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滦南海蟹。滦南海蟹也就是黄螃蟹,肉嫩黄肥,鲜美可口,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等药用功效。滦南海蟹亦黄螃蟹,生长于浅海,当地产卵,当地自然孵化。海蟹为肢体动物,巨螯尖甲,青色,横着爬行。其肉嫩黄肥,鲜美可口,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等药用功效。

2、滦南墨鱼。滦南县沿海南堡、柳赞出产的墨鱼为上乘,因其海域是泥底,所产的墨鱼肚子里无沙子,墨鱼的肉又白又嫩,为海中美味,营养十分丰富。墨鱼,也叫墨斗鱼,是乌贼鱼的别称。唐山辖区的滦南、乐亭、丰南等县沿海均有出产。唐山有什么特产小吃

唐山的特产有棋子烧饼、刘美烧鸡、滦县花生、京东板栗、滦南虾油等。棋子烧饼是唐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刘美烧鸡开创了我国烧鸡整形的先河。滦县花以果白、果大等著称。京东板栗以色泽鲜艳、甘甜芳香和营养丰富闻名。滦南虾油是唐山滦南县的名

唐山 滦南 有什么 特色小吃

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咯扎现在在唐山地区民间分布比较广,滦县,滦南,乐亭,遵化等地都有,做工滦南县做的最为正宗,最为普遍,但现在市场上的销售的咯扎一般很少用绿豆,这样的成本低但口味不如纯绿豆的好吃,要想吃绿豆的就要定做,价格贵一些。 关于咯扎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呢。椐说当清王朝在遵化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特产送进了皇宫。当时的慈禧太后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咯扎,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太后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咯扎’。”咯扎与搁者谐音,从此以后,咯扎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至今,咯扎的身价也大大提高。

河北十大特产零食

河北十大特产零食如下:
一、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是河北省唐山地区的特产,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使用大油和香油合酥,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适口不腻,便于保存。
二、花生酥糖。
花生酥糖是河北省唐山市最知名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原产地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都可以买到。同蜂蜜麻糖比起来,花生酥糖的香甜更适合用"馥郁"、"浓香"来形容。花生酥糖是根据豆面酥糖沿革而成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是采用花生米烤熟后磨粉,与白糖混合均匀制成花生胥子与饴糖坯制成的酥糖。其味香甜、柔润,富有花生米的酥香。
三、万里香烧鸡。
万里香烧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属于河北菜。始建于1944年,位于唐山市路南小山繁商区。是一家集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综合股份制企业。也是唐山市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唐山、秦皇岛、天津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四、唐山虾酱。
唐山虾酱中河北著名的小吃之一。它是以各种小鲜虾加盐发酵后,经磨细制成的一种黏稠状酱。以虾酱为主料,辅以干辣椒、小葱(末)、鸡蛋清,加上调味料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适量食用对身体颇为有益。
五、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又称京东板栗,产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一带,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记载。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六、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是京津冀地区特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在河北地区,其中以石家庄地区的缸炉烧饼为代表,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是其独特的制作方法,缸炉烧饼呈圆鼓形,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是外地游人极喜爱的食品。
七、赞皇金丝大枣。
赞皇金丝大枣长圆形,果顶稍凹入皮,呈褐色,外形美观,白亮紫红,肉厚皮薄,油大味甘,晒干掰开,尺余长的蜜丝维连不断。鲜枣甜脆可口,干枣肉绵甘香,含糖量达62%-70%,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300-60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梨多140倍,比苹果多69倍。
八、石门核桃。
石门核桃是河北卢龙县的特产,它粒大皮薄,果仁肥大,还十分的好剥壳。石门核桃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风味也十分的香甜,在2009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九、鹿泉香椿。
鹿泉香椿是河北有名的土特产,其中以谷家峪村的最为出名,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考察发现,该地的香椿属于紫油椿,乃是香椿中的极品。其香味浓郁、脆嫩多汁,里面的营养成分是一般香椿的1.5倍,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馈赠亲友都很不错。
十、藁城宫面。
宫面是河北藁城的特色美食,它起源于唐贞观年间,是以小麦粉为原料、配上精盐、精炼油、淀粉等等,再采用秘传的手工艺制作而成。藁城宫面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外观油亮洁白、内里细匀空心,就可以当作主食也可以当作副食,绝对是一款老少皆宜的佳品。

特色小吃蜂蜜糖酥花生怎么做?

答案一

花生酥糖是河北省唐山市最知名的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原产地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都可以买到。同蜂蜜麻糖比起来,花生酥糖的香甜更适合用“馥郁”、“浓香”来 形容。花生酥糖是根据豆面酥糖沿革而成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是采用花生米烤熟后磨粉,与白糖混合均匀制成花生胥子与饴糖坯制成的酥糖。其味香甜、柔润,富有花生米的酥香。花生和砂糖被能工巧匠混合一体,再经过那么“一扒”,成了细长的糖卷。咬一口,瞬间就碎成千万片。好的花生酥糖是入口即溶的,绝不粘牙。花生酥糖营养美味,可谓“最健康的甜食”。制馅:将经过挑选的花生仁倒入锅内用温火慢炒,妙好( 指成色)、炒熟,搓去红皮,簸净,然后粉碎成面酱状(即花生馅),装入容器备用。应注意的是当日生产的花生馅必须当日用完,以防变质,影响酥糖的质量。

化糖:用白色颗粒蔗糖兑中性水,倒入化糖锅内(同时加入一定比例麦芽糖(糖稀)),猛火急烧,熬制稀糖。温度达到155─160℃时,对半分开,一半留在温糖板上留作扒丝用,一半放在操作案板上做包馅用。扒丝:留在温糖板上的,要趁温度适宜,糖片柔软时,用干净木棒,双手操作,反复抽拉、叠合,直到抽出的糖条富有弹性和拉力,质地细腻,色泽白止。包馅:在扒丝的同时,将放在操作案板上的糖片反复揉搓,然后摊成饼状,将花生馅倒在上面然后包住。包馅后两人操作,各把一端用力拉抻、叠合,反复进行;直到掺合成一体为止,这时糖馅就做成了。需要注意的是,扒丝与包馅都要在合适的进行,工作时要求动作迅速,技术熟练,抓紧进行,否则,温度下降,糖变硬,就要开电炉加温,这样,就影响质量。

唐山有哪些特产小吃?我知道一个谷小棋子烧饼

唐山麻糖:
唐山麻糖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唐山麻糖形似团花,由冀东地区的排叉演变而来,以面粉、香油、蜂蜜,桂花、饴糖等为原料,经过配料、和面、擀片、清面放片、剁块、炸制、浇浆等20多道工序制成。
唐山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是唐山市的特产,源起丰润,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使用大油和香油合酥,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表面有芝麻,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适口不腻,便于保存。作为唐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谷小光出品的棋子烧饼最具代表。
每一块棋子烧饼都体现着匠心独运,选用上等优质面粉,驴油起酥,层层看得见,色泽金黄,馅料鲜香,传承地道唐山风味,让您口齿留香,历久弥新,还原舌尖上游荡的儿时味道与美味。谷小光牌棋子烧饼也因此畅销国内,赢得了口碑。
唐山懒豆腐:
唐山懒豆腐有两种:一种是生懒豆腐;另一种是熟懒豆腐。
生懒豆腐是将水泡好的大豆,用小石磨碾碎,放在大锅里熬。加入泡好的干白菜叶、咸盐、花椒水。等干白菜烂了熟了,就可以加入蒜末、辣椒油就玉米饼子吃了。生懒豆腐清香不腻,特别开胃。
熟懒豆腐是将大豆在锅里炒熟加入花生米,用小磨碾碎。它的做法和生懒豆腐做法一样。就是吃起来特别香,特别解馋。
唐山海产品:
唐山海岸线长达170公里,海岸平直水深较浅,潮间带宽,淡水河口十余处,形成了重要经济鱼类及甲壳类动物产卵场和饵场、对虾、毛虾、海蟹、蚶子、海米及各种鱼类,成为唐山沿海的特产。
乐亭缸炉烧饼
乐亭名吃之一的吊桥缸炉烧饼又称“吊桥烧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利用做肉包子的下脚料、肥肉和白菜帮儿,制馅做烧饼,放在吊炉里烤制,由于物美价廉十分畅销。
历史上制作缸炉烧饼,是把一口纵向割开的大水缸倒扣在一个方形平面炉台上,这就是所说的"缸炉"。缸炉内部形状酷似一孔封闭的拱形桥洞,制做时把燃烧的无烟木炭置于平面炉台上,先把拱形缸体烧热,再把烧饼倒贴在缸体上,这时的烧饼有缸体加热,下受碳火烘烤,从烧饼中烤出的猪油慢慢浸入外皮,烤熟的烧饼呈圆形,焦黄色,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味道香醇,别有风味。烧饼的馅是用上等的五花猪肉、加少许大葱和白菜、配上佐料;面为油酥面,包制后沾上芝麻入缸内烤制。
唐山大咯扎:
把精选的绿豆磨成豆瓣,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过箩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咯扎就做成了。这样做的咯扎清香诱人,富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也不会裂纹。此外,从营养食疗角度看,绿豆咯扎还具有清肝合胃,泻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血脂的功能,符合现在提倡的食疗合一,饮食养生的要求。
大咯扎的做法:醋熘咯扎,焦熘咯扎,玻璃咯扎,炒咯扎,烩咯扎,炸咯扎盒等。
咯扎现在在唐山地区民间分布比较广,滦县,滦南,乐亭,遵化等地都有。

如何网购天津熬糖马家

网购天津熬糖马家在淘宝上就可以。这家是厂家直营 之前在东站有门脸 后来搬走了 就只能在淘宝上买了 麻酱酥香浓极了 酥糖水果糖都是过去小时候的味道 不得不推荐一下 冬天的糖种类更多一点 最喜欢吃。

天津熬糖马家的介绍

为什么叫大梨糕?也许和天津的俗语“吹大梨”(吹牛的意思)有点关系。您想,它是糖稀经过发酵膨胀制成,就像吹起来的一样,也许人们与“吹大梨”相联系,冠以大梨糕之名。当年,人们的物质生活贫困,即使是在大城市。

孩子们也没有几样零食可供选择,大梨糕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之一,它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物质需要,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逛小滩买零食,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成了苦中带甜的一种回忆。擀酥糖,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

产地滦南县,主要材料是花生和白糖。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李伯祥、高英培。

河北小吃特色

五味河北,五色旅途,出去玩一定要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来河北也不例外。河北特色小吃具有浓浓的民间气息,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没有华丽加工的淳朴美食。以下就是小编推荐的10种河北小吃大全。
1、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河北邢台地区的肉食名品,早在1959年就获得了河北省食品一等奖;1980年,被评为河北肉类名牌食品。1981年被我国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 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道口烧鸡历史故事:
清嘉庆年间,一次,嘉庆皇帝巡路过道口,忽闻奇香而振奋,问左右人道:“何物发出此香?”左右答道:“烧鸡”。随从将烧鸡献上,嘉庆尝后大喜说道:“色、香、味三绝”。从此以后,道口烧鸡成了清廷的贡品。张炳的世代子孙,继承和发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艺,使“义兴店”烧鸡一直保持着他的独特风味。此后,道口烧鸡便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旧社会,由于官府繁重的苛税,地方豪强的盘剥,流氓无赖的敲诈,道口烧鸡惨遭厄运。解放后,道口烧鸡重获新生,得到了发展。
道口烧鸡特点:
邢台道口烧鸡,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造型美观完整,色泽浅红而带嫩黄,肉质软烂,味美鲜香,一般可存放2~5日而色味不变,冬季存放时间更长。
2、鞋底儿烧饼
鞋底儿烧饼历史故事:
鞋底儿烧饼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的特产。枣强鞋底儿烧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枣强县城一个叫宋善庄(1895——1969)的人。民国初年,他在县城老十字街南头路东的宋家胡同口支炉烤烧饼。当时,他做的烧饼有三种:一种是死面圆形烧饼,外面扣着芝麻,受热鼓起来形似油炸糕;一种是发面圆形烧饼,不带芝麻;最后一种是鞋底儿烧饼。
当时鞋底儿烧饼还没有名气,卖得不算快。到宋善庄的徒弟江存波时(绰号四麻子),鞋底儿烧饼开始小有名气。江存波是枣强城西江庄人,早年从其远房叔叔宋善庄学做烧饼。四十年代中期他也在县城老十字街开了个烧饼作坊。改革开放后,他从枣强县大食堂出来单干,在老十字街重操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适合夹肉的鞋底儿烧饼开始受到欢迎,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制作工艺:
制作鞋底儿烧饼的设施不是很复杂,但却有一套独特的配方和工艺,而且只有纯手工制作,才会烤出风味。它所需的主要原料有精粉、麻酱、香油、小茴香、煮肉汤。另外,煮肉需要调料。所用调料用七种中药配制而成,所用的烤炉分上下二层。
3、邯郸拽面
拽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家常饭。传说是由武安传入,在邯郸县西部较流行,采用上等小麦面粉做成。口味适中,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之一。
拽面制作方法:
和面:和面很关键,面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效果,先用温水将盐化开,用温盐水一点一点倒入面中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进入关键步骤:就是揣面,将手攥成拳头去温盐水中沾一下,用均匀的力量揣向面团,一下一下。面团折一个边再一下一下揣,用一样的力量继续着同样的事情,手上沾满水,再折一边,继续同样的动作,继续把面狠狠的揣,面光盆光手也光这时面团已经和好了。
醒面:面团醒好了,将面擀成大片状,切成条,用左右手各拿起面的一端拽长长的就好,尽可能的薄,放入烧开的水中煮熟面条。
打卤:葱切丁蒜切片用酱油腌上备用。面团放在一边醒的工夫可以打个卤子,将白菜切丝备用,油烧热快速将葱蒜倒入,赶紧倒入白菜翻炒,放入盐、水煮一会。白菜软了加入鸡精即可出锅。将面条捞出浇上卤子就大功告成了。
4、苏桥熏鱼
苏桥镇北靠大清河,南临文安洼,是文安的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属于“鱼米之乡”。勤劳、质朴的大洼人在漫长的摸索中,发明了熏蒸吃鱼的方法。熏鱼的具体发明时间已无从查考,只是世代流传至今。
熏鱼是一道养生佳肴,温中补虚,有利湿、暖胃和平肝、祛风等功效。苏桥熏鱼正成为人们旅游、餐饮的上好佳品,深受人们的亲睐。因其历史久远、口感鲜美、制作独特等优点使苏桥熏鱼名声远播。
5、永年驴肉灌肠
永年县驴肉香肠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传统小吃。流传至今,是河北省永年县的地方风味特产。
中国有句俗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以其质高味美被尊为上乘佳品,永年驴肉香肠正是选用精驴肉,剁成肉沫,加以绿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贵佐料,用老汤调制成糊状,灌入驴肠衣内,扎成小捆,经高温蒸煮灭菌,最后用果木熏制而成,因此永年驴肉香肠又称为驴灌肠,驴肉香肠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回味悠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6、绿豆咯扎
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咯扎(餎馇)现在在唐山地区民间分布比较广,滦县,滦南,乐亭,遵化等地都有,做工滦南县做的最为正宗,最为普遍,但现在市场上的销售的咯扎一般很少用绿豆,这样的成本低但口味不如纯绿豆的好吃,要想吃绿豆的就要定做,价格贵一些。
绿豆咯扎制作方法:
大咯扎,是绿豆、杂豆去皮泡水后,用石磨研成浆,加入姜黄调匀,在锅里摊成薄饼,有锅盖那么大,熟了后就是大各扎。
小各扎的做法和大各扎一样,最好是用绿豆,或亦可用红小豆代替,磨成豆面,有时经营者为降低成本会掺杂些淀粉甚至面粉,这样各扎的口感及质感就会逊色了。
7、南宫熏菜
南宫熏菜,是南宫具有代表性传统食品,物美价廉是居家生活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熏菜采用上等的五花肉加入鸡蛋、姜、绿豆粉、白糖、盐、香油调成糊状装入肠衣放进配有八角、花椒、肉蔻、桂皮、白芷等二十几味中草药的老汤中小火煮制2小时后出锅,最后在肠衣的外皮涂上香油挂置于果木火上熏制而成。
8、胜芳松花蛋
胜芳松花蛋是河北省特产,具有百年的生产历史,也称之为“河北皮蛋”、“变蛋”。
松花蛋个大,色泽好看,蛋白为茶色或琥珀色的胶冻状,半透明,有松枝花纹;蛋黄为深绿色或五彩色,粘度适宜,浓而不滴、清香扑鼻、味美适口、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吃起来味美清香,凉爽可口,风味独特,颇有特色。实为赠宾佐酒之佳品。
保健功效:
中医认为,皮蛋性凉,有滋阴润燥、润肠顺气、清热止渴的作用。可缓解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目赤耳鸣、鼻腔热烘、便秘、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且松花皮蛋还可以用来做成凉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清火开胃,是夏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健康菜肴。
9、正定马家鸡
1901年12月31日,因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而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还京途中,驻跸正定。在正定行宫的三天逗留期间,除了游览正定府的众多名胜古迹外,还遍尝了各色风味名吃。其中对百年老字号马家卤鸡赞不绝口,称其香、鲜、嫩,对味又好吃。马家卤鸡一度成为贡品,名声大振。
煮好的卤鸡黄里透红、颜色鲜亮,鸡皮油光平展,不破皮、不脱骨、不塞牙、不腻口,久食不厌,老幼皆喜。 有独特的产品特征,色、香、味、型区别于其它鸡种。在正定第六代传人马学中时代,既保持了传统工艺,又自主创新了卤鸡翅、卤鸡爪、卤鸡胗等系列产品。
10、三河豆片儿
“三河豆片儿”始创于宋,盛名于清。相传清康熙年间,廉吏彭鹏任三河知县六年,对“三河豆片儿”情有独钟,每饭必食,尤喜三河城南中门庄人称“豆片儿张”做的豆片儿,并亲赴其家中私访,见张老汉老两口无儿无女,起早贪晚,推磨破豆做浆,甚是辛苦,便将惩治一卖面商罚得的50两白银送给“豆片儿张”买一毛驴拉磨,二老感激涕零,民众更是传为佳话。
食用方式:
“三河豆片儿”可直接食用(豆片卷大葱),亦可做佐餐菜肴,可凉拌,可热炒。将豆片切成丝,分别与葱丝、黄瓜丝、菜心、香菜等配成各式凉菜;与尖椒、白菜、黄瓜等爆炒成各式热菜;还可做蒸肉、炖肉、熬肉、扣肉等肉食菜肴的辅菜或垫底菜。总之,“三河豆片儿”做主菜时其味独树一帜,做辅菜时不夺其主,与主味相谐。

滦南县特色文化

滦南县特色文化有滦南评剧、滦南皮影戏、滦南乐亭大鼓、孟各庄蒙鼓技艺、滦南民间剪纸等。
1、滦南评剧: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是近百年来新兴的北方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唐山市滦南县。
2、滦南皮影戏: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属唐山市管辖。境内的皮影戏是滦南县民间地方剧种之一,始称滦州皮影,俗称驴皮影。它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支派,有独特的唱腔和操纵技巧,制作影人则是一种雕刻艺术。
3、滦南乐亭大鼓:乐亭大鼓,约1845年起于滦州(滦南县原属滦州—今滦县)、乐亭乡间。它博采诸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了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唱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
4、孟各庄蒙鼓技艺:制作鼓的过程称为蒙鼓。民间也称鞔(mán)鼓。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属唐山市管辖,孟各庄村位于滦南县西部,隶属司各庄镇。滦南县孟各庄蒙鼓技艺系滦南民间传统手工艺。
5、滦南民间剪纸:滦南剪纸系滦南民间传统美术范畴。传统的滦南剪纸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由于滦南是北方剪纸“西纸东渐”艺术长廊中的重要驿站,一大部类的剪纸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与东胡鲜卑、契丹文化中心地域的辽西一带民间剪纸一脉相承,其艺术手法极为生动自由。

民间美食142--卤虾油花生米拌萝卜皮

民间美食142--卤虾油花生米拌萝卜皮

齐凤池

在我的家乡大小饭店的酒桌上,有一道小菜很招人。其实,这道小菜很简单,就是卤虾油拌花生米和萝卜皮。

这道菜在酒桌上流行了有十来年了,而且常吃不败。这道菜究竟是谁发明的,至今还没人申报专利。尽管,没人承认这道菜是自己发明的,但它却赢得了人们的器官大开和嗜好喝酒的人嘴的青睐。

有人说,为人类发明一项科研成果,不如为人类发明一道菜贡献大。这话我认为有道理。发明一项科研成果,流行也就是个三五年的事,因为科学发展得太快了。专利每分每秒都在诞生。就说前几年的BB机和VCD吧也就是三五年的风光,很快就成了工业垃圾。而发明一道菜,也许让人吃一辈子,甚至成为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菜系,这点我还真不是夸张。

卤虾油拌花生米萝卜皮做法很简单,首先用温水把花生米泡起来,剥去皮,然后把紫心萝卜洗净,用小刀铣成一块钱硬币大的圆片,绿色的皮朝外,盖在花生米上面,吃的时候,撒上好的卤虾油一拌,就酒吃最好。这道小菜的特点:鲜、咸、香、脆、爽。唐山人嗜好喝酒的都爱吃这道小菜。因为这道小菜既省事又方便。人人都会做,家家都有做菜的材料。我平时喝酒总少不了这道小菜。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咱预备不起,卤虾油花生米家里一年不断线。因为唐山是花生产区又是沿海城市,这两样不缺,萝卜一年四季都有。现在的农村蔬菜大棚里,反季节蔬菜什么都有,你想吃什么农民种什么。吃好喝好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要务了。

说到卤虾油,唐山的乐亭、唐海、滦南有的是。比超市里的要好的多。真正好的卤虾油打开瓶子盖一闻,喷香!超市里三五块一瓶的卤虾油打开盖一闻,有一股臭鱼烂虾的腥味。好讲究的人是不吃卤虾油的。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生产队拉着一车玉米到海边换毛蚶,在海边我亲眼看到了做卤虾油的过程。

在临近海边的地方,有一排水泥池子,渔民把打捞上来的虾米,皮皮下,小螃蟹都沤在池子里发酵。有渔民穿着胶皮靴在池子里来回踩,手里还拿着棍子搅和。池子边上起码有上万只大个的绿豆苍蝇在集体合唱。而且我听出了有好几个声部。等虾米,皮皮下,小螃蟹都发酵好了,上面就漂着一层青色透明的液体,从老远就能嗅到一股浓缩了的海鲜味道。渔民们用大马勺把卤虾油撇出来,第一层是最好的卤虾油。一斤能买好几十块。这样的卤虾油很少有人能吃到。市场上买的那都是掺水的,或是最差的。

每年秋后或冬天,我们胡同里总有赶着小驴车买卤虾油和卤虾酱的。他的卤虾油分好几种,最便宜的八块,好的三四十。每年我都打一斤,留着吃。

所以,在我那里吃卤虾油拌花生米萝卜皮最方便。因此很多喝酒的人都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