现对相关部门或相关岗位服务的结果。周边绩效考核指标评定表。周边绩效考核只在业务关系较为密切的部门之间相互进行。

(二) 工作态度:指被考核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作风,从积极性、协作性、责任心和纪律性等方面考评。

(三) 工作能力:指被考核人完成各项专业性活动所具备的特殊能力和岗位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不同考核对象、考核主体,能力考核指标不同。

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取得绩效的确认、评价、反馈和结果应用的过程。绩效,顾名思义指成绩和业绩,在实际工作中,含义更为广泛,包括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等。

绩效考核是一个过程,它以员工的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计划作为考核员工业绩的依据,根据被考核者的职位不同,制定评价标准,在确认被考核者的实际业绩后,将不同职位的绩效差异转换成分数或评语,同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合理运用。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职能,对企业来讲,具有重大的现实管理意义。首先,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岗位称职与否的重要工具,为企业提前发现不称职的员工,实行事前控制做好准备工作其次,绩效考核又是发掘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发现完成工作岗位工作能力有富余的员工,为企业更重要的工作岗位选拔后备人才再次,绩效考核为员工待遇的合理分配提供了依据,通过公平的考核,进一步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

企业绩效考核方法

工作标准法,把员工的工作与企业制定的工作标准、劳动定额相对照,以确定员工业绩。优点在于参照标准明确,评价结果易于作出。缺点在于针对管理岗位人员的标准制定难度较大,缺乏可量化的指标。

排序法,把一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一标准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避免了趋中误差,缺点是标准单一,不同部门或岗位之间难以比较。

硬性分布,此方法和排序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是将限定范围的员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强制分布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免了大锅饭,缺点在于概率假设不一定合乎事实,不同部门或范围中的概率可能不同。

关键事件法,指记录那些对部门或企业效益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考核者必须把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内所有关键事件都记录下来,其优点在于比较客观,缺点在于工作量大,而且还需要一个量化的过程。

目标管理法,其基本特点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起制定工作目标,并且指导和协助其完成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这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关系从单纯监督与被监督转变为顾问和促进者,促进了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360度考核法,此方法是结合上述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考核者来进行考核,在考核指标选择上尽可能量化,同时结合目标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硬性分布和强制排序。缺点是考核工作量较大,考核周期难以选择。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适用的考核方法也不尽相同,实际上尽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考核方法,但是其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价。目前的人力资源实践中,出现了考核要求简单化的趋势。原因在于360度考核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而且很多时候以季度和月度为考核周期时间太短、过于繁琐。

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导向和维度是什么

导向就是所有的行动方案衡量指标都要前后承接,后者支撑前者,比如说某一考核项,有三项具体执行方案,三者无论是“或”还是“和”的关系,必须能保证考核项的完成。

维度就是指考核的层面,不同的人员有着不同的考核层面,重点也不同,比如说财务人员维度重点是成本控制,销售人员是销售额;一般的都可以分为 财务,客户,内部控制,学习成长,四个维度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