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关联。原因如下:

1、罗成是《隋唐演义》《说唐全传》《兴唐传》中的虚构人物,是天下第七条好汉,燕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

2、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

薛仁贵和罗成究竟是什么关系,罗成是薛仁贵前世吗?

罗成是薛仁贵前世是小说通俗演义的说法,而实际上薛仁贵和罗成。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罗成是薛仁贵前世是小说《薛仁贵征东》中的说法。书中大概的意思是薛仁贵和罗成,同样是天上的天虎星下凡。在罗成死后,它的星位移到了薛仁贵身上,薛仁贵的前世便是罗成。这样的一种说法,主要是为了让《薛仁贵征东》以及三箭定天山等情节变得合理性,让薛仁贵在小说中的神圣地位进一步的加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薛仁贵。因为读过《隋唐演义》的人多一点,对罗成的了解很多,而对于薛仁贵里了解不多,这个举动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薛仁贵。

真实的历史上,薛仁贵和罗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罗成的儿子和薛仁贵的关系相当于上下级的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前,罗成就已经牺牲了,他只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他的儿子罗通。而薛仁贵是在李世民统治的后期,才真正的为唐太宗所了解。这时期,罗通已经长大。他也想要争取元帅的资格,但是薛仁贵凭借着高强的武艺以及对兵法的了解,成功的当上了征服辽东的元帅。罗通在他手下,佩服薛仁贵的人品以及武艺等各方面,于是和薛仁贵的关系处得特别好,说他近似于薛仁贵的兄弟。而罗成作为罗通的父亲,从继承关系来说薛仁贵和罗成之间,应该是薛仁贵知道罗成、了解罗成,但是两个人并没有机会见面,更谈不上转世之类的话了。

综上所述,在小说中,薛仁贵和罗成同样都是天虎星下凡,因此两个人是拥有同一个灵魂的,罗成是薛仁贵的前世;但是在实际的历史当中,薛仁贵与罗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罗成转世四次都是谁?

按照书中所讲,罗成和薛仁贵都是白虎星转世临凡,罗成是白虎星的第一次转世,他生活于隋末,在隋唐十三杰中罗成的武力值排第七位,掌中兵器是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凭着这杆枪,罗成在隋唐中可以说是罕逢敌手。

像花刀大帅魏文通,靠山王杨林都死于他的枪下,甚至说连不识枪招的李元霸都曾吃过罗成亏。隋朝灭亡后,罗成为唐朝镇守潼关,却被前来攻城的苏定方算计,最终遭万箭穿心而死。

当罗成死后,白虎星归位并二次转世到了薛仁贵身上,当然薛仁贵起初并没有那么大本领,在他投军之后,因为历经了一番奇遇,从而拥有了九牛二虎之力,并得到了一张镇天弓和无字天书,当然掌中兵器方天画戟也是偶然所得,凭着这些“宝物”,薛仁贵击败了辽东大帅盖苏文,为李世民平定了辽东。

注意:

一,薛仁贵的力量比罗成大

薛仁贵拥有“九牛二虎之力”,虽说这样的力量不如李元霸的四象不过之力,但是跟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力量应该有的一拼,这两人在隋唐十三杰中排名第二、第三,比罗成的第七高出很多,而隋唐十三杰的排名很大程度上依据的就是力量,因此这样对比下来,薛仁贵的力量比罗成大,所谓“一力降十会”从这一点看,薛仁贵就要比罗成厉害。

二,薛仁贵的武艺不输罗成

罗成之所以厉害,凭借的是他掌中兵器五钩神飞亮银枪。而薛仁贵厉害一方面依赖的是他“九牛二虎之力”,另一方面还凭借他的掌中兵器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属于是比较难练的兵器,然而,一旦练成了就等于是迈进了一流高手之列,比如三国时的吕布,凭借掌中兵器方天画戟稳居三国武力榜第一名。而练成方天画戟的薛仁贵武艺上自然也会不输给罗成。

罗成和薛仁贵的一字并肩王究竟是什么官位,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称号吗?

罗成与薛仁贵的封号是在一些书中得到记载的,有这些称号的礼遇非常的高氏能够与皇帝平起平坐的人,这些封号是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沿用下来的,一字王中晋王的身份是最尊贵的,因为这个封号而继承天子的王爷也是十分多得。一般封号越高的人封地也就越多。

一字肩王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能够与皇帝相提并论的一种最高的爵位,这些王爵的名称一般都是与个人的功绩与出身相关,例如韩信就称为齐王、彭越被封为梁王,历史上还有“韩王”、“齐王”、“赵王”等等。

根据历史的记载薛仁贵是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家道中落社会地位低下,以种田务农为生,当时唐太宗亲自率兵征讨辽东,当时正在招募骁勇善战的将领于是薛仁贵就前去见当时的将军张士贵,薛仁贵自此进入了军营,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张士贵并不像影视剧中说的那样是个阴险小人,实际上是一个好人。

薛仁贵进入军中后征战了十多余年,战功无数曾经大败九姓铁勒降服了高丽,还击败了突厥可谓是功勋卓著,因为如果只是因为这些战功薛仁贵是不可能被封为一字肩王的,最大的一个功劳就是救驾了,当时有李世民被刺杀薛仁贵凭借着高超的的武艺救了李世民,所以得到了一个一字肩的封号。后来苏宝同起兵造反薛仁贵被派去围剿苏宝同结果苏宝同被设计经理敌人的圈套。

薛仁贵这个人物是真是存在的,是凭借着战功与救驾的功劳被封为一字肩,而罗成则是被杜撰出来的。

薛仁贵薛平贵,罗成罗艺,李元霸李玄霸是什么关系?

薛平贵、罗成和李元霸,这三位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小说人物,由于他们是历史小说中的人物,这让很多人觉得他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实并不是这样,这3位都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但历史上存在过三个真实人物,薛仁贵,罗艺和李玄霸,仿佛和这3人有很大关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薛平贵、罗成和李元霸,是否是以薛仁贵,罗艺和李玄霸为历史原型塑造的。


一、薛仁贵和薛平贵。

薛平贵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受到了《薛平贵和薛宝钗》这部影视剧的影响,很多戏剧作品中,也有薛平贵这个人物。薛平贵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后来因机缘巧合,捡到了大户人家女儿薛宝钗的绣球。

谁捡到绣球,薛家就应该将女儿嫁给他,但古代联姻很讲究门当户对,所以薛家看不起薛平贵这个穷小子。但是有一个势利眼的父母,却有一个坚贞、叛逆的女儿,她宁愿和父亲断绝关系,也执意要嫁给自己选的丈夫,于是千金小姐薛宝钗嫁给了穷小子薛平贵,并和他搬进了简陋的窑洞。

后来大宋和西凉国爆发了战争,薛平贵在战场上被西凉军队擒获。本是一件不幸的事,但薛平贵却被西凉公主看上了,还因祸得福,被招为驸马,并做了西凉国国王。当上国王后,薛平贵又率兵反攻大宋,攻破长安后,薛平贵做了大宋皇帝,同时他还不忘发妻,将寒窑中等他十八年的薛宝钗立为了皇后。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他是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虽然出身名门,但北魏早已灭亡,他这个名门之后也是名存实亡。薛仁贵是在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崭露头角的,唐太宗在大军中发现了一个英俊神武,作战勇敢的年轻将领,并召见了他。唐太宗发现薛仁贵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将领,所以对他委以重用。

至此以后,薛仁贵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他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等,还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分析这两个人物我们能发现,他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事迹,生活年代,以及与他们有联系的人物等,都完全不同,所以可以断定,薛平贵的历史原型并不是唐朝名将薛仁贵。


二、罗成罗艺

罗成是隋唐英雄传里面的人物。小说中说他是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兄弟,他精通枪法,武功高强。他和秦琼、程咬金等人也是结拜兄弟,并占据瓦岗寨,成了反隋暴政的一方诸侯,但程咬金将瓦岗寨领导权交给李密后,瓦岗寨就日薄西山,很快走向了末路,秦琼、程咬金、罗成等人投降了李世民。

他们几人投到了李世民帐下,自然引起了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李建成的嫉恨。在攻打刘黑闼时,李建成让罗成做先锋,并设计陷阱罗成,故意让罗成被刘黑闼引诱至周希坡淤泥河,并被刘黑闼射杀。


罗艺是岁末年间的一位军阀,他虽然有争夺天下之心,但没有争夺天下的实力,于是投靠了最有希望夺取天下的李渊,并为李渊夺取天下建立了赫赫战功。罗艺是一个智勇双全、作战勇猛的大将,这让李渊非常器重他。太子李建成也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极力拉拢罗艺,这使得罗艺成了太子阵营的一员。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太子李建成。李世民掌握权力后,镇守边疆的罗艺害怕李世民报复,于是主动起兵造反,随后兵败被杀。

罗艺和罗成虽然同处同一个时代,经历的事件也大致相当,但两人的事迹截然相反,而且书中指出罗成是罗艺之子,所以可以断定的是,罗成是以罗艺之子为背景塑造的一个虚构人物,并不是以罗艺为历史原型塑造的小说人物。


三、李玄霸李元霸

小说中的李元霸是一个武功高强,但智商不高的人,他也是李渊的儿子,为大唐夺取天下建立赫赫战功。不过李元霸受困于智力,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但由于和李世民关系亲密,遭李元吉忽悠,被雷电击死。李玄霸是李渊的三子,但他很早就病逝了,并没有参与反隋和消灭军阀之战。

虽然李元霸的很多事迹,并没有在李玄霸身上发生,但是能看出,李元霸这个人物的身份,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各种事迹,都是以李玄霸的身份进行塑造的,所以说,李元霸的历史原型就是李玄霸。

罗成是哪位名将的转世

《封神榜》罗成转世四次第一世是罗成、第二世是薛仁贵、第三世是薛丁山、第四世是郭子仪。


人物性格:

罗成才能很好,交朋友很主动,但不得秦琼喜爱,秦雄说他是一个喜怒无常性格难以捉摸的人,正因为他深知表弟的惊世才华,才惶恐担忧他有一天成为众人的敌人。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

薛丁山娶樊梨花为妻。他武功高强,计谋都比他的妻子稍逊一点,是平定西凉的大将军,后来因为他的儿子薛刚而获罪,导致薛家被灭门。

郭子仪沉着有谋,勇敢顽强;忠恕宽厚,善于忍让;谦虚谨慎,进退有节。

罗成和薛仁贵的一字并肩王究竟是什么官位,真的有这样的称号吗?

在真实的历史里面,没有一字并肩王这个说法。任何一个君王,都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凡有臣子出现威胁到君王统治地位的迹象,君王都会痛下杀手,杀之而后快。历史上,西汉刘邦、大明朱元璋大肆砍杀开国元勋,就是这么一回事。

一字并肩王的出现,要么是小说杜撰,要么是野史胡扯。纵观中国历史,历史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个封号或者官位。至于小说和野史,确实经常有出现这个封号。小说,出现这个封号,是为了凸显主角人物的英明神武;野史,出现这个封号,只是好事者的意淫而已。统统不足为信。

罗成,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他在多本小说里面出现过。他高大威猛,面容俊俏,武艺高强,勇武过人。罗成在瓦岗军里面,屡立战功,瓦岗军解散之后,他跟随王世充。罗成在王世充的麾下,南征北战,功劳卓著,被封为一字并肩王。最后,罗成给人陷害而身死。

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乃初唐名将,跟着唐太宗李世民混。历史上的薛仁贵征战无数,战功彪炳,大唐威服四方,有他血汗功劳。不过薛仁贵终其一生,都没有封王,更加不可能有一字并肩王,他最高的爵位是平阳郡公。之所以有薛仁贵封一字并肩王的说法,应该是野史的编造,或者小说的杜撰。