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因为目前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品质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玩法有趣度不足等等,但因其便携性与适合碎片化时间的特性已然成为现代游戏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大厂商也看到了这一趋势,纷纷开始布局。这时候再有鄙视链就容易格格不入了。

如何看待游戏中的“鄙视链”?

主机这方面,大陆玩家经常玩网络 游戏 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基本没有接触过主机,玩家基数这么大,做个调查,打保票,10%的人就算知道三家的主机也是分不清哪个对哪个,主机党对于PC玩家的鄙视链基本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网游这方面,

玩星际的鄙视玩dota的,玩dota的鄙视玩lol的,玩lol的鄙视玩300英雄的;

玩cod的鄙视玩codol的,玩codol的和CSOL的共同鄙视玩cf;

…………

太多了就不列举了,总之谁门槛低,谁玩的人多,注定就是要被鄙视的。

说说我个人的感受,我算是我这一代比较早接触主机并且一直对任何 游戏 都抱有挺大热情的人。大学的时候,我玩bf,跟我室友说,“卧槽,你看看,这个特么才叫 游戏 啊,这物理效果,这个渲染balabala”,我室友扭头看了一眼回头就打他的cf去了;玩dota2的时候“卧槽,这特么才叫操作啊,这个才叫战术多样性balabala”同学扭头看了一眼又继续lol去了。其实我之前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明明有更精美的画面,更震撼的剧情,更有代入感的体验,却不愿意尝试一下更好的 游戏 。后来自己才渐渐懂了,大家的需求不同,在一起玩 游戏 就图个乐。cf有cf的优点,比如击杀的快感很强,英雄枪很酷很炫。lol也有lol的好,上手难度低,玩的时候压力也比较小,我自己也是cscfcodloldota战地什么的都玩,有过一个区队16个人一起玩cf,开yy公频在那喊,玩起来真的是相当开心。

其实 游戏 ,归根结底只是一种 娱乐 ,如果连玩个 游戏 都要鄙视来鄙视去,秀自己多有逼格,多有优越感,私以为真没这必要。

ps.这个,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强…我是lol,dota,cf,codol,炉石,什么都玩,基本同学平常玩什么,缺人了我顶上,不管玩什么都比较欢乐,平常的话和基友打打2k, 游戏 ,玩的开心就好。

感觉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仔细想想的确这种 游戏 的歧视链一直都存在的,而且我也经历过,小鲁班有个同事就是dataer每次跟小鲁班谈起moba类的 游戏 的时候,就有一种优越感,总觉得data比lol要高一等,无非就是觉得data操作要比lol困难, 游戏 细节要比lol高,data有正反补而lol没有,data可以卡树林视野而lol没有,data每个英雄的技能键都不一样,而lol都是qwer,他们好像觉得一个 游戏 设计的困难,上手难度高就是一件值得拿出来吹嘘的事情。

反正这种蜜汁优越感不知道从哪来来的,小鲁班data和lol都玩过,也没觉得有啥优越的,各个 游戏 有各个 游戏 的特色,这种蜜汁优越大概就像吃窝窝头的看不起吃馒头的,吃馒头的看不起吃窝窝头的

鄙视链其实就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 游戏 鄙视链亦是如此。

包括问题描述中的玩小 游戏 也被人怼,实际上就是那个人想告诉你“我比你优越,你得听我的”,这种不是鄙视链的事,这是情商低,非得把别人弄得不开心。

带有优越感自然会引发争吵,吵来吵去就变成了玩家大乱斗,都觉得自己玩的是最好的,人之常情。

PC玩家分支,三大妈“正版”

PC玩家分支,STEAM

主机玩家分支,微软

主机玩家分支,索尼

主机玩家分支,任天堂

至于吵架内容……看图。

你看这样多和谐,各种主机,旁边那个肝FGO,还有一位观众作为“云玩家”,我看他们挺开心的。

真正的玩家根本不在乎平台,也不在乎 游戏 大小,玩的开心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正确的对待方式是:我开心玩什么就玩什么,关你屁事?

其实我个人觉得 游戏 间真的没有必要存在歧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玩 游戏 的自由,不应该因为别人玩了什么 游戏 而歧视别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情商低的表现。

但就目前包括答主自己都会有那种心理在作祟,我是玩pc吃鸡的,每天看到朋友圈发的手游吃鸡的截图就会莫名的觉得好笑,因为那个手游吃鸡我也玩过,真的可玩性太少了,而且还充斥着各种小学生,玩了3把吃了两把鸡,唯一的优势也就在于移动端的便利这一点,但在可玩性上比pc的差的太多,可能也是因此原因才导致我对手游吃鸡的一个偏见进而把这种态度转移到了 游戏 玩家身上,我即使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这是感觉依然存在。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不知道大家的歧视是怎么产生的,欢迎讨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具有优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当的方式(如高傲、固执、自我欣赏等)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上面这段话是我从百度百科抄过来的。其实“优越感”这种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当你非常相信你所喜好的事物优于别人喜好的事物时,自然你在心理上会有一种“优越感”,再极端一点你甚至会去“鄙视”与你喜好不同事物的人。

而所谓“ 游戏 鄙视链”,虽然不同平台跟 游戏 类型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互相鄙视的人。但也不排除有人全平台制霸的嘛,比如我就是这样的。

以我的经验来看, 游戏 鄙视链不仅分平台,对于个人来讲还分阶段。不同的阶段鄙视的东西不仅不一样,也许还自相矛盾。

比如,我最初玩网游的时候鄙视那些充钱的玩家:“玩个 游戏 还充钱,浪费!”。当我成为氪金玩家之后,我又开始鄙视那些不充钱的玩家:“玩 游戏 还想不花钱,活在梦里吧?!”

后来接触了一些优秀单机,我发现周围的朋友居然都不喜欢,我就开始鄙视他们,这么优秀的 游戏 根本就是艺术!你们那些网游刷刷刷,有什么意思?真是没见识!

当然,单机还有正盗版之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单机 游戏 要花钱买的时候,感觉非常的诧异,为什么玩个单机 游戏 还要买?直接下下来玩不就行了吗?(那时候也并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大型单机 游戏 )

我还多次在某些 游戏 网站比如 电玩巴士 上,跟许多正版玩家展开争论:“ 游戏 又不是我破解的?别人破了我下下来玩怎么了?呸!正版侠!”

但当我开始有了正版意识并且“从正”之后,看着盗版玩家开心的截图分享我刚买的 游戏 时,我又发自内心的有种不爽的感觉。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却真的对盗版玩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鄙视”。

另外平台之间的鄙视,在鄙视链中也是动态变化的。以我为例,大体变化如下:

主机与PC

当我没有主机时,期待“主机独占 游戏 ”能上PC,并且在鄙视“主机狗”的同时喜欢喷一喷:“某些独占 游戏 也就那样!还掉帧!”。

而当我跟风入了主机之后,最讨厌看到两件事:一是某“主机独占 游戏 ”又上了PC、二是“无机酸”。

手游

在手游刚出现,或者说刚开始火起来的那段时间。我听到:“手游全部都是垃圾!”这种话,是赞同到不能再赞同的。

可当我为《阴阳X》以及某款《火X忍者手游》氪金上千之后。我再听到:“手游全部都是垃圾!”时则会客观的说:“哎,手游其实还是挺好玩的,又还方便。就是太坑钱了。”

综上所述,其实很多时候所谓“鄙视链”并不是固定存在的。精细到某一个人,也许他对不同 游戏 或平台的鄙视也是动态变化的。而“鄙视”和“优越”的存在本身是一种人类的本性。出于不了解,所以鄙视。因为鄙视所以又不愿意去了解。这就让某些人永远鄙视着某样东西。

当然,某些出于“特殊原因”而被鄙视的 游戏 或者行为,比如:抄袭、开挂,不在我论述的这个范围当中。

最后,我现在几乎什么平台都玩,那我有没有鄙视的 游戏 或者平台呢?

有,比如网页 游戏 。

杨教授才不管你玩的是【黑魂】还是【渣渣灰】呢,全部抓起来给我电!

也许这种鄙视链真的会存在吧,不过大家玩 游戏 都是为了获得快乐,其实玩什么并没有什么孰优孰劣之分的,当然,这仅仅是从心理层面来讲的,各个 游戏 本身的品质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的,当你把一款更优质的 游戏 摆在你鄙视的人面前时,你觉得他不会被吸引吗?如果...这也无法说服他的话,你可以发给他这张图了。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游戏 史吧。

一、童年启蒙—PC单机和小霸王并行

当时好像是小学一年级吧,家里就购入了一台电脑,在那个时代电脑可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而我很庆幸的,又有一个“懂行”的老爸,D盘里有20款左右的单机 游戏 (现在想想好像是盗版),什么侠盗飞车罪恶都市,真三国无双3,cs1.5......毕竟当时太小,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是真的没品位,好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甚至都没被我记下来,隔壁邻居的小伙伴家里有一台小霸王 游戏 机,插卡的那种。当时觉得哇塞,这不比电脑好玩多了。而且还可以和小伙伴互动,真的其乐无穷。

二、跌进网游的坑

咳咳...我先放张图

大家懂我意思了吧,我四年级时接触的第一款网游,是当时如日中天的“三亿鼠标的枪战梦想!”CF!

彻彻底底当了一个偷偷拿零花钱充点卡的小学生,这么一打就是三年,初一的我忽然就顿悟了(其实是因为体验服人太多进不去)这么坑钱的 游戏 傻子才玩呢!然后我转手就看见了另一款 游戏 (事实证明,傻子还真不多,cf很快就凉了)

当时看见这款 游戏 ,那个激动啊,这就是我想要的啊,公平竞技网游。这么一玩,又是三年,对他的感情还是有一些的,现在的我也依旧认为这是一款优秀的作品。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我充的点卡上印的是dota2,我是不是会走上另一条路。开个小玩笑,其实没有深入玩dota的原因还是因为上手的难度吧,如果没有朋友去带的话,自己入dota2的门,还是有些困难啊。

三、确认过眼神,你才是我要找的人

后来,我又遇见了另一款改变我 游戏 观的应用。

我也不知道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他的,好像很神奇,它忽然就到了我身边,还顺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终于知道了 游戏 不应该是免费的,他是另外一群人的心血,我们应该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至今我在steam上已经入手了近70款 游戏 ,其中不乏大作,而了解的越多,也更加端正了我的 游戏 观念,或者说回归了一开始的意愿,玩 游戏 应该是为了快乐。有的人在竞技中傲视群雄获得快乐,也有的人沉浸于 游戏 中的故事亦能收获快乐。

总而言之,其实本没有必要有什么 游戏 玩家鄙视链,大家抱有的应该是一种可怜他人的同理心,“他居然没有接触到,没有玩过这么优秀的 游戏 ,却一直花时间在那些粗制滥造的渣作上。”请不要鄙视他,带他去了解更优秀的 游戏 ,我认为这也是一名 游戏 玩家最正确的 游戏 观念,当然,如果他对你嗤之以鼻,那么还是......

80后,从小喜欢玩 游戏 ,红白机,红警,cs,魔兽,星际,仙剑,轩辕剑,dota等都玩了个遍。

对于 游戏 端鄙视链感触最深的就是 Dota--刀塔(Dota2)--英雄联盟(Lol)--王者荣耀 这一条鄙视链了。

这四款 游戏 我都玩过,从鄙视链由高到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老玩家鄙视新玩家”的系统。

本人对于“鄙视链”是很不齿的,一个 游戏 而已,还能玩出各种优越感,那说明 不是你在玩 游戏 ,而是 游戏 在玩你 !

现在工作压力大,休闲时间很少,碎片化 娱乐 时间就定型了我不能再像前几年那样动不动就玩一把一个小时的Dota,只能打开手机划弄两下,玩把王者荣耀打发一下时间,舒缓一下压力。

至于仙剑、轩辕剑、天龙八部、问道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玩的 游戏 ,更是敬而远之啦, 游戏 承载了我的青春,而 游戏 的种类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啊。

这种情况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自从产生 游戏 以来,每个 游戏 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的讨玩家喜欢,这样才能让自己的 游戏 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同行是冤家, 游戏 产业也存在着相互排挤的现象,为了让自己的 游戏 永远走在行业最前头,就要想方设法的去将对手打压,进而在网络上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带节奏,给用户施加一定压力,干扰玩家的正常理解能力,所以喷人的现象层出不穷。

另外,在 游戏 的研发过程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抄袭或者借鉴某个同类型 游戏 ,比如说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两款 游戏 ,同一个 游戏 企业的产品,都有着互相鄙视这种情况,这就是抄袭惹得祸,本来应该是 游戏 企业的责任,却转嫁到了玩家身上。

其实这种情况本就不应该有,更不应该出现到玩家身上,有的是 游戏 企业的套路,有的是玩家素质造成的,比如氪金玩家瞧不起零充党、电脑端 游戏 玩家瞧不起手游玩家,这些都是由玩家的优越感造成的。

我们先来瞅瞅什么是 游戏 鄙视链

其实简单一点就是

手游玩家鄙视也有玩家; 网游玩家鄙视手游玩家;单机玩家鄙视网游玩家;主机玩家鄙视PC玩家;大厂玩家鄙视大杂烩玩家······

何必呢?

你玩个 游戏 本身不就图个乐子吗?还带着鄙视?有什么意义呢?搞得好像你玩的 游戏 多高大上一样!

尤其是有一种看的让人无语的玩家,也是这几年突然出现的,就是把STM当吃鸡启动器的,还觉得自己是高大上的蒸汽人,开始各种鄙视···

游戏 鄙视链的玩家一般都是一群比较自卑的玩家,在他的“领域”一直装B,觉得自己化身高大上,然后可以鄙视一下看上去不如自己的玩家, 其实不过是一群井底之蛙罢了

游戏中的鄙视链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有的dota玩家看不起LOL玩家?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鄙视链。就拿音乐来说,听欧美的看不起听日韩的,听日韩的看不起听港台的,听港台的又看不起听大陆的,听大陆的看不起来在直播上喊麦的,这就是一个怪圈。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圈子,因为当自己所处的圈子鄙视下端的人时,分分钟撕逼享受处于圈子鄙视链上端的秀优越感。

那么总的来说游戏圈的鄙视链大概可以分成这几个形状,第1个是根据游戏的设备来鄙视的。一般来说玩主机单机游戏的鄙视国外单机游戏鄙视国外网游鄙视国内网游,在鄙视手机游戏,最后鄙视简单的网页游戏。

第2个是根据游戏平台来看的,Steam位于游戏平台的最顶端,Wegame其次,其他杂鱼接着往后排。第3个是MOBA游戏中存在的鄙视链,星际争霸排在第1位,WAR3第二,DOTA1/2第三,LOL和王者荣耀分别是倒数第一和第二。第4个是存在于游戏玩家中的鄙视链:王者段位的玩家笔试高端,段位玩家,鄙视低端段位玩家,鄙视小学段位玩家,最后鄙视女大学生玩家。

其实根据以上的比试点,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这几个规律,第1个是一般玩的少的人处于鄙视链的顶端,第2个是嗯话费比较多的应该是鄙视链的最顶端的资本,嗯,比试练最顶端的资本是衡量比试练的一个重要标准,第3个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大家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好。

你玩的也配叫游戏?——浅谈游戏圈的那条“鄙视链”

"玩 游戏 么?"

"玩啊"

"吃鸡?"

"不玩"

"王者?"

"不玩"

"那你这也叫玩 游戏 ?"

"......"

其实生活中一直夹杂着"鄙视链"这一概念,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际局势无所不能鄙视。用刀叉的瞧不起用碗筷的,牛排七分熟的看不上要全熟的。"鄙视链"充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现实中还要为自己的言论承担后果,那在如今言论成本极低的互联网上,"鄙视链"这种心态更是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在鄙视已经变得公然、无所顾忌的当下, 游戏 领域更是泛滥成灾。

随着如今 科技 发展的提速, 游戏 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在增加。与过去或需要好几年才会产生的 游戏 革新相比,如今的 游戏 产品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造成 游戏 的品味多样化的原因,或许也是如此。同时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网民的影响力相当强大——据中国音数协 游戏 工委发布的《2016年中国 游戏 产业报告》称,2016年中国的电子 游戏 玩家已经达到了5.6亿。而充足的 游戏 条件与庞大的玩家数量,不可避免的会分化出不同层级的玩家。

如果硬要详细来谈的话,可能不应该叫"鄙视链",叫"鄙视网"或许更加合适,毕竟如今的 游戏 界百花齐放,不同 游戏 之间的关系也早已错综复杂,说起来也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而今天我们要抛开那些繁琐的内容,简单的聊聊不同类型玩家之间的"鄙视链"。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游戏 中最基本的鄙视链为正版玩家鄙视盗版玩家,可能很多时候一个纯盗版玩家(注意是纯盗版!)刚在台上准备发言,就会被正版玩家一股脑轰下台去,此时正版玩家没有派系之争,异常团结。而踢走了盗版玩家这一公敌,正版玩家开始群雄割据。从 游戏 的类型与平台来分辨,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条鄙视链脉络——主机单机>PC单机>网络 游戏 >移动 游戏 >网页 游戏 。

从目前中国 游戏 环境的现状来看,单机 游戏 、网络 游戏 与移动 游戏 应当是打的最火热的几个圈子。主机玩家站在顶层,一般不显山露水,网页 游戏 的玩家群体比较特殊,已经不屑于在网上打口水仗。所以一般只留中间三个阶层玩家打的不可开交:单机玩家认为手游没有艺术性,只是纯粹捞金的商业产品;移动玩家则认为单机玩家墨守成规,已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而在网络 游戏 中,更多的是同类 游戏 玩家互相鄙视,比如《DotA2》VS《英雄联盟》,《CSOL》VS《CF》。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就不难发现,这一鄙视链条的顺序与产业出现的时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越是早期的的 游戏 类型,其在鄙视链中的位置就越高,可能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辈分吧,90后见到80后叫一声老哥不很正常么?

但鄙视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处于链条上端的人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这种微妙优越感的出现无可厚非。从这几年的 游戏 发展史来看,随着玩家群体的增多,90后、00后逐渐走上消费主导地位以及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简单化、快餐化"似乎已经成了 游戏 行业的大趋势,如今一些有点岁数的老 游戏 玩家口中最常听到的哀叹,就是 游戏 没有了新鲜血液。《英雄联盟》的火爆,或许就是因为取消了《DotA2》中的反补机制;而《星际争霸》的曲高和寡,也和其极高的上手门槛脱不了干系。更简单的 游戏 机制带来的是更低的 游戏 门槛,但这种行为或许也触动了不少老玩家的逆鳞。从《星际争霸》《魔兽争霸》那个时代过来的玩家,看如今的《王者荣耀》KPL,就仿佛是在看一群孩子。

至于单机群体的优越感,往往来自于单机 游戏 本身的高质量。相较于移动 游戏 和网络 游戏 ,单机 游戏 普遍有着更好的艺术性与 游戏 性,内容上也一直在做着更多的尝试与突破,每次 游戏 界的革命,往往是从单机领域开始,如果打个比方来描述单机 游戏 与网络 游戏 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军用品和民用品一般,二战过后,大批的军事方面的应用经过改造,走入了千家万户,比如无人机技术之类。从这么多年的 游戏 大展与 游戏 大奖不难看出,传统厂商们会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主机 游戏 与PC 游戏 的制作上,每年的年度大奖得主往往也多是单机 游戏 。而移动 游戏 一般只与同平台产品竞争,当然,众所周知Switch不属于移动平台。

最后我们来聊聊移动端玩家吧。移动端玩家可能是如今基数最大的一群人了,毕竟移动平台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点——便携性。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充分利用起碎片时间,来一场紧张又刺激的《王者荣耀》岂不美哉?也不要怪笔者用《王者荣耀》来举例,毕竟这确实是我知道的最成功的的手游了。得益于腾讯项目组的成功营销,即使一开始不怎么喜欢玩《王者荣耀》,但慢慢的也会因为社交、从众等心理不得不接受它。

对所选择的事情没有主见,喜欢随大流是人们的通病,这种情况不仅在 游戏 行业这样,其它行业也是如此。正如有许多人会去电影院看公认的"烂片"一样,对一部分人群来说,去影院的目的并不是"看电影"而仅是"看场电影",玩 游戏 的目的也并不是去"玩 游戏 ",而仅是"玩会儿 游戏 "。 游戏 只是打发时间的手段而已。

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未免有失公允,移动端也不乏一些好 游戏 ,以及一些真正的" 游戏 玩家"。

除了从其他平台移植的如《勇敢的心:世界大战》之类,移动平台的《纪念碑谷》笔者个人认为即使放在任何平台也是不失为一款优秀的作品。移动端处在鄙视链的下游,或许更多的原因是那些玩着换皮手游,擦边球作品的玩家自认天下第一导致的。但放到网上,地图炮一开,管你什么友军敌军统统炮火覆盖,事情最终只能变成一笔烂账。

聊了这么多,或许能理解一些"老古董"的心理了,毕竟老物件真的美啊!即使到了2020年,笔者也会经常打开《魔兽争霸III》打一场中等的电脑(原谅我令人发狂的电脑打不过)。与如今 游戏 的俯拾皆是相比,或许我们怀念的只是拿到心仪 游戏 光盘的那一份喜悦罢了。

而那些自认高贵的"遗老"也大可放下身段, 游戏 自出现以来就是作为消遣之用,killing time的事情,何必上纲上线。偶尔打开手机看看老婆,其实感觉还挺不错的。

-END-

本文作者:陈风

有什么办法看待“游戏圈的鄙视链”?

‍‍‍‍‍‍我觉得自己放宽心就好,客观的对待游戏圈的鄙视链,鄙视链在一定情况下相似于食物生态链,每个人的喜好都是有差异的,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味独特,便会于其他人进行对比,觉得自己玩的才是最好的,才会造成这种鄙视链的存在。‍‍‍‍‍‍

现在电竞圈还有鄙视链吗?就是所谓sc看不起war3看不起dota看不起lol???

有些打DOTA的看不起LOL是因为俩游戏类型相似而后者比较简单竞技性低一些,SC看不起WAR3也情有可原,好歹也是同一类型的游戏,不过一个没英雄一个有英雄,SC的操作量和战略性大一些。要是非把DOTA跟SC放一起比就没可比性了,虽然DOTA的前身就是SC的一个MOD,但是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游戏有啥可比的……一个是个人竞技游戏一个是团队竞技游戏,比的方面都不一样……好比说你让林丹去跟中国排球队比,除了比比在世界上的综合排名,有啥可比性……项目都不同啊!真正的电竞圈从来没有什么鄙视链,只要是选手倾注了热情与努力去奋斗的都是值得骄傲的项目,那些鄙视链只不过是一些脑残粉互相争斗的结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