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共二十章。《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首创语录体,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

论语有多少章节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1][2],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本文的录音单章由梓君朗读,双章由杨波朗读[3]。

作品名称

《论语》十二章

外文名称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作品别名

《论语》十二则

创作年代

春秋战国

作品出处

论语

快速

导航

作者简介

正文

翻译

字词翻译

分析

鉴赏

论语简介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孔子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 “至圣”,孟子为 “亚圣”。

论语有多少章节?

论语有492章节。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扩展资料

《论语》思想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论语》有多少章节?

20篇,492个章节。

1.《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闲谈中的经典语录合集

《论语》是一本很古老但是很有学习意义的书,编撰于战国前期,但是并不是孔子自己,而是由孔子的弟子编撰的,因为编书的时候,孔子已经逝世了。他的弟子们延续孔子的思想,制成《论语》供后人传颂。

孔子的思想一直影响至今,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人人都是孔子的弟子,生活中无不受孔子思想的教诲。高中第一课就是《论语十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至今还朗朗上口。

2.学而第一

编撰者将学习排在第一篇,可见孔子思想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过后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对待朋友师长要有礼貌,这些话看似在教育一个还不懂尘世,初出茅庐的小孩子,但是其实在生活中常常有很多大人都不懂得这些简单的道理。

人们有多喜爱孔子的细想,从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受追捧程度就可以看出来了。孔子在当时就像是一个拥有上帝视角的老者,看透人间世态炎凉,教育人们礼法知识,解答当代帝王的困惑,是人间千万百姓的启蒙导师。

3.弟子三千,贤子七十

孔子的一生都在传教,七十高龄依旧奔赴在传教的路上。可能是孔子的事迹引起了上天眷顾,在那个人们普遍寿命不超过50岁的年代,孔子于72岁高龄逝世。子路、颜回、子贡都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弟子,在后来继续将孔子的伟大思想传播给世人。

《论语》的每个章节都在教人们不同的道理,熟读《论语》对正确认识政治、道德、人格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别看这些思想都是战国前期的总结,但是对于今日也非常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