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代在变迁,年龄大的人往往会觉得动漫很幼稚,就像我们觉得父母那辈玩的游戏很无聊一样,每一代人追求的东西都会有些差距,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实际上全年龄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算是主流,主要还是和业界整体上非全年龄向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毕竟全年龄向太吃剧本,冷与不冷是取决于作品质量。小说、电影、游戏、音乐甚至绘画方面能老少咸宜的作品都是极少的。

交响诗篇在中国大冷的原因

我也看过这片子,当初还不是冲着他去的,本来听同学介绍诗篇,就去买,结果没找到,只找到交响诗篇,还以为是简称- -!。就买回来看,看完后和那同学说:“的确很好看呀,片头曲我也很喜欢。”“是啊,女主角萌吧?一集换一套服装。。。。”“啊?你在说什么啊?那里换服装了?”“不是每集都换的吗,一共13集13套服装。”“我说的是交响诗篇,你在说什么啊?”“我汗,我让你看的是诗篇好伐?”。。。。于是我才发现原来不是一部片子。

当时我也觉得这片子明明不错怎么就没人知道呢?现在想想我觉得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交响诗篇名字取得太提不起兴趣了,不是因为我搞错我才不会去看。

2、宣传力度相当不够!!!

3、交响诗篇和钢炼是同一间公司出的,而此公司本身并没给予交响诗篇太多关注,相反倒是在钢炼上做了不少功夫。

4、交响诗篇开始几集并没有太大看头,特别我发现女主角很另类,不习惯,之后才习惯的,如果当初我不是无聊继续看下去的话可能直接看其他的去了。

暂时就想到这些吧,这也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5、同时期著名作品像火影,海贼王,夏娜,凉宫等太出色的关系导致大家忽视了这部作品。(到底上述作品是否同时期有待考证,总之差不多这个意思)

韩剧为何近几年在中国大陆不那么火爆了?

中国曾经引进韩国电视剧,因为比较新奇的套路和没有见过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勾起了大家都新鲜感和好奇心,穿搭文化的不同也让大家开始热烈的追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韩流文化深受国人的喜爱。但是韩流终究会有走向衰退的那一天,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比较突出的代表就是韩剧的热度,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相较于之前的确衰退了不少,这之中大有他的原因所在。

1、新鲜感和创新

韩剧的穿搭以及故事情节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爱情故事更带有一些传统的色彩,其中虽然穿插着一些误会,但在一些架构上还是不那么饱满,尤其是十几年前的偶像剧动不动就是总裁和灰姑娘的故事,观众们在看电视剧的同时,背心也深知其中的不可能。

但那个时候,韩国的偶像剧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悲情到极致的狗血故事,虽然现在看起来会怀疑自己,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年代的大家非常吃这一套,车祸、失忆、绝症、去远方,基本上每一部韩剧都有这样的套路,但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买账,一个套路是不可能永远贯穿着整个电视剧的,所以韩国开始选择越来越多的题材,比如说外星人、玄幻能力、精神病等。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也不是傻子,早在很多年前,投资商们就意识到要主动出击,寻觅一些值得拍摄的剧本,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不倾向于编剧去写剧本,而是从一些反馈比较好的网络小说中选取剧本,这样既节约成本,又有固定的市场,就算扑街,成绩也不会太差。

2、中国造星能力增强

很早以前,对外是中国输出文化,而不是韩流文化席卷全国,但是,港台明星的断层一下子切开了一个鸿沟,最开始模仿着港新闻的韩星,反而在内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那时候的韩国造星文化已经非常的成熟,在舞台背后严格的培训,以及各方面的管理,深受女孩子们的追捧。

这种情况的侧面影响,就是让韩流文化的输入越发的浓重,但是随着限韩令的发布,以及国内娱乐创业发展的成熟化,本土也推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他们的能力长相审美完全不亚于韩国人,虽然不可否认现如今爱豆创业最成熟的依然是韩国,但是中国紧追猛赶的趋势也不容小觑。

中国内地的文化传播深,影视剧和好的作品越来越多,有深度有意义的作品也让人越发对我们自己产生自信,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加上韩国娱乐圈的丑闻不断,韩国的爱豆文化有时候太过猛烈,风评上有一种反噬的效应,从而也就导致他们在我国的存在越来越低。

国外有哪些动画片在中国禁播呢,这又是为什么在中国禁播呢

说实话,禁播这个词用的不恰当,因为禁播是由于篇作品有强烈反动思想,煽动国家混乱,或者有恶劣的暴力色情表现情节等,处于保护全年龄人群的出发点而禁止播放的,但其实中国的广播电视总局确是打着保护和促进国内动画制作的旗号限制国外的动画作品流入中国市场的。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动画作品就是给儿童观看的,想当然是的认为16岁以上的少年青年们对这些东西理应不感兴趣的。虽然从传统上来讲,这可以理解,但实际上确实扼杀了绝大多数人群的自由。就如很多人所说的,与其这样费劲的通杀,还不如好好考虑下更好的优化电影电视作品的年龄分级系统。其实广电就是一群很单纯保守的老家伙们管事,这种保守是会不断的传染给下一代管事儿的人的,不管下一代有多年轻,因为能进那个圈子的人基本都是些整日被这种思想浸染的人。嘛,即便如此我们的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至少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手段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不过还是希望大家有一些版权观念,偷偷看就偷偷看,不要觉得能免费下载各种动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每年某某作品发售DVD,优酷之类的地方马上就出现视频的时候就是日本网民大肆鄙视我们的时候……哈,低调低调哦。

中国的动漫为什么发展缓慢?我需要详细答案,不要写几十个字就来回答我,谢谢!

1.定位有问题。我国的动漫一直定位为给小孩子看的,就连最近的什么动画盛典上的原创作品,一看人设也是低龄阶段的。

2.没有竞争机制。日本的小学馆、集英社、讲谈社、白泉社竞争都很激烈,但是我国好像都是那么几家,而且还有国营的倾向,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3.没有创新精神。做来做去就是用那么几个古代神话,文学名著,英雄故事做题材,用了就算了,完全就是把书上的东西弄活,没有加进现代社会的元素。

4.因为中国好像没有分级这类的东西,所以做出来的动画相当于全年龄,让一个幼儿园的小孩看打打杀杀的当然不行,早恋也是人人喊打,什么BL、GL更是大逆不道,因此只能做些幼儿看的。日本也并非没有给小孩看的漫画,但他们的分类就很明显: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等等。不同年龄层的人看不同的漫画。

5.霸王作风太重。日本的动画一周一集,还要时时关注收视率,角色人气等问题,以便作出修改(DESTINY最后把基拉弄成男一号听说就是观众反响强烈)。但我国的动画一出就是一百多集,你爱看就看,不看就算,反正我做出来,完成任务就行。

6.不想抄别人的风格,自己又弄不出好的。其实这个和没有创新根本上是一样的。美国故事情节不错,又经常用三维来做,奥斯卡上经常得奖;日本重在长篇,人物画得很美形,看着养眼。我国觉得好的都被他们占了,只好做一些小猫小狗的,用可爱来博得观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