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上没有鸟能够飞跃太平洋。飞行能力强的靠海生存的鸟类有信天翁,军舰鸟,燕鸥,鹈鹕等。

1、信天翁属于鹱形目、信天翁科,共4属21种。他们分别分布在从约南纬25度至流冰群岛的南半球海域,并利用该区域内的岛屿进行繁殖;

2、军舰鸟是鹈形目军舰鸟科5种大型海鸟的通称。具极细长的翅及长而深的叉形尾,翅展长约可达2、3米,一般雄性成鸟的体羽全黑,雌性成鸟的下部则为明显白色;

3、燕鸥属于鸟纲,鸥形目,鸥科,燕鸥亚科大部分鸟类的通称;或专指燕鸥属各种。因与家燕的尾型相似

什么鸟能飞越太平洋

斑尾塍鹬。

2007年9月,一只代号为"E7"的斑尾塍鹬在媒体上大出了一番风头,也让不少生物学家跌破了眼镜--这只雌鸟用了8.2天的时间,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11587公里,斜跨太平洋,从美国阿拉斯加直飞到了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

新西兰梅西大学的菲尔·巴特雷说:“这展示了鸟类惊人的一面。我们原以为鸟类直接飞越太平洋是不可能的。”

斑尾塍鹬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距离十分遥远, 完成不间断 11000 千米飞行的就是在阿拉斯加繁殖的种群。在阿拉斯加繁殖的种群的北迁路线和南迁路线是不一样的。

二月份, 当北半球的冬天过去了, 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越冬的斑尾塍鹬就开始更换繁殖羽, 同时, 它们在滩涂上努力地吃着东西, 快速地增加自己的体重为接下来的北迁做准备。

三月中旬的时候, 它们踏上了神话之旅. 它们会从大洋洲沿着西太平洋的边缘, 经过六到八天不间断的飞行, 跨越近 10000 公里的距离, 一直飞到中国黄海的北部边缘和朝鲜半岛。中国丹东的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斑尾塍鹬的中间停歇地。

扩展资料:

能够往返两极的鸟类:北极燕鸥

鲜红的鸟喙和双脚,黝黑的头顶小“圆帽”,再配上一条漂亮的燕尾,北极燕鸥绝对是夏日北极圈的颜值担当。

昼短夜长的北极凛冬来临之前,这些活泼轻盈的鸟儿已经养大了巢中的儿女。它们会带上家庭的新生代一路向南,用两个月的时间抵达2万千米之外的南极洲,在极昼的阳光下尽情享用美味的磷虾。

度过四个多月悠闲的南极岁月之后,北极燕鸥们就会再次飞越半个地球,在一个月之后回到北极的繁殖地。

一年之内往返南北两极,为什么北极燕鸥要进行如此艰险的迁徙?依照目前最流行也是最浪漫的理论,北极燕鸥是世间最热爱光明的鸟儿,它们无休止地往返于地球的两极,是为了追逐夏季极地永不落下的太阳。

无论这种猜想是否正确,这些阳光精灵无疑是迁徙距离最长的鸟类。

由于它们会借助风力完成越洋飞行,迁徙路线的全程非常曲折,北极燕鸥一年中的实际飞行距离往往两倍于地球的周长。北极燕鸥的寿命约为30年,它们在一生将会飞翔约240万千米,这个距离足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三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尾塍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极燕鸥

一种需要叼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是什么鸟?名字叫什么

杜拉拉球鸟,确切的说是叼着美洲的一种芦苇杆飞越太平洋的。杜拉拉鸟耳蜗下的风向感应器可以帮助它利用嘴里的芦苇杆助力飞行,风势强的时候甚至可以在空中定势休息,左右半脑轮流睡觉,所以它不用像大部分候鸟那样停留在海面上休息,降低了飞行途中的各种危险。

有一种小鸟是叼着树枝飞太平洋的。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

这种鸟叫做衔枝鸟,正因为嘴里总是叼着一根树枝在海上飞行,渔民口口相传,这种鸟通体白色的羽毛,嘴里叼着一根树枝。

这根树枝可以放在水面上做诱饵,引诱海里的小鱼,衔枝鸟是一种水鸟,可以自己在水中游泳,但是跨越海洋需要食物,所以会叼着一根小树枝来寻觅食物。

扩展资料

相关传说:

渔民出海遇到衔枝鸟被作为一种幸运的象征,寓意着此次出海会风调雨顺满载而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种鸟在大海上碰到是非常不容易的。

相传这种鸟口中叼着的是给深海里的仙子送去的物品,所以渔民也认为这种鸟是神仙的信使,都以遇到这种鸟而高兴。

真有小鸟能飞越太平洋吗?

北极燕鸥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虽然北极燕鸥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它瘦小如燕,在北极出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它开始飞越重洋,一直向南,朝南飞,飞到地球的尽头,在南极的浮冰上越冬。冬去春来,它又展开双翅向北飞,一直向北,飞到地球的尽头,到北极去繁衍自己的下一代。一年一度,北极燕鸥就这样往返于两极之间,南飞4万里以上,又北飞4万里以上,就这样往返于地之尽头。一群群,一队队,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