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代谢,是肌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谢,不仅仅是维持着津液在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也是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津液代谢的失常,必然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活动的障碍;津液代谢失常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而致津液不足,二是由于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障碍,而致体内的津液滞留,形成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

什么叫做津液外泄?

津液代谢,是肌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谢,不仅仅是维持着津液在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也是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津液代谢的失常,必然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活动的障碍。

津液代谢失常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而致津液不足;二是由于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障碍,而致体内的津液滞留,形成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

一、津液不足,是指体内津液在数量上的减少,导致内则脏腑,外则皮肤,孔窍缺乏津液,失其濡润滋养,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现象。多由于燥热之邪,或脏腑之火、五志过极化火灼伤津液;或因久病、精血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过用燥热之剂,耗伤阴液所致。

一般来说,如炎夏多汗,高热时的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中常见的口、鼻、皮肤干燥等,均属于伤津的表现;如热病后期或久病精血不足等,可见舌质光红无苔,形体瘦削等,均属于液枯的临床表现。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液津得不到正常的向全身输布,因而形成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或是津液停滞于体内某一局部,以致湿从内生,或酿为痰,或成饮,或水泛为肿等。其成因甚多,除了外邪因素外,主要的有气、血和有关脏腑的功能失调。

津液的正常输布,有赖于肺、脾、肝、肾、三焦等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脏腑的功能失调,则津液不能外输于皮毛和下输于膀胱,而致痰壅于肺,甚则发为水肿;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可使津液在体内环流减弱,而痰湿内生;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津停;肾失蒸腾气化,则气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滞;三焦的水道不利,影响了津液在体内的环流和气化功能。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水停气阻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气凌心,则可见心悸、心慌,甚至胸闷心痛等症;水饮停滞中焦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食呆滞,甚则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水饮阻滞于经脉则可见肢体困倦、沉重等症出现。

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所致的气随津脱。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耗,血脉中的津液干涸,称为血燥。多因大热伤津,或烧伤灼液,或阴虚劳热等可导致津枯血燥,常见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循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 什么意思?

首先讲下肺和肾等脏器的中西医之区别:祖国医学所指肺肾范围更广泛不只是肺肾单一脏器再有西方医界(欧-美)说人的寿命长与短取决于肺活量功能大小。中医讲人的寿命在于肾-并把肾称为“生命之根,生命之源,生命之泉”。归正题你所问,卫分在中医里不是大问题,不少人卫阳不固易出汗。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自然皮毛体表卫阳不固就津液易泄了(汗水-口鼻液等均为津液)。你要属火更易耗津液了,水火不容啊!津液被排出也就多些。(气-血-营-卫)。你要强卫阳,一般先补气才能固阳固表起到固关作用为基本主治法。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你要卫阳紧固-表紧密自然津液外泄就少了。使其火烧不干水,水灭不了火的处在相对平衡状态下最佳。说一千道一万给你个药方最关键!专治此症秘方,真心要用你得加追问分。因是我几十年的经验心血积累而来啊!不想外泄露呀!我也是易多汗才从70年代初研究多次改进疗效而来的。此方还起健身强体功能呢。尤其在运动前35分钟口服后动力足,不易累汗又少。献国运动队就赚钱啦!给你也得少写2味药才行,相当80年代中期少汗作用水平。也是目前最好的方药呀!

什么是津液?

津液,读音jīn yè。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

1、指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的营养物质。在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并提,但二者在性质、分布和功能方面,均有不同之处。

2、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尿与汗均由津液化生,并对体液有调节作用。

扩展资料

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

津液是含有营养的液态物质,具有较强的滋润作用。津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又有着丰富的濡养作用。滋润和濡养二者作用之间相辅相成,难以分割。不过,由于津的质地较清稀,其滋润作用较明显,而液的质地较浓稠,其濡养作用较明显。

布散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肉,渗入体内的能濡养脏腑,输注于孔窍的能滋润鼻、目、口、耳等官窍,渗注骨、脊、脑的能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骨节的能滋润骨节屈伸等等。

如若津液不足,失去滋润与濡润的作用,则会使皮毛、肌肉、孔窍、关节、脏腑以及骨髓、脊髓、脑髓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脏腑组织的生理结构也可能遭到破坏。

2、充养血脉

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邪客》中已说明津液在营气的作用下,共同渗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以循环全身发挥滋润、濡养作用。

津液还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当血液浓度增高时,津液就渗入脉中稀释血液,并补充了血量。当机体的津液亏少时,血中之津液可以从脉中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

由于这种脉内外的津液互相渗透,机体因而可以根据生理病理变化来调节血液的浓度,保持了正常的血量,起到了滑利血脉的作用。由于津液和血液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二者之间又可以互相渗透转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另外,津液的代谢能调节机体体温以适应自然环境的气温变化。气候炎热或体内发热时,津液化为汗液向外排泄以散热,而天气寒冷或体温低下时,津液因腠理闭塞而不外泄,如此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